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导电塑料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导电塑料,它可能比工业上使用的普通塑料更容易生产,并且很容易吸纳化学附着物形成新的材料。这种Oligotron聚合物由科罗拉多州TDA研究公司研制而成,它是由中心导电、两端绝缘的微型材料片构成的。绝缘端使这种塑料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并吸纳特殊分子。几十年来,研究者一直试图用塑料取代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制造电子设备。除了能减轻重量、节约成本之外,导电塑料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从而令传输数据的光纤和超薄影碟机等发明得以实现。然而,由于最初研制出来的导电塑料的非溶解性,它们不能像用…  相似文献   

2.
流金 《百科知识》2001,(9):16-16
人们对塑料及塑料用品早已司空见惯,但有一种塑料,目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这种塑料在太阳下一晒,就能发出电来,充当电池,而且可以像壁纸一样卷起来,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3.
科学和我们     
通常用的软聚氯乙烯制品之所以有良好的柔曲性,是因为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了增塑剂。为什么增塑剂能使树脂变得柔软可塑呢?原来,聚氯乙烯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间,以很强的吸引力结合在一起。增塑剂是一种高沸点的脂类,它的作用是使聚氯乙烯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使树脂分子间的活动较容易,因此塑料就具有一定的柔曲性。这种柔曲性,为什么在冷天又会不同程度的消失呢?这是跟塑料中的增塑剂有关的。  相似文献   

4.
域外科技     
《可回收的形状记忆生物塑料 NEC日前宣布,全世界首次成功开发出了以可回收植物为原料的生物塑料,具有可将因热和外力而变形的塑料复原的形状记忆特性。 此次开发的生物塑料一旦成形,以后哪怕受热和外力而变形,只要在60度左右的温度下加热约30秒钟,就可恢复原状。另外,已经使用的生物塑料在160度的温度下加热,其分子间的结合部位就会分离熔解,可以再利用。 这种生物塑料是通过使植物原料的聚乳酸具备可反复在高温下分离、在冷却时  相似文献   

5.
人們穿着的塑料凉鞋、雨衣,用的塑料桌布、提包、儿童玩具,以及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塑料管、塑料板、塑料泵和塑料鼓风机等,絕大部分是聚氯乙烯树脂(白色粉状)制成的。你知道嗎?这种树脂还可  相似文献   

6.
純聚氯乙烯是一种无臭无味、坚如甲质的塑料,比較重,其中大都加入稳定剂、着色剂和潤滑剂。硬质聚氯乙烯中不含有使塑料变软的增塑剂,有也很少;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可达30~50%。常見的塑料雨衣、床单、台布、窗帘,以及較厚的塑料腰带、鞋底,大都是软质聚氯乙烯作成的。这种塑料切忌放在有樟脑丸(卫生球)的箱子里。为什么呢?原来,樟脑丸的主要成份是萘,它的化学結构同軟聚氯乙烯中常用的增塑剂相似,因此樟脑丸散发的分子一碰到  相似文献   

7.
千万不要小看垃圾袋,源于塑料的一种人工材料将为宇航员的火星之旅护航。我们每天都用塑料垃圾袋,它们是如此普通,我们根本没有在意过。可是谁曾想过,平平无奇的垃圾袋将可能成为载人火星探测的关键所在。坐在塑料飞船里前往火星?这听起来是多么幼稚可笑!在我们眼里,塑料是那么地脆弱,哪里经得起宇宙中强烈辐射的照耀,恐怕会遇热即化吧?研究人员告诉我们,这其实算得上是星际旅行最安全的方式了!家用垃圾袋几乎都是由一种叫做聚乙烯的聚合物制成,这种分子一旦进行变换组合,就可以塑造成防止宇航员遭受太空辐射的优良盾牌。科学家早已知晓这种…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14,(11):60-60
科学家们致力于研制新方法治理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目前,英国研究小组最新研制一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或许将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起到关键性作用.“海绵”由制造塑料的较大聚合物分子制成,这种分子非常稳定,且成本较低,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非常好.这种“海绵”装置具有独特的环保作用,可将化石燃料生成的二氧化碳转变为氢气,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拥有正常、稳定的造血功能是机体生理活动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同时,尽快恢复机体造血功能也是临床上放射病和辐射损伤治疗,以及肿瘤放化疗后机体恢复的关键环节,因此,具有造血功能的组织器官对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研究发现,12—26周孕龄的人胎肝是造血、免疫系统干/祖细胞的主要来源,整个造血系统必须首先从卵黄囊迁入胎肝、经其“培育”发育成熟后再行迁出并进入骨髓。其中,22周孕龄是胎肝造血兴/衰、造血系统迁入/迁出的转折点,提示其对于机体造血功能的维持和发挥非常重要。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曾广泛应用胎肝治疗多种疾病(如放化疗病人造血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并取得显著疗效,提示其中可能存在大量有待发掘的具有重要医学价值(如造血调控、肝脏代谢、组织发育)的活性成分,但其分子基础长期不明,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重大项目"白血病状态下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调控机制"集中围绕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在白血病状态下的受抑规律及其内外调控机制这一热点科学问题进行了多团队联合攻关。经过2011—2014年的4年研究,从分子、细胞、整体和临床等多个层面系统阐释了白血病状态下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竞争的规律,揭示了白血病恶性克隆生长和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受抑的分子机制,提出了抑制白血病细胞特别是白血病干细胞生长及促进正常造血干/祖细胞扩增的治疗新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白血病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祖细胞可以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人体内所有类型的血液细胞,维持脊椎动物的终生造血。在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祖细胞诞生于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域后,后通过归巢锚定在特定的微环境中进行自我更新或向下游各血系分化。复杂的血管结构以及其他基质成份,如基质细胞等,构成了独特的造血微环境,调控造血过程的进行。然而,由于造血过程时空跨度非常大,观察手段十分有限,目前对造血微环境的精细结构以及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归巢的分子细胞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为攻克这一难题,本团队在优化活体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活体免疫荧光标记、遗传调控和图像重构计算等方法,对斑马鱼尾部造血组织(相当于哺乳动物胎肝)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过程进行了解析,揭示了独特的微血管结构对造血干祖细胞停留的调控作用。在研究中,本团队还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环境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先导细胞"。这类细胞是先前未被定义过的巨噬细胞新亚型,存在于归巢"热点区域"中,表现出"巡逻行为",可以识别进入造血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并将其引入特定的血管结构中,从而实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此项研究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转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许多产品以化工合成的物质为原料。然而这种非自然资源的材料造成了日后的很多回收、降解的难度,和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消耗品加工转换成二次经济产品,无疑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环境和经济压力。将塑料和合成橡胶中的聚合物解聚为较小的分子,回归液体状态,通过化工流程转化成液体油作为汽车燃料。项目的主要科学研究目的分为三点,分别是塑料在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的解聚行为,确定从塑料和橡胶消耗品中去硫、氮成分的路径,以及从PVC中除氯;最后是优化对影响转化率的反应参数。然而由于对从塑料和橡胶聚合物中提取燃料油的亚临界和超临界流体的降解反应的一部分知识缺口,使得这种设想投入工业大批量生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刮胡刀在脸上拉下了口子,还是摔跤后引起的骨折,人类受伤后,在一般情况下都能靠自身的愈合机制使伤口自行痊愈。根据这一原理,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新近研制出一种能够自行修复损伤的合成材料。该材料实际是一种添加了两种特殊配料的复合塑料。就像做甜饼的面团内要加糖一样,这种复合塑料中均匀掺入了催化剂分子和一种内含修复剂的膜。  相似文献   

