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第二次生长突增开始到生长完全停止,称为青春期。一般女孩从10~12岁开始到17~19岁,男孩从13~14开始到18~20岁。青春期是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性成熟及体格发育完成的一段时期。在青春期,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身心良好发育有积极的作用。中学生在学校中经常进行的运动主要集中在田径、游泳和各种球类等项目上。通过这些体育运  相似文献   

2.
<正> 青春期是指从青春发育征象开始出现,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为止的一段时期。1965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10~20岁作为青春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为小学四年圾到高中三年级的中、小学生。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突增期开始于青春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经过6-7年,女孩在16~17岁,男孩在19~20岁,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由于青春期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将产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对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的体育锻炼时,就要讲究科学性,尤其应注意青春期的体育卫生要求。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正确的站、走、跑、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女生身体发育与锻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春期是人体成熟前的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在这一特定阶段里女生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内分泌及心理上都发生一系列变化,体育教学应针对性地选择锻炼手段,以适应这种变化。一、青春期发育初期与体育锻炼女生发育初期是从8,9岁开始到12,14岁结束。在这个阶段脑垂体的前叶活动性与甲状腺活动性加强,刺激身高,体重加速增长,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并相应地促进运动机能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在这一时期身高等形态达到突增高峰,因此,应该在营养、卫生、体育锻炼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和保证,以促进身体得到良好的发育。在这一阶段由于四肢…  相似文献   

4.
儿童少年的年龄划分—般是指6~17岁的儿童少年。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与成人相比较,其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功能都有其明显的特点,身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特别是青春期,身体变化很大,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不合理的体育运动妨碍身心健康。同时,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果能抓紧青春发育时期,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就能获得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6.
女子与竞技     
女子运动能力的极限十三岁以前女子的身体能力与男子是相同的。五岁的时候,女子的身体发育约比男子早一年,十岁左右约比男子提前了两年。从身高和体重来看的女子特点,至少是在伴随着跑动和身体接触的活动中也比男子有利。但是,肌力、灵敏以及耐力上却没有更大的差异。进入青春期以后,对于适应于激烈运  相似文献   

7.
<正> 从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结果来看,我国女子在青春发育期13-17岁阶段体能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女生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由于身体形态、机能、心理、情绪、个性和行为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使她们出现了好静不好动、害羞、胆怯、怕出伤害事故、怕锻炼后影响学习等心理变化,造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9-19岁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的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的发育特征、规律,给运动员科学选材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依据。对上海市74名9-19岁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发育状况进行了2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样本男性青少年在青春期身高发育速度高峰年龄为11岁;身高增长最快速的年龄段是11-13岁,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稍有提前。体重与身高在16岁以前呈较快上升趋势,体重的增加略滞后于身高的增长。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发育,长度指标先于围度、量度指标,体脂率的变异度很大。男性青少年垂直纵跳能力在11-17岁为快速增长期。下肢爆发力在青春发育前期(9-14岁),随身体形态的增长发育,呈自然增长趋势,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DJ指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受青春期发育影响比较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青春发育期是人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质及健康状况对成年以至老年时期的健康水平影响至深.为此,积极加强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具有深刻的意义.生理学家们指出,青春发育期的营养和锻炼是塑造健壮体质的重要因素,尤以健身锻炼更是积极有效的手段.女子的青春发育期一般是在十三岁至十八岁.在这一阶段,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心肺器官迅速发育并增强,表现为心脏重量增加,心脏容积显著增大,反映呼吸机能潜力的肺活量增长特  相似文献   

10.
<正> 女子的形态和机能有很多特点,青春发育后,这些特点更为明显,因此参加运动时应当照顾这些特点。一、女性青春发育在青春发育前,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参加运动时无需考虑过多。青春期一般定为10-20岁。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比男孩大约早二年。女孩的月经初潮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在青春发育期内,形态、机能、心理和行为方面都发生一系列的突变。9-10岁以前,在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方面,女孩低于同年龄的男孩,9-10岁以后女孩的各项指标超过了同年龄的男孩,即女孩的突增期比男孩早二年。14-16岁以后,男孩各项发育指标赶上并超过了女孩。但男女青春期机能的发育曲线不出现上述交叉现象。例如,男孩的肺活  相似文献   

