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惜劳动果实”的主题教育,以往“思品与社会”课上进行过多次,虽然自我感觉内容丰富,说理清楚,学生课上也都连连点头,可生活中他们依旧互相攀比,用钱依然大手大脚,平时浪费钱物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新学年,这方面的教育又将进行,怎样避免“重蹈覆辙”呢?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俗话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学生“不知柴米贵”重要原因在于没“当家”,我何不让他们在“当家中知柴米贵”呢?于是,我便郑重其事地要求学生双休日回家“做买卖,学赚钱”。真实的生活,给了他们真切的体验;真切的体验,促进了他们情感的升华。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2.
当家不容易     
每次我缠着爸爸给我买电脑时,爸爸总会说:“唉,你不当家,所以不知柴米贵,咱家正缺钱呢!”终于,我忍无可忍了,反驳说:“我才不信呢,你让我当一次家试试!”爸爸一愣,接着笑了:“好啊,试试就试试。”于是爸爸给我了1000元钱——本月全家的生活费,并叮嘱我要管理好,节约使用。我一脸兴奋,连忙说:“知道了,知道了。”  相似文献   

3.
老爸砍价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妈妈常常抱怨我和老爸花钱大手大脚的,特别是买东西从来不还价。为此,她对我们父子俩一肚子意见。  相似文献   

4.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称“开门七件事”,事虽细小,但颇能扰人。古往今来,当家者皆与这七件事结下不解之缘。这在古人“治家诗”中可见一斑。元人杂剧《刘行首》二折念白中有首《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常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位当家的每天为一  相似文献   

5.
当7岁的女儿要求我给她买一套价格昂贵的模拟厨房玩具时,我告诉她:“太贵了。爸爸妈妈这月的工资已经快用完了,我们应该节省着花。”“爸爸妈妈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呢?”女儿第一次认真地“查”起我们的收入情况,我便如实奉告。“爸爸妈妈一个月挣那么多的钱,怎么这么快就花光了呢?”我没想到小小的女儿竟然怀疑起我这个家庭“财政部长”的“清白”来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再看看丈夫也一脸疑惑,我突发奇想:让女儿当两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既能让她知道“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也能洗清我的“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当家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当家才知柴米贵”的含义。早上,吃过早饭,妈妈笑嘻嘻地对我说:“乖女儿,今天是星期天,这是十五元钱,你来给我们安排今天的生活,好吗?”“好啊!”这一天,我已经盼望好久了! 我拿着钱,心想:这么多钱, 一定会有剩余的,余下的钱算我的啦!于是,我兴高采烈地来到菜市场,东瞧瞧,西望望,转悠到一个肉摊前,小心翼翼地问:“猪肉多少钱一斤?”“五元五角。”“便宜  相似文献   

7.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称“开门七件事”,古往今来,当家者皆与这七件事结下不解之缘,就是在古代有典记载和流传的诗歌中也略见一斑。元杂剧《刘行首》二折念白中有首《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常道,当家方知柴米贵。这位当家的每天为一家人的吃用发愁,对当家之难深有体会,难怪他被搅得心乱如麻了。  相似文献   

8.
莫菲 《河北教育》2005,(24):1-1
我刚一接这个年级的课,就有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就是,您可不可以给我当家教?”我笑着告诉他:“不可以,因为没有这个必要。”那个学生悻悻地走了。没过几天,他的母亲又来找我,说:“老师,我们知道您是全市十佳教师.您开个价吧.多少钱我们都认!”我吓了一跳!天哪,这对母子居然以为我有意在耍花招抬身价!  相似文献   

9.
当家     
暑假的一天,我和同学去郊游,带上妈妈给的10元钱,日出起程,日落而归,玩了个痛快,花了个干净。为此,妈妈批评我说:“文青,你花钱这么大手大脚,真不会过日子。”我想到自己早就学会了做饭菜,于是不服气地说:“你别隔看门缝瞧人——把我看扁了!”妈白了我一眼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说:“那就让我尝尝当家的滋味儿吧?”妈妈想了想爽朗地笑着说:“权当缴个学费,买个教训,我也歇歇心。”我高兴地搂着妈的脖子说:“女儿绝不辜负妈的厚望。一言为定,明天上任!”我神气地将妈妈给的两百元钱放好,暗自下定决心,当好这个家。次日吃罢早饭,拎上菜篮,脚下生风,不觉走  相似文献   

