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凌宗伟 《江苏教育》2014,(22):29-32
应试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真正的教育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有"问题"的人。本文从教师的问题意识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有"问题",自己先要成为有"问题"的人的观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教师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服务意识 :转变教师理念的本质  当今 ,学者们越来越趋向于这样一种观点 :教育就是服务 ,教师应该具备服务意识。教师的服务意识应该成为新课改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首先 ,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新课改后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再是“真理的化身”,而是服务于学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服务意识 ,从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 ,置身于为学生服务之中去 ,并把学生满意当做教师服务的标准。惟有如此 ,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体罚学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  相似文献   

3.
正"只有贴近学生的心灵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这是我的座右铭。我坚信:只有走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滋润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灵性与生命。今天我们追求教育民主,相信民主的教育能培育出具有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公平意识、慈善意识、环保意识、协商意识的现代公民。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现代公民呢?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引导人、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实施者。高校辅导员要有"学生优先的意识",凡事能够首先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思考问题;要有"使命担当的意识",敢于并能够承担学生成长路上需要提供的帮助和任务;应当具有"不断反思的意识",努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要有"政治导向的意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新形势下,辅导员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政治导向意识,意义重大;要注重团队合作的意识,在注重合作的时代,没有合作精神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在工作中,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建设,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具备了以上"五种意识",才能在工作中真正以学生为本,不断推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教学时,只有"好的数学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才能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真正使政治课成为学生的最爱,只有讲"活"政治课,才是政治课教学的唯一出路,也只有"活"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文教师,在教材、教法、学生方面,都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好课要有多种意识,其中"文本意识"、"话题意识"、"生本意识"、"效能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22):145-146
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质尤为重要。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充满信心的人,才能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才会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职业意识的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二者应该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职业目标,培养出更多基层第一线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素养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一、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一)真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首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才能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巴西著名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批判教育学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人物.他的"被压迫教育学"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一,是弗莱雷一生教育实践经历汇聚的精华.弗莱雷对学生的认识上提出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观点.通过"唤醒学生的意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把学生培育为‘自为的人’"四个方面来诠释弗莱雷对"被压迫着的学生"认识的观点,并探索其观点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