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感悟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根据具体教学任务及师生实际精心选择教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品德课对于学生的德育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就要做到:立足教材,营造师生双方互动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以生活为模板,营造师生共乐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秦树芬 《科教文汇》2014,(21):167-168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品德课对于学生的德育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就要做到:立足教材,营造师生双方互动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以生活为模板,营造师生共乐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曾庆飞 《内江科技》2008,29(6):181-18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教师的满堂灌,严重扼杀了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兴趣。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注重课堂教学的巧设,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期盼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其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没有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缺乏科学的培养方式。因此,深化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改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成为了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方向。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培养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多的初中生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还是处于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找不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方向,无法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就导致了自己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难以进步,并且教师的课堂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评价的全面改革,将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变化,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实效性,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做法,切实把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周根强 《科教文汇》2010,(35):16-16,90
任何学习都需要一种热情,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投入了热情,就能能动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构建新的意义,使其成为自己的观念、认识和能力。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通过导入煽情、问题沉思、活动沉浸、学习评价等课堂情境触动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然后以这些特点为基础,结合《科教兴国》一课的教学实例,阐述了"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品德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体会是思想品德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让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言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姚三刚  赵涛涛 《科教文汇》2011,(11):20-20,28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教学水平,需坚持"四结合原则",即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肖平步 《科教文汇》2013,(22):15-15,25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提升大学生思想觉悟,纠正大学生思想物质化,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是从创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出发,阐述创新教育理念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当前大学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析,希望能更好地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郑玉洁 《科教文汇》2013,(24):12-14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方法和途径。本文首先就情感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进而分析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并从情感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三个角度出发,阐述和分析了目前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沈慧 《科教文汇》2011,(29):188-18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入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付诸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针对目前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够的现状,本文主要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考核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谢云  贲国栋 《科教文汇》2012,(15):14-15
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由此导致研究生群体中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导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阐明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地位,并从培养单位、导师、辅导员、研究生四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具体做法,为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白洁 《科教文汇》2013,(24):19-19,21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然而,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以及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已经不能很好地紧跟时代潮流,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要想全面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深刻认清目前的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的教育特征与心理因素,与时俱进,利用新兴媒体、网络等手段与传统的授课式教育、辅导员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蒋立 《科教文汇》2014,(33):145-146
中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之外,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然而,随着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的变换,中学教育已经渐渐背离了以往的教育目标。中学教育者、学生、学校管理者等多种角色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行为,显然,我国现阶段的中学教育面临着伦理缺失的严峻考验。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者,必须要从教学实践中入手,研究问题背后的伦理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教育中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教育伦理学在中学教育实践机制中的必要性以及中学教育伦理问题解决的对策,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旨在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的伦理教育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陈少珍 《科教文汇》2012,(16):22-23
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道德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找出提高职业道德教学的实效性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苗苗  周耕 《科教文汇》2012,(16):13-13,14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有强烈现实意蕴的大课题。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并将其转换为课程资源,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学生政治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实践中,不失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美珍 《科教文汇》2011,(18):27-27,61
中职学校德育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教学,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