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称呼语的选择上既受传统的影响又超越传统,而对于宿舍这个特殊的生活场合,学生间的称呼语更是五花八门。以大学生宿舍称呼语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生宿舍称呼语的使用情况作抽样调查,分析讨论其使用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恰当使用称呼语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本文以大学生言语交际中使用的社交称呼语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生使用称呼语的情况作抽样调查,分析了其使用特点,揭示出有效交际的语言使用规律,并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使用称呼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和引导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是指在称呼某人或某物时所用的词语。在与人交际过程中,称呼语是能让他人体会到的,体现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地位,是语言交际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作为80后、90后的大学生在校园内的称呼,既受传统文化又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大学生之间的校内称呼语密友所谓的密友是亲密要好的朋友,并不一定是室友或是同班的,有时  相似文献   

4.
网络称呼语以其独特的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网络称呼语不仅被广泛使用,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的交际。用语言顺应理论为基本框架来研究人们在网络交际情境下使用称呼语的现象,分析网络称呼语的几种顺应情况。  相似文献   

5.
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语言和他人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称呼语能体现人们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与语言的人际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从称呼语的历史由来和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分析称呼语的人际关系和使用中所体现的亲疏关系,揭示称呼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称呼语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呼语是社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称呼语也不同。本文通过对英汉称呼语的比较.讨论了影响两种语言使用的因素和礼貌准则。  相似文献   

7.
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语言和他人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称呼语能体现人们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与语言的人际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从称呼语的历史由来和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分析称呼语的人际关系和使用中所体现的亲疏关系,揭示称呼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英汉称呼语的比较分析 ,探讨这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使用差异 ,指出正确使用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称呼语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汉语中的“同志”、“哥哥” ;英语中的“mother”、“madam”等。在语言交往过程中 ,称呼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词语 ,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身分角色、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而且实现了交际双方的感情交流。因此 ,如何根据讲…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的动态使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呼语是人类交际行为中必不可缺的环节。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在Brown&Gilman的“权势和等同”理论与Verchuereen的“语言顺应”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称呼语的动态使用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通过分析称呼语的规约性使用与非规约性使用,称呼语的动态使用过程得到了充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讨论了两种语言中称呼语运用差异,指出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是汉英跨文化交际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称呼语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交际的重要部分.文章结合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称呼语的言外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称呼语的转换与相应的言外行为的关系,并讨论语境对称呼语言外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称呼语的言外行为表现为指令类和表达类.语境和称呼语的关系密不可分,语境影响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而称呼语的各种言外行为也要在不同的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2.
称呼语在商业领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该研究就长春卓展购物中心和黑水路批发市场售货员对顾客称呼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两大商场对顾客称呼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以此为视角,探析其折射出的东北地方风情、语言特色与商业文化,以及近年来称呼语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进行日常交流时,大部分时候都是以称呼开头的。比如:"妈妈,我书包哪去了?""李老师,早上好"等等。称呼语在语言生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汉语中称呼的使用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么日语中又是如何使用称呼语的呢?本稿通过日剧「ちび丸子ちゃん」(樱桃小丸子)浅谈一下日语中的亲属"称呼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是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界定了称呼语的概念,论述了中外对称呼语的研究及意义,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探讨了英、汉称呼语的神奇之处。称呼语表达了重要信息:要求交际、表达对交际对象身份的认同、表达心理策略、改变心理状态和指示情感。文章剖析了英汉称呼语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以期对称呼语的研究有所裨益,促进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合理使用称呼语。  相似文献   

15.
鲍辉 《林区教学》2014,(4):53-54
称呼语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称呼语的使用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中日异文化交流中称呼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日称呼语使用的异同能够反映出汉日两个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影响下语言所体现出的变化。因此主要从亲属称呼语,夫妻称呼语以及社会称呼语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其异同,并从中分析不同文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和语用语境三个角度分析了在面对面交际活动中称呼语的使用情况.指出交双方不是随心所欲地使用称呼语,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依据权势与等同的理论,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调查,了解90后大学生如何使用称呼语称呼大学校园的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权势与等同作用于学生对老师的称呼,师生距离远,权势起作用,学生使用“老师”作为称呼语;师生距离近,等同起作用,学生使用拟亲属称呼和英文名。称呼语“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畏;拟亲属称呼和英文名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和密切的师生关系;流行语“帅哥”、“美女”和“亲”进入学生的校园称呼语系统。  相似文献   

18.
称呼语使用,作为一种语码选择,须受制于客观语境下的社会语言规则。而实际言语交际中不乏偏离语言规则、转换使用称呼语的现象。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考察并指出,交际者试图运用称呼语转换这一策略手段,表达自己对交际双方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意愿,传递亲疏关系的信息,从而达到调整相互关系状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称呼语是交谈者面对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称呼语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因此交际者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实现交际目的。由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受到语境的制约,交际者对称呼语的选用必然要顺应语境因素,交际者的顺应对象包括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某一称呼语的使用常常是对两个以上因素顺应的结果。此外,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可能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相矛盾。  相似文献   

20.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