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则学生读物中的推理故事《路边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中王戎推理论证的思想方法就是反证法.这里,王戎从假设“李子是甜的能吃”出发,由“树在道边”推出“李子早就被过  相似文献   

2.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功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相似文献   

3.
正为什么我们害怕写记叙文(更不用提小说)?因为我们不擅长讲故事。要说讲故事,不得不提《世说新语》。它是记叙逸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世说新语》中的许多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或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相似文献   

4.
很小的时候,就听师长讲过一个故事,那是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曾说起过的: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个道旁苦李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时,十分佩服王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初接触几何学上的反证法,不好领会,甚至感到乏味、枯燥,到头来就无精打采了。那时在旁的父亲(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见此情形,若有所思之后,给我看一个古代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相似文献   

6.
一、初读课文,读通故事 师:同学们,这路边的李子随手可摘,王戎为何不取?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读课文) 师: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也要注意停顿.要在"谁做什么""谁怎么样"的"谁"后面停顿,(出示:王戎/七岁、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看看这几句话,谁来读?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重点学写“戎”。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3.聚焦“不动”与“动”,体会王戎的聪慧。4.创设“神童”评选情境,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鲤"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陈风·衡门》鲤鱼,作为鲤科鱼类首席,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鱼类代言人"。古时结婚送鲤鱼寓意"多子多福","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到日本后发展出"男孩节"的鲤鱼旗,"年年有余"等艺术品中鲤鱼更是常驻嘉宾。人气最高的锦鲤,在看"脸"的鱼界脱颖而出,拥有一大波转发祈福的忠实粉丝。难怪《衡门》中,表达两情相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的智慧故事。4.能在阅读中运用对比、推理及联系生活等方式,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习王戎善于发现事物规律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中王戎是一个吝啬到骨髓的人物,然而他又是一个十分多情重情的人物,他会做出"钻核卖李"这样的事情,又会说"情之所钟,正在吾辈耳",历代学术名家多认为王戎的吝啬是本性,而慷慨和重情是伪装。本文从历史和人情的角度来分析王戎形象矛盾的根源,认为王戎的慷慨和重情是本性,而吝啬则是一种伪装,并进一步分析他伪装吝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孟柳  郦泺静 《小学教学设计》2023,(Z1):103-104+119
<正>【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重点学写“戎”。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3.聚焦“不动”与“动”,体会王戎的聪慧。4.创设“神童”评选情境,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浓厚文言学习氛围1.出示“诸”,组词。预设:诸多、诸位、诸侯、诸葛。  相似文献   

12.
路边苦李     
《小学生》2005,(6)
讲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有一次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果实,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了。别的小孩都争抢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回答说:"这棵  相似文献   

13.
我辈钟情     
董哲楠 《当代学生》2011,(24):39-42
留言编者所有的,所有珍重都来吧——在这里倾诉与细语。寒气渐深,却总有爱与钟情让你体味无限春温。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代题记  相似文献   

14.
人生四章     
慈悲的心大家都会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晓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当你唱起这首歌,马上会想到青  相似文献   

15.
《诗经》时代,人们的生育观是非常鲜明的,许多歌谣都真实地再现了周代生育制度和生育习俗方面的生动情形。其中,亦有不少歌颂多子多孙的诗篇。无论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还是民间百姓之家,取芣苢、螽斯、麒麟、花椒等意象之多子(或多籽)的含义,无不是为了求得多子多福、子孙昌盛的好运。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表现了王戎细致的观察以及小年纪大智慧的人物特点。本文从解读、品读、诵读这几个方面分别分析了这篇小古文的文意、写作手法、韵律之美,同时为古文教学实践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公酒垆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王戎)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平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  相似文献   

19.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8号、9号简中"刚之梪(樹)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中的"梪"与《荀子·劝学》篇"强自取柱,柔自取束"中的"柱"一样,是假借,非本字。"梪"同"柱"一样,可以与"祝"相通。故《郭店·性自命出》篇"刚之梪(樹)也,刚取之也"可以解释为:刚物被折断,是由于本身刚的性质招致的。  相似文献   

20.
敝帚且自珍     
中国有句成语叫"敝帚自珍",典出《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原意只是说,遭兵火之灾,生灵涂炭,哪怕是保存下来一把破扫帚,也非常不易,十分珍视。至曹丕作《典论·论文》,以"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斥文人相轻,以为"斯不自见之患",用为贬义。而宋代诗人陆游赋《秋思》,有"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之句,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则用褒义。今人多用后一义,此处亦取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