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服务逻辑向制造业延伸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情境下,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创新能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回答。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制度逻辑观出发,对制造企业结合制造与服务逻辑实现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予以系统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1984-2017年服务化转型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发现:海尔通过在组织内部持续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关系,实现了创新能力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双重发展。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发现:当企业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向心性时会引发能力习得,从而获得新的能力;当企业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兼容性时会引发能力转型,从而修改已有能力。本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只关注服务逻辑的视角局限,从多元逻辑共存视角回答了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问题;揭示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结合多元逻辑方式、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为从制度视角解读创新能力的异质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制造企业服务化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竞争环境下,通过网络协同作用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是破解其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首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案例研究,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从财务、客户、孵化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出发,研究了协同视角下科技企业孵化器价值创造的过程以及产出,并分析了4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基于案例分析结果提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从来源、产生范式和功能特征等三个维度扩展项目间交互关系分类体系,分析交互关系视角下项目组合风险的产生和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逻辑维和认识维的项目组合风险系统架构模型,并对其系统复杂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理论,基于组织结构化功能类型的逻辑视角,分别对构成组织结构的3个维度,组织制度结构、组织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结构等3个方面,探讨适应企业开放式创新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策略,以期能推动我国企业有效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丰富组织变革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索不确定环境下公安情报理论体系。[方法/过程]分析当前公安情报理论发展面临的不确定环境及不确定环境下新出现的公安情报现象和公安情报问题,反思公安情报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重新定义不确定环境下公安情报和公安情报过程。[结果/结论]提出应当分别从知识、组织、活动3个维度,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信息论、社会计算科学、赋能理论等,实现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公安情报理论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索不确定环境下公安情报理论体系。[方法/过程]分析当前公安情报理论发展面临的不确定环境及不确定环境下新出现的公安情报现象和公安情报问题,反思公安情报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重新定义不确定环境下公安情报和公安情报过程。[结果/结论]提出应当分别从知识、组织、活动3个维度,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信息论、社会计算科学、赋能理论等,实现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公安情报理论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机会窗口形态,颠覆式追赶窗口蕴涵着丰富的技术变革时代特征,具有独特的动态演化逻辑。在“后追赶”情景下,如何准确识别和科学响应该类窗口,已经成为技术追赶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为此,从颠覆式追赶窗口的概念界定出发,围绕技术、制度和市场等不同维度阐述其内在结构,然后基于宏观技术经济周期和微观追赶主体两个视角,尝试构建窗口的双重识别逻辑框架,并指出其技术支撑体系的重塑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无响应即无机会”的理论判断逻辑,按照窗口响应政策设计的情景适应性和战略预判性准则,探索提出以创造与催发机会窗口为导向的“主动响应范式”。  相似文献   

8.
以心理契约的研究视角,从契约结构的规范型维度、人际型维度和发展型维度分析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对现有师资人员的影响,构建其心理契约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现有师资人员心理契约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服务主导逻辑经过多年的演化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基础重建式的理论体系。为了服务主导逻辑的研究不偏离其作为“超越逻辑”的初衷,本文结合“what it is not”表述方法,对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核心概念进行思辨,归纳出“服务”认识狭隘化、“价值”理解片面化两类偏离初衷的原因。本文完善了以参与者、资源、服务、价值、制度5个核心概念为骨架的服务主导逻辑理论框架。为了促进服务主导逻辑的相关研究从“定性分析”阶段迈向“定量分析”阶段,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11个基本前提,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基础模型,阐释基本原理,明确计量思路,为服务主导逻辑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李约瑟难题"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以求解进路与消解进路为问题取向,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史进路、外史进路与综合史进路的视角探讨问题的求解取向,从逻辑进路、科学进路或技术进路视角探讨问题的消解取向。据此,该难题的综合史进路是问题求解取向的较好选择,而问题消解取向实质上是坚持了文化相对主义或者否认了难题的基本预设。  相似文献   

11.
