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家长会临近,班上学生的表现突然变好了。私底下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学生怕家长,确切地说是怕老师在家长面前批评他们,为了不让老师在家长面前批评他们,赶紧亡羊补牢,个个都积极表现。一个学生既形象又生动地说:“家长会就跟第三者似的,破坏家庭和谐。”这话乍一听很幽默,细细体会,却隐藏着颇多感慨。学生怕家长、怕老师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学生自己没有表现好之外,也折射出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漏洞与缺失。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是教师广泛接触家长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工作中最普通、最经常的事。在一些教师的印象中,开家长会无非是先向家长介绍班级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然后由科任教师谈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最后向家长提出要求,宣布散会。这种程序已经形成模式,家长也早已习惯。可对一些“学困生”的家长来说,由于在家长会上听到的经常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或指责,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一比,觉得自己孩子啥也不行,往往开完家长会后带着怨气、怒气给孩子一顿严厉的指责或打骂,造成孩子怕开家长会和家长不愿去开家长会的局面,家长会所起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04,(35):38
第一步,激励:学校不是一座凝固的被人评判的建筑,而是产生思想、产生人才的“摇篮”。以往的“应试教育”多是挑错的教育,批评的教育。人们缺少的是欣赏的眼光,激励的言语。家长不会欣赏、激励自己的孩子(怕被说溺爱);教师不愿欣赏、激励自己的学生(怕骄傲、闯祸);学校不敢欣赏、激励自己的教师(怕陶醉、自满)。这种错误思想不利当代开拓、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相似文献   

4.
以前我开家长会,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指点迷津,轻松自如。可当我成为家长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家长去开家长会时的紧张心情,感受到在家长会上听到表扬自己的孩子时心中的那份喜和被点名批评时的那份痛。家长会成了“告状会”“批评会”甚至是“羞辱会”,让许多家长抬不起头,回到家里把满腹怒气对孩子撒,轻则严加训斥,重则家法伺候。这难道就是开家长会的真正目的吗?有一天我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一篇《家长会如何改革》的文章,里面介绍了几种很有创意的家长会的开法,我立时茅塞顿开:哇!原来家长会也可以这样开。于是我结合本班的实际,对家…  相似文献   

5.
学校召开高一学生家长会,因为考虑到以后不做班主任了,也许这次是自己教学生涯中组织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了,因此我特别为本次家长会的召开做了非常细致的安排,没有想到的是,那天家长对我们班级的家长会做了“最高”的评价。家长们说“这是我参加的所有家长会中最有特色和实际效果的家长会。”而学生则说“家长会这样开,以后我再也不怕家长会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几句评语将我带入了深深的思考,由此我决定要写一点关于家长会变革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6.
“学生雇人开家长会”这是我从某报上看到的一则报道。据了解其原因有的是考试成绩差,怕父母知道后“修理”,有的是因父母忙,还有的是因父母文化水平低,形象差.怕到时给自己丢脸。这则报道反映了社会上两个很普遍的问题。一是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成绩在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心中仍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二  相似文献   

7.
通常的家长会,都是“教师讲、家长听”,把学生置于门外,教师向家长片面地表扬与批评部分学生。这么做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学生在班里学习、生活的时间要比教师长,他们比教师更了解班里的情况,更能准确真实地反映班里的问题,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因此,我们组织的这次家长会打破先例,以“你能来真好”为家长会主题,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家长会之前,在班上广泛征求学生意见:“我们向家长汇报什么,以什么形式汇报?”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班委把要汇报的内容写成书面总结,交给老师修改,老师对学生的一个动作、一句话、…  相似文献   

8.
时下,家长会成了“三怕会”:学生怕回家“挨板子”,家长怕当众丢面子,老师也怕家长刨根问底要成绩。究其原因,大多家长会习惯于开成“告状会”或“成绩发布会”,形式或内容都一成不变。这样的家长会,很难有好的效果。要真正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必须给家长会“变变脸儿”,调动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性,变“怕”为“盼”。首先,家长会的通知要亲切,不能只是一纸冷冰冰的公文,写明时间、地点就了事了,不妨将通知单变为邀请函,比如可以这样写:“尊敬的某某家长,您好!某某同学在我班学习达两月有余,您对他的表现还满意吗?您对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9.
李卫东 《中国德育》2004,(12):34-35
不久前,有学校对全校6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害怕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明天开家长会”排在第3位。为什么学生这样怕开家长会?因为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老师在家长面前对他们进行的批斗会、揭短会、告状会,往往父母开完家长会后要对他们实行“秋后算帐”,所以他们不敢、甚至不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通知家长、以种种借口说家长没空来、  相似文献   

