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技武术套路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而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关键环节,提高女子运动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避免扣分点,是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女子运动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用摄像分析等手段,对北京奥运会女子南拳金牌获得者林凡等35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诊断,寻找落地不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女子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中腾空时间明显不足,空中旋转角度不够,增加了落地稳定性的难度;不同的落地姿势有不同的重心高度、落地缓冲距离、落地支撑面积;并根据运动员个体的特点,提出个体的理想技术模式,模拟比赛负荷强度训练难度动作,在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训练中,提供了科技服务,保障了被跟踪科研服务的运动员在这两次大赛中获得了金牌.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在近几年全国比赛中的成功率以及跳跃类难度动作质量的扣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跳跃类难度动作成功率降低及扣分点增加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现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为浙江省武术队优秀套路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在近几年全国比赛中的成功率以及跳跃类难度动作质量的扣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跳跃类难度动作成功率降低及扣分点增加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现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为浙江省武术队优秀套路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1997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第一赛区的比赛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认为我国男子体操后备人才的薄弱项目是吊环。本次比赛存在的问题是:摆动技术质量不高;力量动作不规格;下法落地站稳人数少,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技巧世界杯赛于1985年9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在比赛期间,笔者对单人项目的落地情况进行了临场考察,现将考察结果简要报告如下。一、选题依据与竞技体操相比,技巧单人项目的落地对全套动作成绩的影响更大。例如,落地后出现附加支撑或跌倒的错误,前者扣0.5分,而后者则扣1分。从近年来一些重大国际技巧比赛来看,那些名列前茅争夺金牌的单跳选手,在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不含落地)方面相差无几,谁若能最后顺利站稳,谁就有可能夺得金  相似文献   

6.
体操落地的稳定性,在现代的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意义,常常冠亚军的差别就在于谁能站的稳。因此我们必须对落地动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正确的训练方法,使体操向着更加完美、更加稳定的高水平方向发展。一、落地动作的理论根据:1、落地站稳的基本条件,是人体总重心的重力作用线必须通过两脚的有效支撑面内。有效支撑面若占全支撑面的80%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13日至14日,我国承办国际摔跤A级系列赛桂林站比赛。西藏女子运动员穷吉入选中国摔跤代表队参加此项赛事,夺得女子63公斤级第一名,登上了国际比赛领奖台,并以此项成绩成为国家级运动健将。  相似文献   

8.
前言体操比赛的落地不同于其他项目(如田径中的跳高、跳远)的落地动作。它要求落地站稳不动。在当今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落地能否站稳不动,已成为能否夺魁和得满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研究落地稳定性(包括跳马)问题,已日益引起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和研究。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男女主力队员共14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DV—16型高速摄影机,拍摄了83年世锦赛前二次测验性比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四至十六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体操遨请赛,共有八个国家、九个队、三十名运动员参战。由于这次比赛是国际体联发布的奥运会新规定动作和国际体操新的评分规则开始实行后的第一次重要国际比赛、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本文就执行国际体操女子评分新规则后,在赛中反映出来的新情况进行初略的分析,以供在训练中作为参考。一、规定动作要特别重视跳马的成功率与落地稳定性的训练新的国际体操女子评分规则在规定动作的评分上改动不大,动作的规格、姿态、优美、稳定仍是取胜的主要法宝。主要修改部分在跳马项目上,以往跳马允许两次试跳,在两次分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体操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不仅要高质量的完成全套动作,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高难度下法时,落地要站稳。全套动作做得再好,下法落地时双手扒地、坐地甚至摔倒,要想成为比赛的优胜者,是不太可能的。在单杠高难度下法中,身体不仅绕横轴翻转,而且还要做纵轴转体。同时,随着空中动作的加难,腾空高度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完成这种连翻带转、腾空又高的高难度下法时,对落地技术带来了更  相似文献   

11.
在体操比赛中女子有四个项目。规定和自选相加,共有八个项目,有八个结束动作。这些结束和地落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着地时站不稳,即使是轻轻的摇晃或移动,至少要扣0.1—0.2分,这样八个项目相加,就要扣到0.8分到1.6分;这个分值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我院周蓉蓉同学,上次在健将级测验中,仅差0.4达到健将标准,如每次下法都能稳定的着地,那么这点分数,完全可以通过运动健将。在一九五九年上海市秋季运动会体操健将级此赛中,我观察了四个队,25名运动员,92次下法,其中准确而平稳着地的只有12次,为  相似文献   

