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海经》:揭开中国及世界文化之谜胡远鹏编者按:本文介绍了《山海经》研究的某些新进展.虽不无可商之处,却可供参考。此间亦有人正在研究《山海经》。欢迎赐稿。但望言简意赅,论必有据.一事一议.不生枝蔓。近年来.《山海经)这部有重要价值的中华文化瑰宝.日益...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是一部流传了两千余年的上古时期的典籍。从成书至今,人们一直视其为一部奇书。众多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和解读它,然而,众说纷纷,莫衷一是。本文从剖析《山海经》的内容入手,力求说明《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地理志。  相似文献   

3.
从《山海经》记载的中华上古史 ,《山海经》中的中华源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山海经》中华源头文化内涵 ;并且从推动《山海经》研究 ,弘扬中华文化角度展望了今后《山海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山海经》记载的中华上古史,《山海经》中的中华源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山海经》中华源头文化内涵;并且从推动《山海经》研究,弘扬中华文化角度展望了今后《山海经》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前,人们大都习惯于把《山海经》当作古代神州的地理书看待。但是,近年来海内外的一些学者,例如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发现成果不少都能同《山海经》挂上钩。把这些新的成果系统化起来,一些学者又渐渐发现,《山海经》是一部记载距今约五千年前后的世界地理文化的“奇书”和“天书”。胡远鹏在《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上发表的《<山海经>:揭开中国及世界文化之谜》一文,综合介绍了这方面的资料和情况。笔者有感于此说的新奇性,特予以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有关民间传说和地理知识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秀(软)校书,才形成现在的样子。《山海经》共18卷,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山经》以五方山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山海经》里的不少…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但是,《山海经》的作者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的楚人、周人、齐入,也有人说是禹和伯益。历史探索小说《老子隐迹》《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山海经点注》等专著和有关论文中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有三大文化之谜,它们分别是:《山海经》作者之谜,《道德经》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研究5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海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一部“奇书”。最晚从晋代起即有学者研究该书。近 50年来 ,在《山海经》研究中 ,参与人数之多 ,学术活动之活跃 ,前所未有。中外学者在研究中对《山海经》性质的认识有“神话”说和“信史”说两大派。在全体矢志于《山海经》研究的中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 ,其研究的终极成果 ,必将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堪称一部“奇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蕴含着我们这个世界上古时代的丰富信息。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其中很多宝贵的信息并不为后世的读者(包括今天的研究者)所理解、所重视,常被斥为怪诞不经,甚至被视为神话总集。今天,我们应该让《山海经》从神话回归历史,恢复它是上古时代的一部信史的本来面目。汉代刘秀(欲)在《上(山海经)表》中写道:“《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东晋郭政在《山海…  相似文献   

10.
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商务印书馆主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承办的“《史记疏证》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4日至25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史记研究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李道湘教授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是一部神秘的古代文化典籍,其性质历来颇有争议。从《山海经》内容结构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来分析,其性质不宜笼统而论,而以归入综合志书类较为恰切。  相似文献   

12.
运用汉字排序字符对《山海经》篇章、段落进行统一的排序编号。《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五藏山经》、夏代《海外四经》、商代《大荒四经》和西周时期《海内四经》、东周时期《海内经》合辑而成。在数千年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山海经》一书内容的许多文字、段落都出现了错讹,其中尤以《海内四经》文字、段落的错讹为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山海经》,长期研究《山海经》并出版有多部《山海经》专著的学者,特意撰写了《海内南经校正版》、《海内西经校正版》、《海内东经校正版》。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中写道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 ,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由此可见 ,少年鲁迅对《山海经》这部书可谓是朝思暮想 ,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尤其是“远房叔叔”绘声绘色描绘的《山海经》书中的九尾的鸟 ,三头的蛇等动物 ,它们是那样的神奇和怪诞。我相信同学们的好奇心比少年鲁迅也少不了多少 ,真想把《山海经》这部书拿来 ,一睹为快。既然《山海经》这部书有如此之吸引力 ,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 ,它又何以能激起我们如此之强烈的好奇心呢 ?下面我们这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山海经》是…  相似文献   

