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先来看《在山的那边》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生(齐):在山的那边是海。 师:“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生:“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问我们的学生:你们的语文课经常干什么?他一定回答:经常玩。确实,我的许多课,寓学于玩,亦学亦玩。玩什么?怎样玩?请看一些例子。1.升入初中的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我说,山的那边是海,你见过大海吗?大多数没见过。于是我说,那咱们先到海边去玩玩吧。接着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精美的大海图片,还配上《海之诗》的乐曲,加上海风、海鸟、海浪的效果。他们哪里这样上过语文课?一个个眼都直了。——这,是用玩引起学语文的兴趣。2.学习《斑羚飞渡》,我们玩的是学羊叫,并把羊语翻译成汉语。请看一段实录:师:第二次该怎样“咩”?生:咩咩。(笑。)师:…  相似文献   

3.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生:没有.   (生按师要求逐一画出"高高""奇特""险峻""连绵""磅礴"的山,师逐一编号)……  相似文献   

4.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生:没有.   (生按师要求逐一画出"高高""奇特""险峻""连绵""磅礴"的山,师逐一编号)……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由猜想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登山的生活照片。师: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生:黄老师。师:对,暑假里,我和同事们一起出去旅游了。你们能看出我在什么地方吗?生:在一座山上。师:是的,这座山海拔2000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知道是什么山吗?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生字后 ,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 :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 :(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 :(齐声)池塘。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 :小池塘。师 :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 :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 ,头靠近池塘的那边 ,脚靠近池塘的这边 ,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 :瞧雨点的样儿 ,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 :因为池塘太小了 ,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的。生 :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 :有点儿晃动 ,雨点会睡得更香。师 :为什么?生 :雨点跟我阿姨家…  相似文献   

7.
【片段1】师:诗中怎样描写“五岭”?生:五岭逶迤腾细浪。师:对“,逶迤”是什么意思?生: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师:嗯。“腾细浪”,为什么这样写?生:因为红军不怕困难,五岭山在他们眼里就像小波浪。师:好“,磅礴”是什么意思?生:气势盛大,雄伟。师:对“。泥丸”是什么意思?生:小泥团。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该怎样读?谁来试试?(一学生朗读,语速太快)师:语速太快,谁再来读读?(学生朗读,有进步)师:好,我们一起来读。……【片段2】师:课文一开始就是一个传说,刚才你们说得很有意思,你…  相似文献   

8.
教例:《西湖的“绿”》师: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生:老师,我不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这句话的意思。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幽静。生:幽深。师:体会得好。如果把幽深的黄龙洞看作是一个小姑娘的话,那么屏风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是个勇猛的人。生:是个豪放的人。生:是个英勇的人。生:我认为它更像个年轻的勇士。师:说得好。那么九曲十八洞呢?生:我觉得它像个仙人。生:我觉得它像个悠闲的老人。生:我觉得它很慈祥。生:我感觉它很随意。师:是的,作家宗璞对西湖的“绿…  相似文献   

9.
板块一趣味揭题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和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CAI出示课题:语文百花园),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板块二古诗堂师: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CAI出示:古诗堂),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师:能背吗?生:(齐)能!师:《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生读)师: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生读)师:真好听!《暮江吟》,一起来背诵。(生齐诵)  相似文献   

10.
曾云 《江西教育》2012,(12):40-41
<正>【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11.
曾云 《江西教育》2012,(35):40-41
【教学片段】……师:这节课几件事?生:四件事。师:第一件——生:作者。师:知道吗?生:知道。师:谁?生:冯友兰。师:他是哪儿的人?生:河南唐河人师:他的身份,是干什么的?生:哲学家。师:我们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在家里家长问你:魏老师讲了什么呀?讲的哪课书?生:《人生的境界》。师:这篇课文谁写的?生:冯友兰。师:噢,冯友兰是干什么的呀?生:哲学家。师:他是哪儿的人呀?生:河南唐河。师:都会了,有没有不会的?生:没有。师:我看他低头了,会吗?生:会。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指课题)——生:(齐)黄果树瀑布。师:在人们心目中,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出示词串:人喧马嘶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师:有什么发现?生:这几个词都是描写瀑布声音的。师:声音怎么样啊?生:瀑布的声音很响。师:如果你把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望":病例观察】下面是"小数的性质"教学时,教师遭遇到的尴尬情形。师:以元为单位,3角怎么表示?生:0.3元。师:那30分呢?生:0.30元。师:以米为单位,3分米怎么表示?生:0.3米。师:那30厘米呢?生:0.30米。师:你发现了什么?生:0.3元=0.30元,0.3米=0.30米。教师擦去单位名称,剩下0.3=0.30,问:那现在  相似文献   

14.
片段1:生活导入,轻松与自由。师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游戏,轻松谈话后开始上课。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出示教师登山时的一张照片),这是谁?在干吗?(生回答)师:老师登上的是哪座山呢?我给几个条件你们来猜一猜。(学生群情高昂)老师登上的是咱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五岳中的一座山。(屏幕出示: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这座山真不容易攀登啊,它的海拔有两千多米高。后来经过比较后,我才知道这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山啊!生1:噢!我知道了,是华山。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通过比较这几个数…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划山你喜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哪位同学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请你读一读。 (生读)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苏教版(新版)三(下)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生:混合运算。师: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运算?生:乘法、加法。生:减法。生:除法。师:谁再来说一说?生:加法、减法和除法、乘法四则混合运算。师:真好。现在来看这一道算式:20+5×3;观察一下,这里面有哪几种运算?生:加法和乘法。师:在这个混合运算里,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在山的那边     
<正>人生就是寻找梦想的艰难旅程。信念,就是你的勇气、力量和方向。它使你不会迷茫彷徨,不会半途而废,使你人生的旅途充实而愉快。(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渴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  相似文献   

18.
童年·童诗     
正教学流程:一以诗入题师: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诗。(课件出示:蒲公英的羽毛/好久没有见过你/不经意地飘落在我的掌心/轻轻地把你捧起/吹落满地。你呀/又随风而去。/用不能飞翔的翅膀/在天空中飘荡/像断了线的风筝/喜欢长途旅行/又回到我的身边。我轻轻地把你吹向天际/等待不远处那边的回音)(教师捧书诵读)师: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呢?生:张子恒。师:你们能猜一猜他是谁吗?生:一个诗人。生:一位作家。生:一位很有诗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担任一个同课异构活动的评委,连续观摩了四节《识字5》课堂教学,某些镜头让我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师:第一组谁来读? 生:寒流、大雪、北风.(生在读到"大雪"时眼睛一亮,声音明显提高) 师:你们冷吗? 生:(面面相觑)不冷. 师:对,这样读,怎么会冷呢?谁再来读?(生不敢举手) 师:听老师读.寒流、大雪、北风……(老师压低声音,拖腔带着颤音)冷吗?  相似文献   

20.
<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学片断】师:你到哪些地方旅游过?生:青岛、北京、泰山、蒙山……师:去过甘肃敦煌的月牙泉吗?生:没有。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月牙泉的风采。(播放配乐视频《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看那,看那,月牙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