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呢?一、小组教学——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以往教学中横成列、竖成行的“秧田式”座形排列,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配角”和“听众”。鉴于目前各校趋于小班化、学额减少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改变陈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实践中学会学习,得到“渔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呢?这是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的课题.在此,笔者仅以自己从教的经验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古人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指固有的、现成的知识与技能,“渔”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只有对政治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认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并积极倡导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授之与鱼”,更要“授之与渔”,其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素质教育”,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学目的呢?这就要求老师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恐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了。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兴趣 ,授之以渔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 ,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在拼音教学中 ,如果总是授之以鱼 ,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 ,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那就要授之以渔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 ,每个字母都编成一句儿歌 ,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 :“小姐姐爱唱歌 ,张大嘴巴 aaa”,“清晨公鸡要打鸣 ,圆圆嘴巴 ooo”。当教学汉语拼音讲到“b”的字形时 ,说“小姐姐听广播 ,右下半圆 bbb”。学到“p”时 ,我问 :“同学…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以渔”,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比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成功之路必须从“心”开始,才能开拓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语文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使其养成终生学习语文的习惯,让语文学习成为个人素质发展的需要.怎样让语文学习成为个人素质发展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呢?教师用好以下几颗“心”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袁建 《天津教育》2003,(6):13-15
如果有教师问,我们应“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或许有人会笑他教育观念的落伍,因为“授之以渔”早已成为教师们大力推崇的教学理念。的确,两相比较,教师授学生以捕鱼之法,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鱼了。然而,从解决问题的最优化角度出发,笔者不禁要发问:一问:“授”对学生学习获得“渔”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渔”即捕鱼的方法,这里指学习方法;“授”即传授。“授之以渔”亦即“向学生传授捕鱼的方法”。毫无疑问,学习方法中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方法,诸如“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  相似文献   

11.
所谓“自悟其渔”是相对于“授之以渔”而言的。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语言规律和掌握学习方法。用建构主义观点来说就是自我生成知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总是强调语文教学要“授之以渔”。然而,教授学生一定的方法是否一定有用和有效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让学生掌握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愿意掌握,二是学生能够掌握。如果不顾学生的愿望和接受能力“授之以渔”,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正如教育家伍德所说:“在课堂讨论中,通过某些程式指挥学生,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向必须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能力为主,也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呢?  相似文献   

1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这是教育行家们早已形成的共识。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学什么,是我们教育工作应努力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标着力倡导的。现在,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自主学习要敢于质疑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积淀不同,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时,理解的程度和视角也不相同。字、词、句、篇、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题,以及文章前的“提示”,文章后的“思考题”等等,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都应认真自主思考。倘若自主学习中有疑点,学生可先将疑点交给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尤其重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预习时发现问题,在课堂学习中解决问题,在课后复习时创新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教会学生学好数学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追求的不仅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语文,强调的是让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主动的求知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么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正>"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认为教师分三种境界或层次:最低层次的老师教的是知识,其次是教方法,最高层次的是教思想。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只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学好数学。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呢?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教者对于每一节数学教学内容,要仔细思考教学目标,并加以准确定位,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然后在课堂上积极和学  相似文献   

1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显然,这种学习方式将自主放在了第一位,足见其重要性。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首先,要由浅入深,教给预习方法。古人曾指出:“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一渔,可享一生。”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在强调预习  相似文献   

19.
张娟 《学苑教育》2012,(17):21-21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鱼”、“渔”同授,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师要先授“鱼”,后授“渔”,并且授“适宜”的“渔”,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方法,质疑能...  相似文献   

20.
徐全文 《新疆教育》2013,(16):55-55
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做教学的有心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