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索引的编排原则 1.索引与目录的异同编排索引和编排目录的目的都是方便读者查阅,方法均是将重要的内容给出准确的位置和按一定次序排列。索引与目录不同:目录是将重要的内容给出准确的页码,但目录是按逻辑关系、按内容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的,索引是按汉字笔画、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次序而排列的;目录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词或词组,索引一般是词或词组;目录排列在书的前面,给读者一个整体的框架,索引一般排在书的最后,仅仅突出单个词或词组。目录与索弓问以有部分重复。目录是一本书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索引对一般…  相似文献   

2.
国外书讯     
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于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出版《日本书籍总目录》一九七七年至七八年版。登载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底为止的在版书(指现在可以供应的书)187,668种。这个目录分《书名篇》和《索引篇》二册。《书名篇》包括书名、副书名、著者、编者、译者、初版年代、页数、定价和出版社,按日语五十音顺排列,共1,800页;《索引篇》包括著者(著者名后附所著书名)  相似文献   

3.
随意浏览书刊的读者,常是开卷先看目录,对书刊内容作一鸟瞰,借以发现想要涉猎的题目;而意欲悉心钻研或有意定向搜集资料的学者,则更重视索引。索引是书的钥匙,是发掘书籍深藏内容的门径,往往还是编著者校勘和修订自己著作的一种工具。可惜,我国出版界对于索引的作用重视不够,不少作者和编者觉得它是蛇足、累赘,想不出有谁会去读索引。  相似文献   

4.
索引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录下来 ,每条下标出处页码 ,按一定次序排列 ,供读者查阅的资料。索引所摘录的资料一般是比较重要的词或词组 ,一般有按笔画排列、按汉语拼音排列、英文词按英文字母次序排列三种形式。索引一般附在书的最后 ,一般比较大的工具书(如词典、药典、地名词典等)或者比较大的专著、年鉴、文件汇编等书排索引 ,个别科普类书也编排索引。索引是根据需要而编排的 ,与书的类别有一定的关系 ,但没有类别限制。一、索引与目录的异同编排索引的目的和编排目录的目的都是方便读者查阅 ,方法均是将重要的内容给出准确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也许我孤陋寡闻,手头这本由美国当代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撰写的名著《古今科技名人辞典》,无论是编排方式、写作手法,还是人物选择、内容取舍,都可说是独辟蹊径,读来引人入胜。首先,本书编排独特,使用方便。此书一改惯常的人物传略按姓氏字母(或笔划)顺序编排的方式,而是按人物出生年月先后编排,每人各有一个顺序号。书前则有两个目录:一个是按人物顺序号编排的中文译名条目一览表  相似文献   

6.
索引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录下来 ,在每条下面标明出处页码 ,并按一定次序排列 ,供读者查阅的资料。索引所摘录的内容一般是比较重要的词或词组 ,一般有按笔画顺序排列、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三种形式。索引一般附在书的最后 ,在过去电脑不普及时 ,往往只有比较大的工具书、专著、年鉴、文件汇编等排索引 ;随着电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图书编有索引 ,方便读者。   一、索引的摘录原则花费许多精力编排索引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 ,而读者查阅最多的内容是图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 ,摘录索引的原则是选择图书中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7.
索引,中国旧称“通检”或“备检”。《辞源》解释为“将书的内容,别为目录,以便查检者。”也有据英文indeX音译为“引得”的。书末索引,顾名思义,是附于一书正文书末尾的索引,它收书中的字、词、人名、内容、主题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字顺或分类排列附在一书之后。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书店中,经销的图书按定价方式可分为实价书和非实价书两类。实价书是指在书上标明定价(定价的前面印有“Net”或“N”的字样)的图书;非实价书则是指那些由出版社定价,书上不标明定价的图书。非实价书的范围很窄,仅限于教科书及部分儿童读物。  相似文献   

9.
书籍构件为整个出版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旧中国注意于书籍构件,特别是索引,当推商务印书馆进入王云五主政,《四角号码检字法》成功后。为书编制索引的极多,《辞源》不必说,有些书如《佩文韵府》这样大部头的资料书,现在的人因为不懂韵,离开商务编的索引已无法利用这部书了。再如《十通》,那样大一部百科性史料书,给它编了名目索引和现代目录,这部书就活了。又如《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全书  相似文献   

