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学习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语文课外活动则充分彰显了这一理念。通过考察中国语文教育史,我们会发现。现代语文教育从“小课堂”逐步走向了“大语文”。语文课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文对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中语文课外活动这一领域进行了梳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杜兆金 《现代语文》2004,(10):38-38
1907年月10月(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上海嘉定学会编辑,集成图书公司出版的《教科书批评》问世,该书是现存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最早的一部学科批评著作。1936年10月,袁哲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袁哲是我国早期研究国语教学法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改进读法教学,必须有读法科学理论作依据,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原论》,意在突出原理的探讨。1951年10月20日,《语文学习》杂志在北京创刊,由张沛霖负责,张志公等为编辑,吕叔湘为顾问。该刊物致力于普遍提高大众的语文水平,这一定位成为它发行量大、广受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1956年10…  相似文献   

3.
赵静 《教育科学》2003,19(2):29-31
通过对20世纪早期中国儿童文学史与中小学语文课程发展史的透视,能清楚看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学校教育的需要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课程实践客观上促进了早期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同样,儿童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儿童文学成为语文教育的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教学原则是我国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有古代、近现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四个阶段,而对这四个阶段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20年间。本对这种研究状况进行了审视与评价,从整体上梳理教学原则的发展,为21世纪教学原则研究的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阚国坤 《高教论坛》2002,(6):126-128,131
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了知识、课文、练习、导学、图表五个部分的科学化、系统化格局。语文教育革新家王森然于20世纪20年代在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材内容观,为语文教材内容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陈思 《现代语文》2009,(4):8-10
彭小明是我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专家。20世纪80年代初,彭小明大学毕业,先后在浙江省云和伏布农林中学、云和中学、丽水学院和温州大学任教,并长期从事《语文》和《语文教学法》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对语文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80余篇教育研究论文,先后在《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中学语文教学》《现代语文》等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史上,语文作为独立的分科教学所产生的时间并不是太久,但是,其实质上的语文教学在教育史上应该是非常漫长的了。打开漫长的古代教育史,语文教学应该说是风平浪静的。到了近代、现代,教育领域给予语文一个确切的身份后,语文教育便经历了许多的变幻。特别是当代语文教育,一方面师承着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它又要直面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主义和理论”,承受着来自西方先进文化浪朝的冲击。可以这么说,中国的语文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相对平静后正面对着变幻无穷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就开始从事比较教育的研究,并出版丛书和发表章。有些学校甚至还设置了比较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活动,国立中山大学也是较早开展对比较教育的研究和进行课程设置。本拟从历史的角度对早期比较教育在国立中山大学的教学和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并指出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语文教育史.大都分“古代”(自春秋战国起至清代鸦片战争爆发)和“现代”(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两大历史阶段。至于“近代”部分,或是作为“古代”的延伸。或是作为“现代”的上溯。大都一掠而过。即使有所论及.也大都语焉不详.远不能反映其丰富的内容;“现代”部分,包含了“当代”,而现今的所谓“当代”已超过半个世纪.时间跨度和空间广度都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来考察.才符合探索未来语文教育发展道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前期是现代意义的语文学科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 ,其间在实现言文统一的基础上明确了语文教育作为交际工具教育的基本特性。 2 0世纪前期的语文教育可分为 :现代语文教育的产生期、学科规律的探索期、语文学科的确立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期我国关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可分为二个阶段 ,其一为在西方理论影响下的起步阶段 ,其二是在兼容并蓄中外教学理论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发展阶段。回溯 2 0世纪前期语文教学模式 ,从中可以得到众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界将隐性知识理论与语文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产生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才有学者做了尝试,且重点放在对教师隐性知识的研究,对学生隐性知识资源的关注较少.而在语文教学的言语教学、语感培养、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隐性知识资源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对语文教育史所作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萌芽(1924-1949年)、沉寂(1950-1976年)、兴盛(1977-2001年)、深化(2002-现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研究的对象、方式以及成果的数量、质量均不相同,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使语文教育史研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研究意识,改变研究方法,加快资料的整理,拓展研究领域,开展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文核心能力是核心素养遴选的重要考虑因素,对课程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语文核心能力在20世纪前期进入语文课程并不断具体化,并于20世纪后期逐渐细分并明晰化,至21世纪初期进一步丰富与精细化。阅读、写作、听说等核心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对语文课程的深刻影响。未来语文核心能力的遴选和培养应在综合考察当代校外生活、学生需要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作出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5.
如何更好地解决语文教育的历史分期划分问题,如何让读者更系统便捷地借鉴学习语文教育方面的知识,耿红卫教授新著的《中国语文教育史教程》一书为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和专业研究生提供了一本高效的学习教材。该书的研究视角独特,历史分期明了,内容安排合理,是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语文教育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黎锦熙这一名字紧密相联的。黎锦熙是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语文教育代表论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一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初的语文教育革命中,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代表。他得风气之先,敢破敢立,大破大立,自觉承担起建构白话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越来越重要视对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涌现出不少奶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武玉鹏先生的新著《名师研究-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产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颇具特色和意新,是我国语文名师研究的一部标志性力作。说它是一部“力作”是因为它富有创见,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深化度,把中学某种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经验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说它是一部“标志性”著作,是国为它突破了现有的研究领域,拓展了研究视野,从而成为我国第一部分为较全面和系统的从总体上综合研究语文特级教师的专著。  相似文献   

18.
山西师范大学卫灿金教授的新看《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是他继《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出版)之后,专门就语文教育家论思维教育及对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研究的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开始传人我国,因其体系上的周密性对我国语文教学目标的阐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现代语文教学工作者们依据既有文论传统对其进行“转化”工作。语文教学目标的阐释框架完成了从“形式一实质”向“形式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冯雪冬 《现代语文》2009,(11):32-34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我国古代、近代、现代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语文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求对其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为更好地借举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推进语文教育教学健康和理性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