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叙事技巧叙述了黑人妇女西丽从十四岁到四十多岁的曲折的生活经历。小说文本中。沃克采用了书信体方式及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大胆地表现了西丽与莎格的同性恋行为。小说文本中还充满了浓郁的象征色彩,形象地将西丽从一名逆来顺受的女孩变为经济上独立并拥有了一所自己的房子的自由人的变化过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堪称是一部纯粹的女性主义文本及妇女解放宣言。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讲述了女主人公茜莉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以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的视角,通过全面剖示莎格的性格特征和她与茜莉的特殊关系来分析莎格的重要角色,并试图提倡一种团结友爱和自我认识的精神来达到妇女独立自由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小说《紫色》中的西丽身世凄惨,遭遇可怜,生活在情感和精神的沙漠里,宗教信仰是她活在世上的救命稻草,上帝是她唯一的倾诉对象,也是她的精神支柱。但是,在迷惘中,西丽还是逐渐觉醒了,她开始反思上帝,慢慢认识到上帝的本质并最终摆脱了对上帝的幻想,继而转向内心的神。在对生命的体悟中,西丽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获得了对自我、对人生和对世界的新认识,终于完成了成长的历程。西丽对宗教信仰的转变,在当下社会对广大女性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统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男性,艾丽斯·沃克在其代表作《紫色》中则成功塑造了一位黑人女性成长主人公——西丽。由于深受种族主义和父权主义的双重压迫,西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自由,但是在黑人女性同胞的指引下,西丽以其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地实现了从无知到成熟的转变。西丽艰辛的成长过程正是黑人女性寻求解放的过程,西丽用自己成功的成长经历,为黑人女性树立了榜样,为黑人妇女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蔡培琳 《海外英语》2014,(7):174-17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otagonist, Celie,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Celie who is ugly, lacks of mother's love, and oppressed in a universe of men. She admires Shug who is a beautiful woman. According to Lacan's theory, Celie's love for Shug is a metonymic hunting for her mother's body. Celie's hunting process is along the metonymic chain of signifiers. And finally Celie finds her happiness even though the chain of signifiers continues.  相似文献   

6.
高丽涛 《海外英语》2014,(10):195-196,204
Applying feminist theory,this thesis aims at dissecting the process of the protagonist Celie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her pursuit of woman subjective selfhood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isterhood.It discusses how Celie manages to get rid of the racial and sexual oppressions,and finally successfully grow from a woman who lacks of self identity to a woman with complete subjective selfhood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isterhood from Sophia,Shug,and Nettie.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蕴含着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女主人公西丽的生活反映出来的。将文本置于圣经的文化背景之中进行解读,从西丽对生命的珍爱、对上帝旨意的顺从,以及对继父的忍耐、对丈夫的宽容和对情敌的关爱中,可以看出西丽心灵中的女性大爱之美。  相似文献   

8.
论《紫色》的黑人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女权主义和文化研究批评方法分析了《紫色》中的四个黑人妇女形象:西丽的新生、独立的女性莎格、具有抗争意识的内蒂和敢做敢为的索菲亚。黑人妇女不仅受着男性的压迫,同时作为黑人,她们同她们的种族还一起受着白人的压迫。所以,黑人妇女的解放是以黑人种族解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9.
从《紫色》的语言看艾莉丝·沃克的民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莉丝·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茜莉所写的 70封信中 ,无论黑人和白人都说美国南方乡村黑人口语 ;茜莉的妹妹聂蒂的信中 ,黑人白人都说美国标准语。这种语言艺术使黑人和白人处在了平等的地位上。以茜莉为代表的黑人土语不因人物自身教育、地位的提高而改变 ,这里茜莉的语言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民族的标志。作者还运用一些语言变异形式 ,如主语第一人称复数用Us,用大写的He或Pa指代茜莉的继父 ,用Mr.———称呼那些不配有姓名的男人等 ,揭示黑人男女、黑人家庭、黑人内部的弊病。这种与众不同的语言策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黑人意识和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很多作品中表达了她作为一名坚定的黑人女权主义者的立场和理想,她提出的妇女主义思想贯穿在每一部作品中,代表作《紫色》的结局更是充分体现了她的这一思想和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威尼斯商人》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还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通过分析剧情和其中经典对白,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透视其主要人物鲍西亚,挖掘其女性主义特性,同时,又结合时代和阶级的实际,找出其女性主义的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丁朝霞 《海外英语》2014,(10):193-194
Most feminist analyses of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are concerned with how feminism is reflected in Scarlett's personality,while this research pays attention to how her feminist consciousness grow through three stages.  相似文献   

13.
何丹丽 《海外英语》2011,(8):295-296,303
Although Katherine Mansfield never claimed that she was a radical feminist, she showed her concerns and pondered on females through her life of pursuing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her creative writing skills and her short stories. She had her own feminism consciousness and viewpoints. She believed that man and woman were different and living in a different world, and it’s very hard to understand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other sex. Man dominated the society in the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areas in tradition that they had the speech right and ranked above woman. However, Mansfield saw the hope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feminism awareness.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以《琵琶记》中赵五娘形象为个案,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她的形象所蕴涵的于古典文学中具有广泛意义的妇女悲剧实质在于男权中心社会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小说《紫颜色》以色彩命名,其艺术特色之一在于运用了色彩隐喻的修辞手法。在小说中,西丽亚对紫色和红色的追求与拥有暗示着她的艰难成长历程;"黑色女神"莎格的红黑装搭配象征着她的个性和尊贵;上帝的黑白之论阐释了黑人女性的精神解放之路。这三组颜色词的搭配运用增强了小说主题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非洲裔美国男性的性别歧视和野蛮的家庭暴力践踏了非洲裔美国女性的人权和女权,直接导致她们在美国黑人社区的隐形性。瑟莉的个人遭遇是非洲裔美国妇女生存状况的典型体现,她的不屈抗争为黑人女性同胞指出了一条新路:妇女只有在经济上摆脱对男人的依靠,在宗教上不迷信上帝,才能改变自己的苦难命运,最终获得人格和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的女性意识不仅表现在对女性遭际的关注上,还体现在她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里,特别是她具有隐喻、反讽、复调色彩的叙述声音传达出她鲜明的情感倾向,彰显了她的女权立场。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一个为女性的解放而呐喊和狂奔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特别是前期)始终响彻着女性觉醒而反叛世俗的主旋律。她塑造了一批觉醒的女性形象,她们所经历的自我意识、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三个层次的觉醒,诠释了中国女性现代性觉醒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Kate Chopin is a famous feminist writer. A strong sense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s embodied in her work. A Story of an Hour is a typical novel of her about the topic of feminism. This paper is going to analyze this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相似文献   

20.
《简·爱》的叙述如何在历史语境中寻求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久以来人们都把<简·爱>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纵观作品,可以发现它的叙述进程是逐渐趋向平静的,从盖茨海德阶段情绪化的言辞到在劳渥德期间抑制和简化的话语,再到桑菲尔德及以后的时光里的"沉默"的叙述过程.这样的叙述使得作品在个人意愿和社会话语权力之间获得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