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桂香 《辽宁高职学报》2023,(10):91-95+100
弘扬劳动精神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是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思想保障。对于新时代劳动精神,我们要深刻理解劳动的本质,正确认识劳动者的价值,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劳动价值观培养现状,我们需要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日常劳动实践和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加强高职院校各部门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加强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劳动教育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因此在劳动教育培育中工匠精神显得格外重要。高职院校为了响应国家劳动教育的号召,根据自身学校办学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以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和活动。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以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实践路径和实践成效,以期能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肖瑞兵 《文教资料》2011,(16):236+55-236,55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和责任意识薄弱的严峻现实,在高职院校广泛开设劳动教育课,有助于落实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有助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劳动教育目标与高职培养目标的契合之处,着重从劳动教育课对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特殊意义、有效载体等方面来阐述对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多维度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深化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渗透交融、强化多重身份式劳动实践,可以更好地实现以劳育人的综合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以期真正实现以劳育人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探讨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要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武装学生头脑,更新劳动教育理念,精设劳动课程,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劳动教育热情;应巧融劳动教育于校园文化,营造劳动育人氛围,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中出现了重学业、轻劳动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不能从劳动教育过程中领会勤奋求实、勇于开拓等精神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的学生受生源结构和学制影响,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偏差.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探索劳动教育的路径等问题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亟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技能水平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新时期,如何科学有效地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具备充盈且可持续的劳动精神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中存在着学校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师资配备有待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等困境,需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化被动为主动;打造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指导;注重专业岗位实习,提高劳动技能等策略,以期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劳动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高职德智体美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在劳动教育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探寻既符合职业院校特色又能满足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模式。劳动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建立劳动课程体系与劳动实践项目相结合育人模式。此外,在劳动教育模式中也应当注重劳动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即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成果检验的工具也应在劳动教育模式中予以体现,否则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便无法被预测和感知。高职院校应发挥劳动教育理论、实践和教育评价三者的合力,使学生能够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劳动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育训结合”育人模式,与劳动育人密不可分,同向同行。为此,高职院校劳动育人要以“知行合一”为基本遵循,贯穿学生教育培养全过程、课堂教学全过程、实习实训全过程、日常生活全过程,通过营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氛围、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劳动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深植劳动情怀,煅炼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基点,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在价值情感上实现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树立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知行合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实践举措,持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工匠精神指的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做好工匠精神的培育教学,对于增强高职院校育人成效有着积极意义。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从劳动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劳动教育对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指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营造良好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宣传劳动情感教育、优化劳动教育模式等方式,落实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职业特色,渗透职业精神,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第二课堂作为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与劳动教育在目标、内容、方式上高度契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构建高职院校“劳动+”六位一体劳动实践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让劳动教育之水长流常清,让实践育人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3.
杨琴  吴笑伟 《河南教育》2022,(10):59-60
高职院校根据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在抓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已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识岗、习岗、适岗、实岗的“四岗轮动”教学模式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旨在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实践表明,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四岗轮动”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进行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需求、劳动实践活动等问题,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采访,根据结果了解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综合素养不强、缺乏积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从学生成长需求的视角提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问题的新措施,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马克思劳动教育观开始,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作出贡献,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盈  韦柳丝 《广西教育》2022,(6):8-10+24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干中学”视阈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教师提高自身劳动教学能力,言传身教传递劳动内涵和工匠精神;院校完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提升劳动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以德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途径。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整体劳动素养欠佳,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工作开展中存在着劳动教育开展场所不足、物质资源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劳动教育机制虚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质量,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开展劳动教育校内条件的保障、完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及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泰州地区4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面临学生劳动观念认知偏差、家庭劳动氛围偏弱、劳动教育课程融联性缺失、社会思潮对学生劳动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等困境。分析原因后,提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构建家校联动机制、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架构、增强劳动宣传社会引导四个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打造劳动文化育人环境、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共建共享劳动教育资源、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探寻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创新开展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确保劳动教育扎实推进和高质量开展,努力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已经进入新时代,教育领域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旨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严格遵守职业操守,热切树立创新意识。随着工匠精神育人体系的提出,职业教育中要将工匠精神渗入教育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劳动教育。发挥工匠精神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实施劳动教育,并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着重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