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为人师,担心自己年轻的面孔“镇”不住学生,便逮住一句“严师出高徒!”的名言不放,成了一名真正的严师——站立如教鞭一样笔直、说话如黑板一样严肃、讲课如讲台一样方正。  相似文献   

2.
"严师出高徒",毋庸置疑的事儿.又听人戏言:真正的严师要站立如教鞭一样笔直,说话如黑板一样严肃,讲课如讲台一样方正.一直担心自己年轻的面孔镇不住学生.这下可逮着招儿了,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  相似文献   

3.
想想看     
满腔热血似火燃,情真意切心相连,纠错褒贬如严师,  相似文献   

4.
严师小议     
“教不严,师之惰”说的是为师要“严”。“严师出高徒”是一点也不假。人民教师都应当成为勤于治学、勤于教育的严师,以便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怎样才算名副其实的严师呢?我认为首先应当严于责己。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历代“责己”“重以周”的严师佳话不胜枚举。教师“责己严”必须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相似文献   

5.
学生评价教师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他们窃窃私语的内容就会发现,学生评价教师如同教师热衷于评价他们一样乐此不疲。从《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可以看到,美国学生公开评价教师的人格品质、认知能力及教学水平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私下的、非正式的呢?这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及学生的性格特征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教师的影响。我们众多教师信奉的是“师徒如父子”、“不打不成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教育哲学,在教书育人中扮演着一手遮天、一言九鼎、一句顶一万句的严师角色,这种特别…  相似文献   

6.
范汉东 《教育》2014,(30):30
古时有“严师出高徒”之说,这里的严师在现如今有了不一样的内涵和意义。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需要,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达到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还需要从情感、能力、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出发进行考虑。健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是现阶段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需要。基于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将体育专业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后,我们还需要“严师”吗?“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放到现在还对吗?经过笔者的苦苦思索和亲身实践,我的回答是:如今更需要“严师”,只是现在的“严师”与以往有别。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常听人这样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抓不管要变坏。”所谓“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似乎成了被普遍认可的真理。 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严师”的内涵? 我的体会是:严师就是能够严于律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工作勤奋,作风踏实;严师有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的爱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激情满怀;严师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讲究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严师有较强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机智,教学效果良好;严师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处理好学生中的各种纠纷…… 做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我有…  相似文献   

9.
老师教学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一丝不苟地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谓之严师。“严师益友”,这是对严师的称赞,历来听到不少。“惰师”之受到称赞的,好象很少听到;责备的话倒是有—些。“教不严,师之惰”,就是一句。  相似文献   

10.
谈严师     
“严师出高徒”,是句名言.实践证明,严师的确能带出高徒.因此,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都应该成为严师,为培养出大批又红又专的、攀登科学峰巅的高徒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要成为一个名付其实的严师,却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我曾接触过一位“严师”,然而是一位可悲的“严师”.因为他执教严厉,性情又有点粗暴,学生见了他就象老鼠见猫似的;当他不在场的时候,就出现“猫去老鼠反”的局面.因此,他所担任的班级总是乱子百出.试想,一个乱糟糟的集体怎能利于高徒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1.
唐克林 《广东教育》2003,(11):65-65
近年来,不断发生严师被告的事件。例一:某严师一向对学生要求很严,上课不准学生出入课室。一次,一位学生要求出课室去小便,但严师不准,要该生下课后去,由于该生已患上急性肾炎,这节课后,病情加重了。该生就以严师不批准其上课时去小便,致使病加重为由,将该严师告上了法院。例二:某严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试的训练等方面要求很严。学生也一向都配合,学习任务等都按时完成。可有一次他布置的作业竟有一部分学生没完成,他一气之下,在放学时把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来,集中在一间教室里做作业,待所有学生的作业都做好…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Z1)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严师出高徒"的道理,这个"严"要严得恰到好处。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育首先要做一个严师,其次要严得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我看严师     
我们常会说一句话:“严师出高徒”。也常会听见家长们说:“这个老师蛮严的,孩子放在他班上放心。”抑或是:“老师呀,对他严一点儿吧。”可见,老师之“严”,倍受推崇。“严师”在人们心目中是那种威严、庄重而神圣的人物。然而,高徒一定出于严师吗?  相似文献   

14.
严师当温柔     
徐立 《师道》2002,(5):17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有相当多的教师乐于以严师自居。有这样一种“严师”,他们谢绝温柔,终日冷面,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面对犯错的孩子,他们或怒气冲天,或冷言相讥,更有甚者施以拳脚。媒体不时传来个别教师体罚学生致伤致残的恶性案件,这应该引起我们为人师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15.
初为人师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谈及教书以来的种种感受。我脱口而出:初为人师让我终身难忘。朋友走后,我独自坐在窗前,初为人师的那段岁月如潮水一般在眼前涌动。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市实验小学——一所全国有名的学校。在走上讲台的前夜,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一个稚气未脱的老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我能作名校的老师吗我彻夜未眠,内心的自信在隐隐地褪去,脑海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严师出高徒,我要做严师。在我还未真正理解“严师”的含义时,我只想到了严厉。于是,讲台上的我收起了笑容,换以一张极为严肃的脸孔。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体罚     
兰妮 《良师》2011,(1):12-13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7.
严师之说,由来已久,传统士子所读的经书《礼记》中的《学记》,即有“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的说法,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中亦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讲求。然而多以“严”指对学生之要求,以致奉“严”为金科玉律,实误人匪浅。故今特撰文详辨,以求还其本色,名之谓“严师”正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严师,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很难取得学生信服的,且严之过分,过犹不及。要真正取得“严师出高徒”的效果,要严之有法,严之有度,严爱结合,严导结合。  相似文献   

19.
命题者的话     
“严师”有两层含义。一指尊师重道,《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慌民知敬学.”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体罚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服膺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