11.
一、女子月经期进行体育训练势在必行 从解剖生理的特点和人体生长发育两方面来看,儿童时期、无论身高还是体能男女之间的差别都是很小的,从青春期到性成熟阶段,由于性激素的刺激作用。第二性征日渐明显,身体的增长和全部器官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是以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为标志、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出现第二性征的年龄阶段。男孩进入青春期较女孩晚1-2年。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具活力,身心变化最突出的时期,也是青少年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以及心理智能等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因此,了解并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客观的测量和综合的评定,是做好选材工作的关键,也是使选材走向真正科学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的速度规律: 儿、少整个生长发育的速度在儿童到成人之间不是等速增长的,一般有两个突增时期:第一次在两岁以前,第二次在青春期(10~11与14~15岁),20岁左右基本稳定。 2.生长发育的不均衡规律: 身体各部发育的比例不均衡,儿童时期头先发育,以后是躯干、下肢。在青春发育期是下肢先发育,其次是躯干,而头的发育不明显。身体各系统发育的先后也是不均衡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4.
对温州市4983名0~岁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检测与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温州市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成熟速度发生了变化,在较波折年龄就达到了较大年龄的身高、体重标准发育程度:(1)表现了发育期在提前。(2)发育的时间提早、青春期在缩短。本研究提示:少年儿童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期,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性,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并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女子青春期体能下降的原因。1983年5~6月我们对北京11所中学11~20岁年龄组的2959名女学生进行了剖面调查,并对其4所中学623名女学生进行了三年纵向追踪观察。测试的项目有形态、机能、素质等11项指标;测试方法同1979年中国青少儿体质测试细则。研究结果表明,女子青春期身体素质的下降现象,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只要根据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她们不间断地参加体育锻炼,就可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选择15名(年龄13.6±1.2岁)专业女子体操运动员作调查对象,通过对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骨骼发育成熟程度,脑垂体轴、性腺轴、肾上腺轴等的激素水平的评价和间接测量法对体脂的测定。探讨训练强度和营养摄入对运动员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女子专业体操运动员较正常同龄人的骨骼发育延迟1.7年,体内脂肪和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而青春期雌二醇水平较青春期前期无明显升高(17.6±4.2p∥ml对23.9pg/ml),初潮年龄延迟2至3岁,加之营养摄入失调,影响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制订适宜的训练计划和营养摄入量,对女子体操运动员青春期生长发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武术的启蒙训练一般在7岁左右开始。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特别是青春期,身体变化很大。因此,一定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合理地安排武术训练。  相似文献   

18.
<正> 大学女生年龄一般为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大都已来月经。由于女生青春期较男生早两年开始,使得女生在中学阶段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领先。但进入大学时期,无论形态发育或机能发育,女生都不如男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  相似文献   

19.
<正> 1979年全国体质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女子在青春发育期13-17岁阶段体能有下降的趋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专家认为:这与女子青春期身体形态、机能、内分泌及心理上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有的认为,与体育锻炼不足有关,至今仍未获得一致的看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1983年5月2日至6月3日,对北京市一○一中学等十一所中学(城区五所、远郊县城三所、远郊乡村三所)初一至高二的2959名女学生进行了测验。测验内容包括形态、机能、素质等11项指标。获得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小学生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支撑,对连云港市2010年5 654名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对应6~18岁)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8岁年龄段男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柔韧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降双升"现象。第一次"降升"发生在6~15岁,即男生在6~10岁、女生在6~11岁,柔韧素质呈现第一次下降,并分别在10、11岁降到整个年龄段的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到15岁时达到一个高位,形成了第一个"V"型;第二次"降升"发生在15~18岁,即15岁过后,男女生柔韧素质开始第二次下降,到16岁(男生)、17岁(女生)时降到一个低位(但该值仍高于6岁水平),之后又开始回升,形成了第二个"V"型。认为:6~18岁年龄段学生柔韧素质的第一次下降发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是幼儿骨骼与神经、肌肉发育不相协调的结果;第一次上升发生在开始进入青春期到全面进入青春期期间,是体内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身体增长全面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结果;至于柔韧素质保持在高位的第二次降、升的原因,尚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