10.
竹林 《中国索引》2004,2(3):42-48
1 索引的一般问题。1.1 索引的基本概念。索引。这里指文献索引,旧称引得、通检、备检。索引是对某种文献或某一文献集合中所包含的各篇文章。或所讨论的各个局部主题,或所涉及的各种事项(如地区、人物、机构、事件、生物、矿物、产品、设备、公式、数据、著作等)以简明的方式分别著录标引,即确定其检索标识和指出其所在位置,并将款目按一定的可检顺序排列和组织,以方便查检的文献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11.
索引(Index)是用来检索一批记录下来的资料的各种款目(如主题、名称或其它内容)的目录清单。索引把分散在图书、期刊、文献或其它出版物的有关参考资料集中起来。它对著作中的特定款目予以标识和注明出处,为读者提供选择的依据。虽然索引的主要作用是指出有关资料的特定款目,但一个有效的索引还能给读者指出某一著作或检索刊物中某一特定主题的全部相关信息。如果不能指引读者查找有关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不适合读者的需要,那么,索引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衡中青 《中国索引》2010,8(2):51-57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索引是揭示、查找年鉴信息内容的检索工具,是工具书之工具。从索引的对象是整体还是部分的角度来说,可分为群书索引(累积索引)和专书索引。常用的年鉴索引类型有:主题索引、条目索引、人物索引、机构索引、图片索引和表格索引。索引编制过程中,要注意标引范围、标引深度、规范取词等九个技术问题。文章最后对上述六种类型索引各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1982,(1)
为了充分发挥外交图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湖南省外文新书联合目录》第一期于最近编印成册,这是我省中图会成立以来的第一项成果。该目录收录了我省一百六十个单位的西文俄文和日文图书,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排列(同类图书按书名字训排列)该目录对广大读者特别是科研人员查找外文图书,对图书馆之间开展馆际互借将起一定的作用。据悉,中图会今后将每月编印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相书籍收藏的活动,产生了藏书者的标记。我国比较流行的标记是印章,也称藏书印。西方国家因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亦产生过不同的书籍的收藏者标记,藏书票则是其中之一。藏书印是刻制在玉、石、铜、术乃至贵金属材料及兽角上的。藏书票则多数是刻制在木版上的。藏书印是直接钤盖于书的封面或扉页、书名页、卷首、卷末或某个部位上的。藏书票则是用版画拓印的方法,印制在纸上,经裁剪后贴在书的扉页或书名页上。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对文号索引的功能缺少足够的了解,认为时隔几十年后,利用者就不再记得文号,一般不会提出按文号查找档案,所以文号索引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检索工具。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许多馆(室)忽略了对文号目录的编制,影响到整个档案检索的机能,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仅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6.
《申报人名索引》是由《申报》的文章著者(不包括《自由谈》著者)和新闻资料中的人名组合编纂的,其主体是新闻资料中的人名。《申报人名索引》在查找近现代历史人物时非常方便,同时从相关人物查找近现史料也颇容易,甚至有些多主题的资料在分类索引中未能反映的也能  相似文献   

17.
[乾隆]会昌县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戴体仁修吴湘皋等篡清乾隆十五年刻本按:卷数当无“首一卷”。是志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版心、目录、内容均无卷首之标识。纂者当录为:吴湘皋纂。是志纂修姓氏列吴湘皋为“纂修”,戴体仁《序》云:“修纂则原任江宁溧水知县吴湘皋。”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戴体仁等所作序均为乾隆十六年,记事亦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十七职官第10页)。[道光]会昌县志三十二卷(清)蒋启扬纂修清道光六年刻本按:卷数当另录有:首一卷附一卷。是志纂修人名页之版心有“卷首”字样,凡例也题有卷首;卷三十二之后附…  相似文献   

18.
是目录,还是索引?一本书的外形与结构,可有这些部分:封面、书脊、书名页、序文、目录、本文、附录、索引等等。一般说,书的目录在本文之前,索引在本文之后。如果把一本书比做一个图书馆,那末目录好象它的分类目录,索引好象它的著者、书名和主题目录。也就是说,目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1980年编的《古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汇集了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出版的丰硕成果,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检索工具书。但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先从收录书籍的原则来看,《目录》出版说明四说:“本目录是一个资料性书目,所以对书的内容不予考虑……。”作为资料性书目,果真可以对思想性不予考虑吗?《目录》收录了不少十年动乱时期评法批儒的图书,大都是以理论小组名义编写的。严格地说,这些书都是影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毒草,不是什么古籍整理的成果。版本图书馆为了全面反映出版的书籍,收录这些书也是有必要的,但必须在书名前加特殊标记,或在出版说明中加以说明(最好在提要中加以说明,以供人们鉴别)。再从分类和著录来看。综合类中有“版本·藏  相似文献   

20.
帛书《五十二病方》(简称《病方》)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文字最多的医方文献,也是目前已知最早方书。《病方》成书年代,从发掘以来就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至今没有定论。本文认为有卷首目录有篇题的52篇正文内容是该文献较晚流传阶段一个独立完整的书籍文献单位,在此基础上从该书文例特点、用语情况及编者地域等方面重新考察其最后成编年代,认为该书籍文献大约成编于秦汉之际或汉代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