王晓莉 《科教文汇》2013,(11):203-205,208
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近年来不断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方面,我国缺乏一套严密工程保证担保体制和一种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制约建设主体各方责权利是最为关键的原因,使得各方履约不力,缺乏信用。工程担保制度对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国际惯例,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推行保证担保制度,是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惯例尽快为我国建筑企业熟悉。通过比较分析工程保证担保,本文指出现阶段我国采用押金做法的弊端和缺陷,阐明了我国采用工程保证担保模式在工程担保的意义,充分利用利益制约和信用制度,各方履约意识强化,使“守信者得酬偿,失信者受惩罚”的原则得以体现。通过分析我国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强调目前投标保证、履约保证、维修保证由承包商提供担保以及支付保证由业主提供担保,另外对我国建立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翟晶 《科教文汇》2014,(26):201-202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建立基于国际标准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将有效引领我国高校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方向。文章分析了欧洲质量发展基金会设置的专业认证体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专业国际化建设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唐春 《科学学研究》2010,28(4):523-529
进入21世纪,PCT制度、PLT制度等国际化专利制度迅速发展,倘若未来若干国际化制度新方案实现,专利制度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各国专利国际竞争力将产生更深刻影响。专利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取得、利用专利垄断的能力和对抗他国专利垄断的能力。评价专利国际竞争力受到的影响,可以从授权竞争能力、垄断竞争能力和基本竞争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决策的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科技情报系统功能发挥的优劣,是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评价是提升情报工作质量的有效方式,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实施系统评价的首要环节.情报系统的评价方式有多种层面,本文主要是从决策与情报系统的互动角度出发,探讨情报系统三大子系统的评价方式,并依此构建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下一步正式评价情报系统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建设中技术模型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震海  周明  易怡 《科研管理》2003,24(2):95-100
信息系统在建立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作为基础性环节的技术模型选择如果可以做到在技术性能上、组织适应上二者兼顾,那么将极大地促进系统的成功实施,并为用户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在技术性能上,可以从技术模型本身的效率和效果两方面综合分析;而另一方面,在组织适应上,可以从研究组织的四种变化形式和组织建设信息系统的两种类型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在不同情况下的选择问题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6.
药学本科实习对提高药学本科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导师制是实践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和教育模式。通过实施导师制,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和提高药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从实施导师制对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以及在药学本科生实习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冰箱生产是一种产量大、流水操作以及性能测试周期长的工业生产,这就要求冰箱性能测试系统必须批量地测试半成品和成品冰箱,测试时间尽量短。本系统采用RS-485工业现场总线,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冰箱测试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包括单片机接口的软硬件、微机接口的软硬件以及多路数据采集数据库三部分的流水式冰箱测试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冰箱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digital world provides various ethical frames for individuals to become ethical subjects.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 in a Foucauldian and Luhmannian way –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ree systems of communication: the proprietary, the open/free and the cracker system. It is argued that all three systems provide a different set of ethical codes which one can be subjected to. The language of each system is restricted and they can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ey merely consider each other as the environment. The systems generate a diversity of ethical codes as they give different shapes to digital objects. To proprietary software companies digital objects are an instrument of financial profit. The free software/open source movement emphasises transparency; the end user must be able to view and alter the source code. The cracker scene sees digital objects in a different way. For this particular system, only copy-protected digital objects are appealing. Copy protection binds its target to the world of matter. Breaking the protection is the ultimate challenge and a way to gain honour and status inside the cracker scene. A copy-protected digital object is simultaneously an utmost example of the hidden source code (the open/free system), a perfect artefact that can be owned and sold (the proprietary system) and a challenge to be cracked (the cracker system).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以89C51为核心的流量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与计算机通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经使用效果良好。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功能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受"发展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当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中产权、价格、税费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经济当事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仍然存在产权不明晰、资源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及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所以,在建立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时,应该要考虑建立长效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激励机制,如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实行自然资源开发权拍卖制度,建立开发权交易市场;建立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建立押金抵押返还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