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在倡导“歌剧思维”,他创作的歌剧也一直遵循着“歌剧思维”,并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其中以歌剧《原野》最令人瞩目,音乐评论家居其宏认为歌剧《原野》是中国严肃歌剧领域里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原野》的成功离不开金湘,更离不开金湘的“歌剧思维”,“歌剧思维”这种艺术创作思维使歌剧《原野》大获成功,必然能对中国歌剧的发展具有一些建设性的启示.本文即从金湘的“歌剧思维”入手,继而寻求到一些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发展历程中第一部真正建立在自己民族音调基础上的大型现实主义歌剧,无论是音乐创作上,文学创作上还是演员的表演上,都已经相当成熟,可以称为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和表演有着深远的影响。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证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均是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歌剧创作固然需要从戏曲、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中收取养料,但又需将歌剧与戏曲加以区别,而着力于歌剧这一特定音乐戏剧体栽固有规律的把握上,使我们的创作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4.
陶联合 《科教文汇》2008,(13):192-193
在歌剧音乐创作上,民族化一直是重视和贯穿在歌剧创作的实践中并且是有成绩的。在歌剧创作过程中,作曲家们广泛地吸取了我国戏曲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歌剧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演形式,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它的存在与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在歌剧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中产生的艺术档案,也伴随着歌剧艺术的产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哈尔滨歌剧院自1959年建院以来,排演了大、中、小型歌剧93部(本院创作占51部),现没有交响乐团、演员团、民乐团、舞美创作队、  相似文献   

6.
樊凤龙 《今日科苑》2007,(16):234-234
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最受推崇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图兰朵特》是一部杜撰的、以古中国为历史背景的传奇故事。在创作过程中,戈济和席勒这两位剧作家的剧本对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戈济的剧场童话《图兰朵特》和席勒的悲喜传奇剧《中国公主杜兰朵》的创作过程,对普契尼歌剧中的改编与戈济、席勒版本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威尔第是歌剧创作史上的一代宗师,他的创作秉承了意大利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精髓,他为推动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8.
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一生致力于歌剧改革,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分析瓦格纳的几部代表歌剧入手,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公告     
《科教文汇》2009,(26):289-289
安徽省新安画院成立于2004年,它是由安徽省民政厅批准、安徽省文化厅主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美术创作、研究、教学等任务和功能的专业学术机构。新安美术学院是其内设机构。其宗旨:团结中国的画家,继承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吸收外国绘画之长,努力创作,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培养后代,创造和发展中国新美术。作为中国画四大流派之一的新安画派,溯古:有僧渐江,研今:有黄宾虹。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安画派作为中国画的主流影响体系,先后聚集了大批享誉中外的优秀画家,如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罗聘等,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继承和繁荣中国美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郑蓓 《科教文汇》2007,(5X):188-188
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一生致力于歌剧改革,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分析瓦格纳的几部代表歌剧入手,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戏曲艺术通过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刺激观众的多种感官,引导观众进入戏曲情境,获得审美愉悦,并在娱乐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伦理道德、民族意识和历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语文课堂可从戏曲艺术中获得关于语文学科课堂设计、情境创设以及课程思政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林志超 《科教文汇》2011,(16):142-142,147
莫扎特作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不仅打开了浪漫主义的大门,而且也为韦柏和瓦格纳歌剧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瓦格纳对于莫扎特的评论是:"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满之境的。"后来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声部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受到他的启迪,他的歌剧精神和歌剧思想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3.
莫扎特作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不仅打开了浪漫主义的大门,而且也为韦柏和瓦格纳歌剧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瓦格纳对于莫扎特的评论是: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满之境的。后来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声部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受到他的启迪,他的歌剧精神和歌剧思想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4.
邹慎 《科教文汇》2020,(6):42-43
黄梅戏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试图结合黄梅戏文化知识探讨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把戏曲文化中的文本、造型等深厚的戏曲素养融入语文教学,分析总结语文课程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语文教学与戏曲知识完美融合,展示艺术魅力,创新语文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5.
唐文滔 《科教文汇》2011,(13):143-144
青歌赛结束后,各界音乐人士都对民族声乐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质疑"也不容忽视,民族参赛者是"千人一声"、"千人一面"。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民族"音乐人"去反省和思考。笔者针对此现象进行透析,说明戏曲演唱与表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及戏曲的学习是让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百花齐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胡波 《科教文汇》2013,(35):127-128
目前国内相关音乐文献中有关普契尼歌剧《西部女郎》的创作不足与所处时代背景讨论甚少。本文由此两方面入手,整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出自己的理解认识,试图为正确把握这部歌剧的艺术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介绍琼剧《秋菊姨母》的灯光设计应用及呈现。  相似文献   

18.
韩菽筠 《科教文汇》2012,(2):160-160,169
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曾广泛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极易引起观众共鸣。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但同时在各界的保护和推动下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齐晓娟 《科教文汇》2012,(35):78-79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中国现代文学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形成了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手法上都进行了革新,具有现代化的特点.那么从现代文学角度看民国灾荒下的人祸因素也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诠释,如民国时期的九一八事变、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的腐败不利于救灾行动的实施.同时也揭露了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贪污腐化、漠视生命、奸商囤积居奇,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致使灾荒愈演愈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泰国学生逐渐成为汉语学习的主力军,与泰国学生汉字习得和教学有关的研究,也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这对于对泰汉字教学的发展大有裨益。形近字习得研究是汉字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习得影响因素研究又是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泰国学生形近字的基本习得状况,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看,汉字的造字法、笔画特点、使用频度高低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形近字的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