14.
<正>选择题是中考思想品德考试的重要题型,在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下面,例举频繁出现在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的十个知识"陷阱",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多梳理,才不致于陷入丢分误区,从而取得好成绩。陷阱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例1.(2017·福建卷)近年,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热捧。这主要是因为()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富有魅力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  相似文献   

15.
有关我国地名的记述,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古的地志为《禹贡》和《山海经》。《禹贡》成书于春秋战国,它用自然分区方法,假托大禹治水的事迹,历述九州范围内的山脉、河流、物产、土壤、贡赋以及交通线,所载的地名约有一百三十处,是我国第一部富于科学性、综合性的地理著作。较《禹贡》稍早的《山海经》,历举山岳的位置和各地产物的情况,记载的地名约为《禹贡》的十倍,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理书籍之一。以上两书是研究我国古代地名的最早的重要著作。此外,《周礼·职方》,成书于战国时代,指出九州内的重要山镇等,同样是研究古代地名有价值的古代地理著作。《左传》、《国策》、《吕氏春秋》、《释名》《淮南子》等等,均有关于古代地名的片断记载。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画报》今年第八期刊登周秋麟、傅天保编译的文章,认为《山海经》不是一部怪诞的神话。文章说,公元前二二五○年写成的古老典籍《山海经》,自古以来被列入怪诞的神话。直到今天,《山海经》几乎成了荒诞不经的代名词。但几年前,美国科学家重新鉴定《山海经》中若干篇章,却惊奇地发现了它的重大科学价值。例如书中的第四经《东山经》有四卷描述‘东海以外’的山川形势,竞与太平洋彼岸——北美州西部和中部的地形默然契合。《东山经》不仅描述了那里的地理,而且每一卷还描述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古老奇书,其内容之丰富、涉及之广、影响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但书中涉及的大量文化负载词是《山海经》的翻译难点,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播。该文基于王宏、赵峥英译的《山海经》,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书内采取的动物名翻译策略。经考察,发现王宏、赵峥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运用直译的方法翻译现实存在的动物或不易造成误解的臆想动物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音译因中文声调问题易造成误解,增加阅读难度,音译+直译/音译+注释的方法可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更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外“对应词”可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意译有时会使得信息的传达存在偏差,在翻译时需慎重考虑。希望该文对于《山海经》动物名翻译策略的探讨能为之后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荒经》与《山海经》的关系是正确理解传本《山海经》结构的关键所在,它们实际上是源与流的关系:《大荒经》早于《山海经》,其内容是对商代某象征天圆地方原始宇宙观的神秘主义建筑之结构及其壁画内容的记录与描述.《山海经》晚于《大荒经》,内容属于东周时代颛项后裔的东西,与长期困惑史学界的"怪物"、象征天圆地方的神秘主义建筑--明堂相关;所谓的四海指明堂中那圈象征性的圜水,根本与所谓"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民族观无关;而海外也不是通常所指的远国异人,其文内就非常明确地表示其地理范畴是"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也就是说指人类生活的范围;其内容就是天文(日月、星辰、四时、太岁)的运行与"神灵"的世界(生死与情状),理解明白其"道"的只有"圣人",本义是说一种形而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正>电视剧《花千骨》再次掀起了一股"仙侠风",其中修仙、转世、六界等元素充斥着神秘感,让人对仙侠世界展开了无限想象。其实,从《仙剑》系列到《轩辕剑》,再到《古剑奇谭》和《花千骨》,这些仙侠题材电视剧中的很多元素都有迹可循,它们都出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充满了神奇色彩的著作,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无论是神兽、妖怪等元素,还是虚拟世界的整体架  相似文献   

20.
《山海经》为上古大禹治水的见闻录。它与《禹本记》(已佚)、《禹贡》一起,记载了禹治水的全过程.《山海经》究竟是禹治水的见闻录,还是“神话之渊府”、“巫书”?这是研究《山海经》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清楚的,但被一些学者扭曲、歪曲了.尤其是《山海经全译》,越来越离题.因此,有必要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