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学前教育考察所见、所闻、所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双方学前教育界人士的交流,增进两岸教育界同仁的了解和情谊,2012年6月13日至27日,应台湾省台北市文化教育交流发展协会邀请,我们作为天津市第三期园长培训班学员共29人,对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及万芳附幼等9所幼稚园进行学访考察。此次学访,无论是集中研习还是走进幼稚园,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印象,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台湾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感受台湾幼稚园的教育、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他们中间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学习落后,有的聪明优秀,但他们从不计较彼此,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让看在眼里的我们暖到心窝。  相似文献   

3.
现在每年中国的留学人数超过10万人,他们在国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如何和外国学生相处的呢?我们邀请到了留学澳大利亚的中学生赵宇轩,由她来向大家介绍当地同龄人五彩斑斓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基础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打好什么基础?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增强他们体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三是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我国课程设置的一项新内容。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又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部分实验基地 (中学段 )近年来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 ,有的还在市内乃至市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为了总结和发挥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科院实验基地的科研工作 ,日前市教科院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题 ,召开了一次实验基地 (中学段 )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张武升院长到会…  相似文献   

6.
慕课风暴席卷全球,如地震海啸般从高等教育狂飙到基础教育。慕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冲击,引发了各种讨论,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甚至诟病的。慕课能否助推素质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慕课能否深化课程改革?慕课能否翻转中学课堂?慕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慕课是否颠覆了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慕课是帮助了学生学习还是加重了课业负担?……慕课风靡,势不可挡。慕课这一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基础教育的所有问题,而应以平常心看待,理性应对。慕课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7.
沈昉 《辽宁教育》2012,(14):73-74
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更要为学生的当下幸福负责。提到作业,恐怕没有多少孩子会心情舒畅,甚至有的孩子把作业比作老师和父母逼他们学习的凶器,用凶器逼着的学习生活还有多少快乐可言呢?学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教育学访之风日盛。有那么多的学访中介部门生意红火、那么多的接待学访的学校门庭若市就是证明。教育改革,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有成功的经验出现。亲自到先进单位走一走、看一看,的确是学习先进的好办法。学访好是好,但如果犯“了学访综合征”,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学访综合征”有如下症状。一是迷茫症。有两种迷茫。一种是学前迷茫。先进经验多得很:这里是成功教育,那里是和谐教育;这里是自主学习,那里是研究性学习;这里是人本管理,那里是均衡发展……有的学访者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本单位“的教”情,不清楚本单位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更没有实现发展目标的策略,面对众多的经验,不知道哪一个更适合自己,于是先来“个风风火火闯九州”,管它何时“该出手”。还有一种是学后迷茫。想学什么,本来有所考虑,东学西访“,乱花渐欲迷人眼”,觉得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学哪一个更好,反倒没了主意。二是疲沓症。有人戏言,听报告“有疲沓三部曲”:听时激动,听完感动,回来不动。岂不知,学访也有类似的三部曲:学时激动,回来想动,最终不动。这是刚开始学访还有激情的时候。等学访多了,见识广了,学习的激情逐渐减淡,三部曲变成了两部曲:学访一路走,回来一边扔。三...  相似文献   

9.
“主动、探究、合作”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在学生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他们可能是自己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合作进行探究,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可能具备三个特征中的一个、两个,或是三个特征的综合,我们暂且把它称做开放式学习。但是,是否这就意味着不能有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呢?有的教师认为,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以完全取代原有的学习方式;也有的教师认为接受式学习是不可取代的,有的学习可以探究、合作,有的学习必须是接受式的。您更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呢?  相似文献   

10.
陈立鸿 《天津教育》2011,(12):26-27
在赴澳大利亚的学访活动期间,我对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1.
你是否有一些朋友,他们中有的人游历过很多地方,有的知识丰富,有的十分健谈,还有的在国外生活过或来自于国外。你是否有一些在其工作领域里成为专家的朋友?你是否有一些具有特别爱好、兴趣或技能的朋友? 不时邀请这些有趣的朋友到你家聚聚,吃顿饭。让你的孩子,也一同参加,让他参与你们的谈话。鼓励孩子问一些与客人独特爱好有关的问题。你的孩子将从中学会如何与人交谈,这同时也要运用到学校所学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的人才,完成社会和家长赋予我们的使命呢?有的人认为小学的学习无关紧要,关键是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才至为重点,其实小学的学习生活是知识的开始,更是我们引导和树立他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做人原则的重要时期,利用他们天真无瑕的幼小心灵创造一个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何丹红 《成才之路》2012,(25):41-41
正有的中学生比较头疼的就是数学,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几乎到了畏惧的程度。但是,数学是文化课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很痛苦,有的甚至放弃了。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简要分析了职中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采取的改进措施。怎样才能让学生满怀激情、心甘情愿地去学好数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我相信一个道理:只要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职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更由于羞于见人的分数,他们很难有信心学好数  相似文献   

14.
叶静 《山东教育》2003,(23):86-87
幼儿园在大力提倡探索学习,家庭中能否也采取这种形式呢?许多家长都乐意作番尝试,他们从自身的经历体会到,传统教育把孩子的思维活动禁锢在一个早已定形的模具中,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勃勃生机压抑成死气沉沉。家长们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但是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家长在其中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作为一个家长想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搞好教学是一个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实际上,许多校长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促使校长用主要精力抓教学,甚至硬性规定了校长必须兼课的节数和听课次数。但在基层学校,我们也时常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校长要不要兼课?校长兼课究竟好不好?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部分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谈了他们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海戈专栏]以“学习科学人物谈”为主题,对美国学习科学领域重要学术领袖人物的学术生平和思想进行了综述。2010年,本刊将继续邀请南京大学郑旭东博士继续以人物为主线,开辟“学习科学人物谈”的姊妹篇“教育技术人物谈”.让大家一睹教育技术领域学术巨人的领袖风采,感受他们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7.
谈英语学习的"苦"与"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从事对外贸易、科技研究,还是参与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甚至与国外的亲友联系,几乎都要用到英语。大多数在校中职生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却有很多问题,妨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10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天津市部分工厂的几位老工人,座谈了有关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问题.我们又于河北省民兵代表会议期间,访问了代表中的几位农村民兵,请他们谈了如何培养接班人和如何做一个接班人的问题.现把记录发表于下,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暑期到了,你有何打算呢?网络游戏?看碟片、小说?参加学习辅导班?还是社会调查、外出旅游?我们特意邀请了全国一些中学生朋友来谈谈自己理想的暑期生活,不知道你的暑期生活,和他们相比,是不是更有创意并能力践之?  相似文献   

20.
出国留学被认为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走出国门,跟随父母或者独自到国外去学习、闯世界。他们在国外生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