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一生写了41本教育专著,《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就是其著作的杰出代表。他从1935年开始投身于教育工作,在教育事业中整整探究了35年。苏霍姆林斯基在实践工作中研究过种种教育难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及时总结,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逐渐形成了自己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苏霍姆林  相似文献   

2.
书名:《给教师的建议》作者:[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翻译:杜殿坤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84年版装帧:简装页数:548页定价:31.00元作者简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苏霍姆林斯基从1948年起至但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引人入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出版到现在,一直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他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陈涵 《文学教育(上)》2009,(16):106-107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而《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书中表达了他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的著名教育家。虽然在前苏联早已闻名于世,但是在中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被介绍进来。最先介绍他的事迹和教育思想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981年,该所连续翻译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lt;怎样培养真正的人&;gt;一书,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晚年创作的.本书对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原则进行了概括和系统化,不仅从教育学方面,而且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对这些原则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名称,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那里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33年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作者和他的学校集体探索和思考的结晶。全书包括前言和关  相似文献   

7.
何瑞芝 《教育文汇》2013,(15):43-43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与两朵玫瑰花》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闻名世界。在他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批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令这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正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搞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工作中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领这个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他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那么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培智学校进行手工艺制作教学,手脑并用培养智障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想象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书名:<给教师的建议> 作者:[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 翻译:杜殿坤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年版 装帧:简装 页数:548页 定价:31.00元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教育》2008,(11):26-28
他,17岁从教,53岁离世,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整整22年。他一生写了40多本书,最著名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他就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3.
封伟 《教师》2012,(19):58-5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我们实行的原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学生到了高年级,知识面广了,认知水平也提高了,此时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一叶知秋     
<正>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的教育家。一年秋天,他到一所幼儿园进行考察。正赶上幼儿园招聘一名幼儿教师,经过几番角逐,有六名教师获得了面试资格。他们的实力不相上下,如何取舍,让园长十分为难。"把这个难题交给我吧。"苏霍姆林斯基见状,决定亲自面试。他看到幼儿园门口堆放着一大堆儿童教材,上面落满了红色的枫叶,苏霍姆林斯基心中立刻有了主意。他对六名教师说:"你们的最后一道考题非常简单,就是把这些书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运送教材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7.
马莉静 《辅导员》2012,(15):15-16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在古代社会中,教育儿童的职能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近代的儿童教育逐渐社会化,许多国家对学龄儿童都实行了义务教育的制度。在当下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如何做校长》中告诉我们:"教育,首先是人学","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是人学"。在《我把心给了孩子们》里他又写道,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在其 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 ,有 2 2年在一所乡村中学———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长期的管理实践 ,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校长工作经验 ,加之秉笔勤书 ,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校长听课和分析课 ,便是其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教育经历变革之际 ,我们借鉴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管理思想 ,对于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推动学校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校长听课和分析课的意义听课和分析课是苏霍姆林斯基实现“教育思想领导”的主要途径。基于毕生的教育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20.
周爱红 《中学文科》2006,(11):85-85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的教师,他的教育理论让几代人领略到了教育的美丽和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