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实用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和声运用能力,知识的重点应放在音乐作品的和声处理与适时运用。本文从《和声学》的教学实践中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2.
对审美意识的关注和培养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作为高师和声课教学,也应重视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高师和声课教学的现状以及新世纪对未来音乐教师提出的要求,并探索在和声课教学中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和声学》在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高师院校的《和声学》教学怎样突出体现高师特点?这是我们从事高师《和声学》教学的教师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必须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应根据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中学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研究《和声学》这一学科性质及其在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反复探讨《和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不断改革《和声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声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和声学》作为高师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技术理论课程,已越来越显示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基础和声理论及其运用,能分析一般中、小型乐曲中常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的和声写作技能,为编写歌曲伴奏、小型合唱曲及学习有关理论作曲技术科目和学生演唱、演奏音乐作品时的艺术处理打下基础,以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的需要。 《和声学》一般是指西洋传统和声学(惯指),是以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为代表的和声现象的理论总结,它只不过是人类多声部音乐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声学与其它作曲技术理论范畴一样,始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尽管近现代和声学的发展已处于斑澜纷呈的格局,许多音乐作品中的和声亦已突破了传统和声的许多规范,但是,当今国内外的和声教学仍旧以传统和声为基础,只不过是随着时代和风格的发展,而有某些衍化、发展。 既然和声教学仍旧以传统和声学为基础,那么和声学的教学必然没有全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多年以来,我们的和声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声理论,学生课后做大量书面练习的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音乐艺术的教学特点——结合实际音响进行音  相似文献   

5.
在《和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它可使和声学学习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习者对《和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和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省时省力、节约师资等特点,将为和声学教学带来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和声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课程教学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大而全、忽视师范性等特点。有鉴于此,本文将从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着眼,来论证在高师院校和声学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五声性和声理论及其技法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基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即兴伴奏及自弹自唱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普通综合性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普修课程之一的和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传统大小调体系和声理论的基本音乐语言逻辑以及四部和声写作的技巧,认识到多声部音乐中主调音乐创作的和声语言,能分析出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的各种和声现象。但是,现在许多普通综合性高校的和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践相脱节。教学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在实践中的应用。如何把所学的和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必须认识到和声分析的特点及在普通综合性高校和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高等音乐院校中,和声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在我国目前的和声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教材则是苏联的斯波索宾等著的《和声学教程》,这本教材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却也有着不少的缺点,笔者为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我国的和声课的教材和教学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和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它可使和声学学习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习者对<和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和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省时省力、节约师资等特点,将为和声学教学带来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和声课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长期以来,高师和声课的教学,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照搬高等音乐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色,学用脱节现象极为严重,因而尽管和声课教师认真备课讲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许多学生却兴致索然甚至产生一些糊涂想法,或曰“和声课难学”,或曰“学和声没什么用”。  相似文献   

11.
金龙俊 《教育与职业》2006,(30):127-128
高等音乐院校创办的高师音乐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必须设置和安排适合于本专业的培养方式,不应与其他学科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同。文章对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和声学课程、配器法课程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希望能够以此促进适合该专业的课程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运用视唱练耳教学,融合高师音乐欣赏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晶 《大学时代》2006,(8):79-80
作为一门高师音乐专业音乐基础课程之一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技术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强于实践——学不能以致用的现象。如何将音乐欣赏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到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开拓思路,引导学生建立起联想式与宏观概念的音乐思维模式,是当今高师音乐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和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鸣名 《中国教师》2012,(20):55-56
<正>和声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元素,如果把旋律比作音乐的"骨骼",那么和声就是音乐的"血肉",只有有了"血肉"的音乐,才能形成立体、饱满的效果。对于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和声学是基础理论课程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和声学课程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和声学课程的探索与改革的方向。一、当前和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对和声学这门学科的定位存在偏差,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也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和声教学一直照搬音乐院校的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和声教学体系,表现在观念落后,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和声教学中应融入曲式与教学分析、钢琴即兴演奏与创作等相关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和声学》是高师音乐专业一门基础技术理论课。这门课程的设置,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所谓的必修课,指的是《和声学》共同课。所谓选修课,指的是《和声学》提高课,要求学生必须修毕《和声学》教程的全部内容。要想培养出适应中等师范专业所需要的合乎规格的音乐理论教师,必须把《和声学》选修课学好。必须制定《和声学》选修的教学规格。只有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规格,才能完成培养中等师范专业音乐理论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基础音乐教学和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共性上具有“通感”。《音乐课程标准》渗透高师声乐课教学,实现高师声乐课程与基础音乐教学接轨,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基础教学能力的合格中学音乐师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师和声教学除了加强四部和声教学外,还应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键盘和声、钢琴伴奏写作、和声分析、民族调式的和声以及通俗音乐的和声内容等,同时注意与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课等相关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和声学是所有音乐专业必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只有对和声课程做出全面分析,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9.
<正> 和声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是纷纭繁杂的,可以说任何一本和声学教科书也无法包罗万象地解释一切和声现象,而只能归纳出最常见的或较为常见的和声现象。为此,如何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和声学的知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既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高师音乐教学要研究《音乐课程标准》的特点,指导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与高师音乐指导"方案"在理论上的吻合,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教学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现代教学观和现代课程是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理论基础,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