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2年4月28日,江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并就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作了全面科学深入的论述,为我国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鼓舞人心,它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将面临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迎来一个新的繁荣与发展时期。一、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屋建瓴地强调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内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等问题的研讨日趋热烈和深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内涵、特征、形态、规律、环境、举措,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本质、原则、实然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了在新时期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生产理论,从精神生产的内在机制、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探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途径和意义,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意见》的精神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暨高校社科管理研究工作会议于7月29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发表书面讲话。会议着重就如何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袁贵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而且应该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袁贵仁强调,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如何以国际眼光、先进理念,真正按照世界先进大学理念、大学体制、大…  相似文献   

6.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提出的理论价值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宣传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其现实价值在于适应中国崛起,适应全球化和国内社会变革,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与大国的崛起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变革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高校科研管理要摒弃短期行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至为密切。教育不仅担负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和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而且教育科学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作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高层论坛”。主题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的改革与发展”,议题是“大学在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使命”以及“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对策”。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和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宣部理论局局长陈俊宏,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佘志远,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关于大力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讲话,对于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章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现代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结合体,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新生事物,具有昭示未来的远大发展前途,在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也发挥着积极的功能。先进性、社会性、交互性、共享性等是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表征。同样,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又会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前进的步伐,为其指引方向和创新思路,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更新换代,进而促进科技创新。本文试图从二者的相互结合中研究其运动规律,意在提高人们对现代远程教育功能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1.
The experience(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studen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s under-re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comparison to the natural sciences or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s (STEM). The strength of STEM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environments is understood to be related to an apprenticeship-mode of learning supported by more experienced (post-graduate) peers, often through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s. Studie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reveal that this is not typical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students report facing specific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dentities as researchers that include fear, intellectual confusion and emotional unsettle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 social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ed as a research study itself, fostered beginning researcher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realised a distinct mode of apprenticing based on peers’ similarly peripheral community membership, and enabled students to reframe emotional unsettlement. It argues that, effectively mediated, talk can powerfully improve undergraduat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students’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2.
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如何借助理工科优势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组织模式的维度和特征构建D-F模型,采用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的组织模式,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对理工科高校构建特色鲜明、文理交叉的学科体系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科学存在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可能。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研究正在开放有序的信息结构与复杂巨系的文化书写中重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核心技术体系的裂变与创新,奠定了认知科学的技术理性基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提供了内容、资源与经验、规律;生态文明的认知科学重构与后经济学的文化重构,正在形成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创新与文明创造科学融会的核心体系与应用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社科法学是中国的本土概念,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范式。合理性基础是中国社科法学出现的原因,直面挑战、实现价值证成是中国社科法学存续下去的关键。中国社科法学需要坚守法学学科本色;明确其他"社科"与"法学"的边界;克服外来研究方法与生产本土知识的矛盾;以全新的视角建构自身独特的概念工具与话语体系,求得学科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研究有着自身的本质和规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可偏废 ,但地方社会科学研究还应该立足地方 ,以应用为主 ,努力为地方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同时 ,文章对新世纪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未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STS所倡导的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意识和精神,可指导高校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根据当前高校社科科研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理工科优势大学社科科研以STS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引证举例,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社科科研体制改革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各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但较科研立项工作而言,科研结项的绩效考核尚待加强。按照分类观点,将科研项目的结题绩效分为纵向科技类、纵向人文社科类、横向科技类和横向人文社科类4种类型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各种信息的传播极为便利,而有些未经验证的信息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生活。树立科学精神,引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已经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时期越发彰显。传统的单纯由政府推动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激励与引导高校教师主动走出去、融入社会、与时俱进地做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现高等学校传播科学知识、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校社科联具有成立时间短,组织能力强,规模小、人员精,重教学、轻科研等特点,作为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支组成力量,成人高校社科联应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其在高校、社会、人才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积极研究引导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工作机制的创新,提升成人高校整体社科水平,助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