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明元 《图书馆杂志》2006,25(3):77-79,61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仔细分析,认为《大四部目》为殷淳之私撰目录,而《大四部目》早于《七志》,故其应为私撰目录之始。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经籍志》历来被认为是《古今书录》的节本,这种认识也影响了对其的研究与利用。对《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之部、卷数作深入细致的统计,并参照《新唐书·艺文志》等目录学典籍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旧唐书·经籍志》的编撰者在《古今书录》原著录书的基础上,增补了二十九部开元以前的唐人著作。利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与“不著录”的区别,可以确切考出《大唐新礼》、《紫宸礼要》等十八部《旧唐书·经籍志》增补的著作及其卷数。  相似文献   

3.
《七略》适应并支持了汉王朝皆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并通过对文献的独特阐释构建了一个以孔门儒学为中心的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4.
阮孝绪《七录》列"佛法录"为外篇第一、"仙道录"为外篇第二,他的这种分类方法不仅受时代影响,更与他个人的思想倾向密切相关。阮孝绪出生在玄学世家,长于有天师道信仰的家族,本人崇信佛教,因此对佛道之书颇为重视。他打破王俭《七志》之例,将佛、道二录纳入"七录"之限,使二家之书与经史之书并列,抬高了二教的地位;他将"佛法录"列在"仙道录"之前,申明了自己的信仰所在。  相似文献   

5.
拟从汉代的官方哲学、主导思想、时代思潮等方面揭示《七略》在分类体系中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崔欣 《图书馆杂志》2006,25(11):71-73
本文以清代嘉道年间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的藏书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图书馆所藏《慈云楼藏书志》稿本与南京图书馆所藏《古香阁藏书志》稿本进行比较考察,揭示二者之传承关系,兼对《慈云楼藏书》的成书年代等问题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7.
汪浩  赵子夫 《图书馆学刊》2013,(11):112-114
《七略》《七志》《七录》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不仅对当时的文献学发展影响颇深,也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从《七略》《七志》《七录》出现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了3部书各自的特点及对目录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仔细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正文“七志”部分所著录图书为“今存之书”(即王俭撰《七志》时能获知的所有存于刘宋时期的图书),故《七志》又被称作《今书七志》。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在引用《经义考》时有误。本文对其有误之处进行了辨析,凡订正十二处。  相似文献   

11.
科研人员聚焦的研究领域经常涉及专业期刊的利用,多学科杂志[1]内容也被广泛引用。本文介绍了世界三大著名期刊——《自然》《科学》与《美国科学院学报》及其对科研的传播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宝训》和《圣训》是历代王朝官修的、专辑某个皇帝诏令谕旨及其言论的语录类档案史料编纂物。苓文全面地探讨了宝训、圣训的产生和演变、编纂体例、史料来源及其编修机构,并对其史料价值和编修目的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次回《疑云集》辨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王次回著有《疑雨集》、《疑云集》。最近笔者发现,《疑云集》中的词竟全部见于清末俞廷瑛《琼华词集》,《疑云集》中的诗也有近二百首见于俞廷瑛《琼华诗集》,只不过个别文字略有差异而已。《疑云集》是一部伪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为剽袭、窜改《琼华诗集》、《琼华词集》而成。  相似文献   

14.
乐怡 《图书馆杂志》2006,25(4):74-77,28
《提要稿》为翁方纲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时所作提要底稿,计千余篇。提要因其初稿性质,故与通行本《四库提要》存在诸多差异。本文通过《提要稿》与《四库全书》对图书之著录、对图书之取舍及分类、对图书之编排,以及内容异同之对比研究,说明《四库提要》编纂过程中对书籍之处理标准、分纂官与总纂官之责任关系、提要之修改等问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宋代扈仲荣等编纂的《成都文类》,为《全宋诗》《全宋诗订补》所采用,惜尚未尽,本文据此再补。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每书前之提要、《四库全书总目》以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的《皮子文薮》提要存在着几处程度不同的失误。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将它们指出来,吸取其经验教训,对图书馆文献整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杭州书志中,以《临安三志》最古,《乾道志》、《淳祜志》宋刻已佚,唯《成淳志》宋刻犹在,极其珍贵,其间迭经名家递藏。丁丙藏本今存南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丁本时有误。抄本七十五卷中,有四十三卷为鲍廷博知不足斋补抄,余则为清初季振宜静思堂所抄。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标记符号、复分表和体系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给出了两者的类号对照表。  相似文献   

19.
像巴黎《原则声明》一样《,国际编目原则声明》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编制编目规则的纲领性文件。在先对《原则声明》和《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的情况进行检讨并提出其进一步修订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云笈七笺》是道教文化研究的重要典籍,文章对中华书局所出点校本中的某些有待完善的地方继续作了商补,并对道教典籍整理的重要性及方法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