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然而,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相似文献   

2.
1.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关系密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是当地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另外,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人们公认,到现在为止,地球是我们所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了它人类就将无法生仔。 人类有史以来,地球在不断地变化着,事实上地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而不是自然出现的。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就足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历史。生产愈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就愈大,自然的面貌也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在社会生产力不足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人类对地理环境有着极高的依赖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加强,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度逐步减小,但地理环境依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体育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活动,其同样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地理环...  相似文献   

5.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就是对科学规律的发现与了解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改造自然。 科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反,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不但阻碍文明的发展,还会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有序度极高的组织,它的发展变化同人类所特有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相关联。以往,我们把生产力仅看作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生产力象自然界中的物质系统那样,也是一个系统,而且是内部结构有序度更高的系统。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生产力系统同自然界中的物质系统一样,也会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质态的变化,从低级的有序质态跃迁到高级的有序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与人类智能的发展,许多异想天开的事都有可能成为现实.但在改造自然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崇尚人性、尊重感情.让这个世界充满善良,充满爱,这样人类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8.
1.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关系密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是当地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另外,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类历史进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之间有着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如果按人的自我认识的进展来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人在自己的社会性的实践中,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然后才进入自我认识的。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图腾崇拜、自然神教)就是那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历史时期的特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人本主义的世界观愈来愈占主导地位。虽然由于历史的惰性,神的观念继续存在,但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受到了改造,原先慑于自然威力而产生的多神教,这时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就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生产力是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的,既有科技生产力又有绿色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民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产力三题段士云一、生产力的定义问题谈到生产力,学者异口同声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对象世界(自然界)的实践能力”,“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自然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知识的积累日益丰富。即使到了今天所谓“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一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人们也还必须在现有的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继续补充新的知识。学校教育是新一代掌握前人知识财富的有力手段。但是,在人的短暂的一生中学校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学校教育中,使受教育者——学生从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中汲取足够  相似文献   

13.
概念依表征对象的现实历史,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无限循环中永恒流变。生产力现实历史,迄今可区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生产力历史阶段的本质差别突出表现在合自然规律性方面。生产力概念依表征对象,呈现为三种形态,构成逻辑有序的概念群,在流变中反映着人类对自己与自然关系史的认识和实践的本质。生产力概念历史流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四重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排向大自然的废物也与日俱增,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提出了新的模式,这种新的发展观要求对生产力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生产力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气候条件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制约作用,时代愈早表现得愈明显。河洛与海岱地区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异同,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只有适应自然,辩证地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够去改造自然,并在一定程度上战胜自然,从而使人类文化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入思考,人们很自然地提出:“生产力中是否也包含着社会科学的因素及其作用?对此许多人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究其原因,往往同片面夸大生产力的自然属性,而程度不同地忽视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紧密相联系。笔者认为,正是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生产力中必然渗透着社会科学的因素及其作用。 相对自然属性来说,社会性是生产力的主要属性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是以自然界为主要对象的;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从总体上说是表现为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或他人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换一句说,生产又是一种社会的活动。而生产力正是表现人类这种活动的能力的,从而也必然是一种社会力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谈到现实的生产力,往往是用“社会生产力”来表达的——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  相似文献   

18.
论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探讨了人和自然关系演进的历史过翟,指出在早期社会,原始人屈从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原始的统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化,并从自然的压迫和束缚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表现为一种迂回的统一;科学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产生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出现了人和自然的思辨的辩证统一,研究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明数千年的进程,几乎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奋斗史。人类为了争取适合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自觉、主动地适应自然、了解自然、改造自然。自工业革命以后,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终于占到了上风,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性进步,使得人类终于建立起了繁盛的现代文明社会。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代替了原有的田野和  相似文献   

20.
在周人看来,天人是交感的,茫茫的苍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神,而且也是人类至高无上的主宰。同时认为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也是互相影响的通体。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的地位才不断地被重视,人类的拯救也从对神的祈祷渐移为人类自身的自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