12.
花样滑冰的跳跃动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刃类型跳(单足起跳)和点冰类型跳(双足起跳)。上述两类跳跃完全主宰了花样滑冰自由滑的全部跳跃内容。根据每年世界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的情况看出,点冰类型跳在自由滑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它对提高全套自由滑的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取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三周跳中,尤其是后外点冰三周跳,几乎是每名运动员在自由滑比赛中所必做的动作。例如:在1978年世界男子单人滑比赛中,共完成了60个三周跳,其中有24个后外点冰三周跳,占三周跳总数的40%。在女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武术竞赛规则的改革,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主要是通过演练水平和难度的分值来拉开比分差距。文章以2006全国女子武术套路锦标女子长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女子长拳套路中扣分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早在1896年于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竞技体操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须知,当时进行的仅是男子项目的比赛。直到1934年,才第一次举行了国际女子体操比赛。因此,女子体操与男子相比大约落后了近40年。现代女子竞技体操中的平衡木和高低杠项目,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被作为规定动作项目采用。当时,这两项器械的规格和现在的器械规格大致相同。只是早期(1894年)的平衡木面的宽度为5厘米;而在柏林奥运会上已改为8厘米。因此,当时的平衡木动作大都是以平衡姿势为主。现代的平衡木动作已被大量的翻转和跳跃等技巧动作所代替和充实。而成套平衡木动作的连续完成,还是1936年以后才开始规定  相似文献   

15.
高低杠技术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当今女子竞技体操高低杠比赛整套动作的结构与发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动作难度以开发独具风格的多度转体与飞行动作、提高连接价值为主 ;动作连接以腾身回环、后空翻与孤形的转体等换杠动作的创新为动作质量和后空翻类下法稳度的基础上 ,稳步开发前空翻类动作 ,以实现下法动作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世界跳马比赛动作的难度、类型与稳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参加悉尼奥运会男女跳马决赛的16名选手为主要对象,对跳马比赛的特点、动作的难度、类型、落地技术与稳度关系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跳马比赛有“一落定音”的特点;动作难度应与能力相适应,并在稳定落地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在动作类型上,男子以推手瞬时便于发挥视觉作用的动作,女子以直体空翻转体类动作为潮流,腾空后均以前向落地为主;重视落地技术的训练,是提高跳马成绩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参加里约奥运会女子高低杠单项决赛前8名优秀运动员及所完成的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里约奥运会女子高低杠技术特征.研究发现:1)世界优秀高低杠运动员所选用的难度组动作多集中在D组和E组,且高难度动作使用率呈上升趋势,动作连接类型趋于集中化发展.2)以高杠D组以上难度接下法的“直接二连接”来完成下法并获得更高连接价值分的运动员呈增加趋势.3)亟待开拓“创新型”、“领潮型”动作编排,将D分最大化和E分扣分最小化的最优组合作为竞技体操成套编排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竞技体操下法动作的特点:难度大、速度快、高度高、落地稳,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是一种多轴心的复式空翻下,也是世界各国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致力于攻坚的重要课题。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体育科技》84年第14、20期《体操运动专辑二、三》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0.1分奋斗!——高级体操运动员落地动作训练体系初探》的论文。该文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高级体操运动员维持高难下法动作稳定性的训练规律,也是体操教练员对体操运动员进行高难下法动作训练的科学依据之一。而模拟落地动作和超强度模拟落地动作训练,就是提高高难下法动作质量和稳定程度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郎平女,21岁,排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国家女排主攻手,被人们誉为“铁鎯头”。她曾多次为祖国争得荣誉,是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和第九届亚运会冠军的主力队员。宋晓波女,24岁,篮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北京女篮主力前锋,现任国家队队长。她曾百余次参加各种国际比赛。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为中国女篮第一次夺取亚运会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0.
远端水平腾越是支撑跳跃正腾越类的较为典型的动作。它要求较高的第一腾空、平稳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跡、有力而准确的踏跳和推手及控制身体姿势的能力。掌握了它,将会促进和提高其他正腾越跳跃动作的完成。另外,远端水平腾越大都为运动员自选动作中所采用。1962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的跳马规定动作也采用了它。去年全国体操暨四单位技巧比赛,参加自选跳马比赛的210人次中就有71人次采用了远端水平腾越的动作,占总人数33.8%。历次举行的体操表演赛也多采用这个动作。为了较详细分析该动作,现分为助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