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东海 《兰台世界》2006,(18):47-48
杨万里《诚斋集》有一篇《回王敷文民瞻定亲启》,启文虽短,却反映了杨万里与王庭两家结为姻亲的一段重要史实背景。经笔者考证,此启写作时间应为乾道八年(1172)春,杨万里是以他的一位叔父的名义写的;杨万里二、五两女各婚配王庭两孙之长子。玷圭玷圭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藏有石柱整幅拓本和经折装初拓本及墨迹上石前双钩搨本三种不同摹刻形式的《兰亭八柱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弘历将内府所藏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六帧,加之命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本及乾隆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本八种,刻于八根石柱上,即《兰亭八柱帖》。柱石原在圆明园,现存中山公园。经对馆藏《兰亭八柱帖》三个版本比较,发现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潘猛补 《图书馆杂志》2014,(2):105-108,25
传世颜真卿书法最早最完善的一部汇帖是《忠义堂帖》。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留元刚编刻,后二年(1217)巩嵘续刻而成。它对研究颜真卿书法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书法界所珍视。然此帖产生的前因后果与温州有着直接的关系,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故本文特就此作一论证,并就颜真卿《自书告身》真伪得出自己的结论:颜真卿《自书告身》是颜真卿真迹。  相似文献   

4.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的作年,历来人言言殊。本文依据可靠的史实,判断此词只能 作于绍兴三十一年的年底,其他各说,则均与张孝祥的事历及此词的写作背景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一朱熹对于《诗经》用力最勤,《诗集传》便是他研究《诗经》的成果之结晶。但是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则历来说法不一。清人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系此书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朱熹四十八岁,今人多从此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今本《诗集传》卷首的《序》署曰"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序"。但是其实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中早已指出这篇序不是为《诗集传》而作:"《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经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此序写于《诗集传》成书之前:"卷首自序,作于淳熙四年,中无一语斥《小序》,盖犹初稿。序末称‘时方辑诗传’,是其证也。"今  相似文献   

6.
一、所谓“宋代的晚报” 中国的晚报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有人竟把它追溯到宋代。兹将原文摘录于下: 据王士祯《池北偶谈》的记载,《邸报》到了 宋代分为《朝报》和《晚帖》。我们如果把《朝报》 比作今天的日报,那么《晚帖》就像现在的晚报。……《晚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晚报了。 —一陈华新《中国晚报史话》刊于1962年 10月1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7.
释晓莹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位具有较大影响的佛教史家。有关释晓莹生卒年和《云卧纪谈》成书时间等未见记载。我们推论为:释晓莹生年大致在宣和四年即1122年;《云卧纪谈》成书时间大致在淳熙十年(1183)二月之后,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之前。  相似文献   

8.
史正志于乾道五年(1169)编撰的《乾道建康志》,吴琚、朱舜庸于庆元六年(1200)编撰的《庆元建康续志》,是南宋年间的两部官修建康府志,均为十卷。史正志、吴琚曾知建康府,二志均编撰于其任职期间。因内容简略、体例陈旧,且由于《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志书的陆续撰成,故二志流传不广,并最终散佚。《乾道》《庆元》二志主要由《疆域志》《山川志》《城阙志》《祠祀志》等卷目构成,较为传统,虽有政事、武卫、文籍等内容之记载,但并未独立成卷,亦不够完备,与其后成书的《景定建康志》差距明显。但因二志均系官修府志,亦对建康府基本资料有所整理保存,故《景定建康志》修撰之时,对其征引颇多,因此,《乾道》《庆元》二志当是《景定建康志》编撰的重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9.
《梁昭明太子文集》乃宋人据它书辑出萧统诗文的重编本,重编在南宋初年,且并未参据《玉台新咏》。刘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仅载刘孝绰集序,但据所载萧统诗文作于普通三年前后者均有,断定不属于刘孝绰编本系统,也再次佐证出于宋人重编。现存刘世珩影刻及盛宣怀重刻之两部宋淳熙本,存在文字、卷首序篇目等差异,前者属淳熙早期印本,后者则属后印本。明本萧统集均源出周满本,宝训堂本乃据周满本重刻,而《萧梁文苑》本、张燮本又增益其它篇目。其中《萧梁文苑》本存在篇目误收的情况,相较而言不及张燮本严谨。清康熙刻释行景注本《六律六吕文启》颇具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兴馆阁书目》由北宋秘书监陈骙编撰,仅用八个月时间,于淳熙五年(1178)完成。原书凡七十 卷,叙录一卷,著录图书40486卷。嘉定十三年(1220),秘书监张攀又主持编撰《中兴馆阁续书目》三十 卷,著录淳熙五年后馆阁收入的新书14943卷。《书目》和《续书目》在当时曾与《崇文总目》并行,后皆 散佚。1932年,赵士炜撰《中兴馆阁书目辑考》五卷,《中兴馆阁续书目辑考》一卷。是近数十年间查考  相似文献   