14.
塑料新秀     
照明塑料 比利时科学家发明一种能照明的塑料,这种塑料含有亚硫酸锌,能积蓄光能,在黑暗中这种塑料会自动放射出绿、黄色的彩光,并且能持续照明三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5.
如今,塑料制品在生活中愈来愈常見了。塑料,按字面意义看来,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很大可塑性的材料,但是塑料一詞的現代含义,指的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除了合成橡胶、合成纖維以外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塑料虽然种类极多,成份各異,但是基本成份不外是合成树脂、纤維素酯(醚)类。塑料由許多巨大的分子組成,分子量(該物质分子的质量比氧原子质量的1/16大的倍数)最少也有几千,最多达到几百万,而一般低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大都只有几十、几百。例如,  相似文献   

16.
现在家居的许多装修材料都要用到一些塑料制品和有机材料,比如塑料墙纸、化纤地毯、用于黏合的胶水、油漆等。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最主要的有甲醛、苯酚、氯乙烯等。其中甲醛会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危害,并且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苯酚可以抑制人的造血功能,导致各种血细胞减少;氯乙烯可引起慢性咽喉炎等。还有某些作为室内装饰材料的天然岩石,含有放射性物质,能杀伤细胞或者诱发细胞恶性增生。  相似文献   

17.
徐培 《世界发明》1998,(7):14-14
西班牙和巴西的化学家们研制出一种塑料薄片,它可能导致人造肌肉在机器人、甚至人或动物身上得以应用。这种仅有3微米厚的塑料薄片模拟了人体肌肉纤维的形态。比如,当遇到外界电信号的刺激时,肌肉纤维将以改变其自身形态的方式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开发可降解塑料的思路是使用能降解塑料的酶。如要尽可能快地降解塑料,就需要让酶充斥于整个塑料内部,而不是只接触塑料表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叫作随机杂聚物的分子,能像包装纸一样,将酶包裹在其中。将数十亿个被包裹起来的酶与塑料树脂珠进行混合,作为生产塑料的原料。从过程上看,这有点像在塑料生产过程中加入色素,并不会改变塑料本身的特性。塑料使用以后,只要加上水和热量,塑料中的酶就会发挥功效,降解塑料。在室温环境下,只要约一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捐髓对白血病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库和造血干细胞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简单地说,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细胞。据有关资料表明,人体的骨髓量与人的体重相关。成年人的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骨髓存在于人体骨骼的骨髓腔内。它一般可以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邬志星 《科学生活》2008,(10):82-83
不少中小学校会利用暑假进行校舍整新,在装修中施工部门往往会使用含有甲醛、氯仿、丙酮、苯乙烯等有害有毒的建筑材料进行装饰,特别是装饰材料如油漆、塑料建筑装饰物、管道、橱柜、沙发,还有配置电脑、复印机等电子设备,这些物品一进室内即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据环保研究测定,有害物质少达200多种,多可达500多种。这些化合物毒性很强,能危害人体鼻咽部、眼睛、头部,损伤人的呼吸系统、造血功能,造成免疫力下降,使人感到疲劳、头痛、头晕、眼睛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