10.
常伟 《家长》2001,(Z2)
编辑同志: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想说,不看《家长》不知其中的奥妙。已在求学路上走过十几个春秋的我,随着知识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开始逐渐认识到作为家长的父母为孩子付出的实在太多,那种付出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换取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认真读过《家长》后,更加强了我对父母的那份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1.
班里不少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问题,如何引导他们学会合理消费是一个很实际也很有意义的课题。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没有一种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家的感觉,从中体悟消费要合理呢?正巧学校举行义卖活动。我想,这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赚钱不易,继而为引导他们合理消费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2.
小鬼当家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嘱咐连篇,令人好似度日如年。妈妈是我家著名的“唠叨判官”,家中大事小事全由她批准后方可执行,要不如她的意,她就会嗦个没完没了,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反正,我对她只能是言听计从,如果反驳,便又惹来“皮肉之苦”!日子再不能这样过下去!我和爸爸偷偷商量好,决定召开家庭会议,准备“弹劾”妈妈“唠叨判官”一职。妈妈不服气地说:“你们太没良心了,家中大到房产、彩电、VCD,小到鸡毛蒜皮,如果你干,你干得好吗?我就让你试干一星期,如果不行,我就‘弹劾’你。”“哎,‘唠叨判官’同志,别…  相似文献   

13.
老妈学英语     
那天我正在看碟,老妈捧了本书进来问:“这个‘I don’t know.’是什么意思?”我说:“我不知道……”老妈说:“送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我说:“不是!就是‘我不知道’嘛!”  相似文献   

14.
当家真难!     
妈妈常说:没当过家盼当家,可当了家又不想当家。小时候我不理解,直到昨天,妈妈又对我说这话时,我顺势来了一句:“当家有什么不好,你要不介意的话,明天我当家怎么样?”没想到妈妈竞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2003,(10):16-17
职高生的衣食住行几乎全部是靠着父母的供给来支撑。差不多完完全全是一个消费者,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赚钱不知赚钱难,很多学生花着父母的钱忽视了量入为出的约束,反正钱花完了可以伸手向父母要。在职校校园中,不同消费心态和各异的条件使学生消费出现了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爱的转身     
不容易啊!作业,我终于把你搞定了。电脑,我来了!可是还没等我摸到键盘,“站住,谁让你今天碰电脑了,快点给我看书!”老妈竖在我面前。顿时,刚刚升腾的希望化作一团怒火,喷口而出:“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是在电脑上看书的?”“我是你老妈,就你那么点心思我能不知道?你太小看你老妈了吧!”“切,我就小看你!”“好了好。了,快给我看书去,我还有事要做呢。”哼,看书就看书,谁怕谁呀?我怒气冲冲回去看书。留下身后一声叹息。我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7.
每天早上,老爸总会对着睡眼惺忪的我说:“今天想吃什么早饭啊?老爸去买。”我都还没睡醒呢,怎么就要问我呢?真是烦啊!每次来接我打球,老爸总会在旁边喊:“打球动脑筋,把球发好!”唉,这些我会不知道吗?又影响我心情。  相似文献   

18.
感动的3个字     
佚名 《良师》2010,(1):60-60
丽丽今天早上来上班时对我说:“你知道吗?我老公昨天对我说了3个字,让我感动得不行!” 我一听,就知道她要告诉我哪3个字了,就说:“不就是一句‘我爱你’吗?看把你感动的!” 谁知她一摇头,说:“老土了吧!昨天我过生日,老公拿给我一张银行卡,并对我说了3个字‘使劲刷’。”  相似文献   

19.
《广东第二课堂》2010,(12):20-23
我一打喷嚏,妈妈就说,你的鼻炎又来啦!你不知道此刻的我有多难受!鼻塞使我呼吸不顺,就连话也讲不清楚。我问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说:“空气不好啊!”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与学生共同研究探索,不断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品德课堂成为了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感悟的学习舞台.【案例】《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活动片断活动一:我来猜师:出示盐、牙膏、洗衣粉、米、油五件商品,要求学生猜一猜这些商品的价格,看谁猜得对或最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