10.
邹嫡婵 《湖南教育》2003,(24):49-49
多年来,家长和学生视学校的家长会为告状会、批评会、捐款会……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家长会应该怎样开”这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位置需要摆正。教师应该把自己摆在一个与家长人格完全平等的位置上,时时铭记:家长与教师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共同承担者。批评家长,甚至训斥家长往往会造成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出现尴尬局面,事倍功半。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共同愿望。仅就学习成绩而言,学生学习好不好,不一定是家长或教师的差异,更可能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我们必…  相似文献   

11.
李娟 《班主任》2007,(3):23-23
每次开家长会前,我都认真准备;每次开家长会时,我都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然而,每当我请家长交流感受或介绍教育孩子的成功方法时,会场便立刻鸦雀无声,家长会成了“一言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让家庭之间能更好地沟通,我与学生经过再三准备,召开了这样一次家长会——每个学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向同学和家长介绍父  相似文献   

12.
说起家长会,大家都很熟悉,但您可能没有意识到,以促进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相互交流沟通为宗旨的家长会已经有些变了味:北京一所学校对328名不同年级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6.3%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11.3%的学生不愿父母参加家长会;家长会后,11%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家长会给家长、学生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语言暴力”伤害感情现如今,许多家长对家长会上老师的“语言暴力”都感触颇深。无奈之中,许多家长选择了青少年教育关爱援助热线。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3.
当社会上流传着“家长会上家长像学生一样挨训斥”、“学生不愿老师见家长,怕回家挨打”等议论的时候,西板桥小学的情况却与此迥然不同,学生和家长都愿意开“家长会”。西板桥小学的家长会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崭新的模式———是由家长、教师、科研人员(外请的...  相似文献   

14.
“家长会”对加强家校联系、合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创新和构建新型的家长座谈会模式,势必会给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带来益处,但有一些走样的家长会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注意。“心随我动”。老师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每学期召开几次家长会的任务,或是凑热闹,见同年级其他班开家长会,怕别人说自己工作被动而随着开;在每次家长会上,老师漫无目的、面面俱到地讲那些杂乱琐碎的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没有个中心议题。这样的家长会,因其盲目性而导致不深入、不切合实际,既…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做了高一(1)家电维修班的班主任。开学一个月后,学校准备召开家长会。根据学校德育处的安排,在前一天,我就给班上的学生派了“告家长书”,且明确要求学生转告家长务必参加。但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班长收上来的“家长与会确认书”,竞有十多位家长没有签名,这也意味着这些家长将不参加家长会。说实话,当时我气坏了,恨不得马上“修理”这些学生。因为我固执地认为:肯定是学生没有告诉家长,存心要和我这个新班主任作对。  相似文献   

16.
我看家长会     
同学们,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对于家长会,你们是不是和我小时候一样,有喜也有忧呢?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对家长会的看法也越来越深刻了!难道家长会就是表扬好孩子,批评差孩子,而且批评的占多数吗?也许我们的家长、老师都该仔细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希望“家长会”能改变形式,成为家长、老师共同成长的学堂。来自杭州市娃哈哈小学的同学们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家长会都是家长和教师的交流,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顾虑重重,他们害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家长打报告,说缺点。以往的家长会枯燥、乏味,很难发挥家长会的督促、鼓励作用,而且很难引导学生从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家长会一直都在开,年年开,开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效果平平。我一直考虑能否让学生自己当家长,来次换位思考,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心灵问的沟通。因此这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就这样酝酿成熟了。家长会上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小话剧,而“家长”的真正身份却是学生自己。看时机已到,班主任赶紧出来调解:“这位家长,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他们更需要你的关心、理解、鼓励。  相似文献   

19.
教师如何巧妙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沟通磋商,共同探讨教育学生之策,是非常必要的。但许多时候,开家长会往往是由科任教师或班主任给家长介绍有关学生各科成绩、总评、班级名次及年级名次,或一张“各科成绩一览表”,让家长自己看,然后,像告学生状一样“通告”家长,某同学不按时交作业,某某上课讲话搞小动作等。这种家长会的内容总是把学生的成绩名次摆在第一位。其实家长只能粗略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班级中的成绩名次及一般情况,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中的学习、纪律、思想品德、心理动态诸多方面的实际表现,如何教育子…  相似文献   

20.
当了九年班主任,开了九年家长会,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缺乏新意,收获颇少。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开家长会时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开家长会时总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我曾在班内进行了一次小调查,70%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8%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2%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被限制活动。有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谎称“父亲出差,母亲加班”来搪塞老师,不让家长开家长会。家长会本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