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吕光社 《青年记者》2009,(14):116-116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偏居一域的驻站记者,只有增强全局意识,紧扣时代主题,才能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撷取生动的浪花,才能写出反映社会发展变革的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2.
所谓宏观意识,就是作者把握全局的能力,宏观与微观相互融通的能力。它包括全局判断能力、全局反馈能力、全局比较能力、全局透视能力。树立宏观意识,是当好记者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作为“编外记者”的基层通讯员应不应该有宏观意识?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有树立了宏观意识,才能把通讯员“托”到一个制高点,才能在全局的角度透视问题,才能拓  相似文献   

3.
吕长元 《大观周刊》2011,(15):293-293
生态文明是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恩。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要与自然发生矛盾,我们只有坚持生态文明去建设.才能具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全局和局部 出版工作是很重要的工作,但对全局而言,它仅是一个局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国工作的大局。全局是一盘棋,出版业是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如果没有走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局。出版工作只有在为全局服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显示和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济宣传—作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舆论工具之一,应该始终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而作为从事经济宣传的记者,只有在树立了全局意识、准确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能做好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任侃写的《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荣获中国新闻奖97年度的一等奖。他应本刊之约,挤时间撰写了介绍他采写此佳作的缘起、过程与体会。这篇讲采写体会的文章,言简意赅。他总结的三点体会,不仅对做好向国外的经济报道,而且对做好国内经济报道以至其它方面的报道都有参考价值。在任侃的采写体会中尤其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记者的全局意识。世界是全局,国内也是一个全局。全局在胸,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从现象透视本质;才能从事态的萌芽状态中预见其趋势而衡量其意义。这样,才能最早地发现重大新闻线索;最快地作出新闻报道;写出有深度的佳作、精品和准确度高的预测性新闻,从而起到更大的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特别是在记者站,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日报的声誉。驻站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虽偏居一隅,仍要胸有全局,同时更要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勤勉自励精神。先说胸有全局,这是党中央机关报性质所决定的。《人民日报》是党的重要舆论工具,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鼓舞群众之重任,人民日报记者就应该胸有全局,应该时时处处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捕捉新闻,去指导工作。胸中有全局,才能知道哪些新闻该上,哪些新闻不该上;胸中有全局,才能掂量出用什么样的角度去把新闻写得更有分量,才…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一书艺术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军事家谋略思想的精华,蕴涵着文韬武略。近两年来,我从此书中吸取营养,进行写稿,也取得了成绩,在地区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94篇。这里,我谈三点体会: 一、胸怀全局,目光远大。书中云:“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一个作者也应立足局部,面向全局。只有胸有全局,站得高了,才能对手中的材料掂得出份量,才能善于发现问题。为了使自己做到胸有全局、目光远大,我注意做到:一、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广播电视业只有切实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理清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略,实现广播电视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我们房管局的宣传报道工作开始有些起色。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局系统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稿件一百五十多篇,比较及时地报道了全局的工作情况、反映了职工的精神面貌,对推动本市房管工作起了一定作用.我们觉得,宣传报道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工作进行,才能体现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方向,才能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一篇新闻报道,要做到让读者入眼、入脑、人心,才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发挥出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要做到此目的,关键是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面对网络舆论的态势,如何确保地方党报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驻站记者应该在培养新闻报道的宏观意洪和主动意识上多下工夫,只有“胸怀全局”,才能更好地“深人地方”。具体来说,党报是联系党委政府和厂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因此,党报记者应该在胸怀全局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驻站记者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更需要及时把握中央、省委的精神,才能对驻地党委政府的一举一动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看到,画家在绘画时,时不时要后退几步,审视一番画面后,再接着画.这是为什么?据画家讲,后退几步,站在距画面较远的距离上,才能看清画面的全局,才能更准确地把上画面各部分的比例及其颜色搭配的效果.其实,办报纸何尝不是如此?你只有时常从稿件堆里跳出来,从日常繁重的业务工作中脱开身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站在社会全局的角度上,回过头来看报纸,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报纸应处的位置,才能更自觉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地方市级广电记者日常的工作生活地处国家的一隅,但是,只要胸怀祖国,放眼全局,也就能站上制高点,捕获到价值大的新闻信息。本文作者联系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地市广电媒体记者采写新闻也应谋全局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提出:地方广电传播覆盖范围已经远远超出本地一域,谋全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使然,而与此同时,对外宣传地方,也应转变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眼光,开阔新闻视野,树立新闻意识,跟上时代脉搏。这才能与时俱进。此文对地方记者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要切实做好节目选题、编采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闯出自己的新天地。一、选题问题1.提高统观全局的能力。好的新闻节目基本上都是记者深入实际的结果。记者必须提高统观全局的能力,把所报道的一时一事的社会现象,放到大局中进行考察研究,引导受众了解全局,审时度势,站在更高层次上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怎样抓特点?     
一、看清形势抓特点。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宣传中心,记者在报道中抓特点就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要摸准“火候”。同时要看清形势,也就是站在全局高度看形势,记者胸中有了全局,才能恰当的估量每个具体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和意义,才知道什么是该抓的、有特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们研读学习了柳斌杰署长为蔡翔社长<大学出版发展战略研究>所写的序言,感触颇深.序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客观丰富的数据实证分析,回顾了世界大学出版的发展进程和总结了发展规律,肯定了中国大学出版取得的成绩,深入剖析了中国大学出版的发展情况,从更高更广的全局角度阐释了出版产业发展真谛--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这就要求图书馆办公室人员不断增强相应的工作意识,即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科学管理意识、公共关系意识、专业意识、协调意识。只有不断强化以上六种工作意识,才能使办公室的工作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俞安 《记者摇篮》2010,(3):25-25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准则。从事新闻行业,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准确地把握坚持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脉搏,把自己的一切新闻报道活动自觉地与发展振兴的大局、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胸有全局,才能自觉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相似文献   

20.
漫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这就要求图书馆办公室人员要不断增强相应的工作意识,即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科学管理意识、公共关系意识、专业意识、协调意识。叙述了只有不断强化以上六种工作意识,才能使办公室的工作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