11.
《访古纪游图册》是清代金石考古家黄易重要的山水作品之一,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依据黄易题跋中屡屡提及的"辛卯"纪年,一般认为此册作于"乾隆辛卯腊月"即1771年12月。但其艺术风格与黄易同时期即早期山水作品差异很大,却几乎与得碑访碑图等晚期作品无异。笔者在徐邦达、刘九庵等故宫前辈鉴定意见基础之上,分析考证认为"辛卯"系"乙卯"之误改,是黄易为防范官场政敌作祟保全自身而刻意为之。因此,《访古纪游图册》应为写绘于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元年(1795-1796年)间的黄易晚年之作,从而在时间上弥补了黄氏《得碑十二图册》(1793-1794年)与《嵩洛访碑图册》(1796年)、《岱麓访碑图册》(1797年)之间缺失的关键一环,使四者连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黄易晚年金石访碑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十二卷本《剪灯丛话》是一个罕见的文言小说选本。陈良瑞在《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八集、程毅中在《文献》1990年第2期先后撰文考述。然而,书前武林虞淳熙的题辞并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惟程毅中先生称:"这本书没有编辑者的姓名,但书前有一篇武林虞淳熙的题辞,称编者为‘自好子’。……如果不是刻书人冒名假托的话,那么自好子编辑《剪灯丛话》的时间大约在万历、天启年间。因此董康和戴不凡把《剪灯丛话》定为明刻本还是有根据的。"很明显,虞淳熙题辞的真伪对于判定《剪灯丛话》的成书有重要启示。笔者曾应台湾三民书局之约将《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和《觅灯因话》校  相似文献   

13.
春声日报春声日报于1921年3月创刊,由周剑云主编,姚民哀为助理编辑。有严慎予、严谔声、冯小隐、胡寄尘、吴绮缘等供稿。杨尘因写的《新儒林外史》和许指严写的《三海秘录》,颇为读者欢迎,印成单行本发行。不久又刊登了张恨水写的长篇小说《京尘魅影录》,加上姚民哀的评语。张恨水以皖人而久居北京,以写《春明外史》一书而得名,在南方报纸上则这一部《京尘魅影录》尚为第一次刊载。后来张恨水写了一部  相似文献   

14.
滑田友     
雕塑家滑田友,原名滑廷友,字舜卿,江苏淮阴渔沟镇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木匠家庭,小时候学过木工,192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美术科,教过中小学美术、音乐。为了在雕塑上求得发展,他四处访师,虚心请教。1930年初创作《小儿头像》,得到徐悲鸿的赞赏。  相似文献   

15.
庾信的千古名赋《哀江南赋》写于何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代表的观点有以下几家:1、清倪 认为作于周武帝天和年间(566—572),当代学者王仲镛等同倪说①;2、陈寅恪先生认为作于周宣政元年(578),饶宗颐先生同此说,并据此认为它受颜之推《观我生赋》的影响②;3、鲁同群先生在80年代初提出作于庾信入北之初即557年12月③。4、牛贵琥同志针对以上三说进行考辨,认为倪说最为切近,指出此赋创作的时间只能是566年或568年,并进而确认它作于568年12月④。 上述诸说为考订《哀》赋的创作时间和背景都提出了许多弥足珍视的思路或意见…  相似文献   

16.
据《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以下简称《年谱》),1883年康有为曾与邻乡区谔良共创不裹足会于南海,并撰“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他声言,此乃中国不缠足会之始。以后学术界论及这个问题时,多引据《年谱》中的叙述而深信不疑,至于“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等原始资料则长期没有被发现和利用。晚近所编《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版)、《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湾宏业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台湾成文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外编》(台湾成文书局版)均未收录此类文字。笔者赴粤,访得薄薄一册《戒缠足文》,内收《戒缠足会启》和《戒缠足会叙》两文,分别为康  相似文献   

17.
七、毛泽东写信给郭沫若:“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1965年从《光明日报》上开始的关于《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讨论,也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关注。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临河序》、《禊序》、《禊帖》,是我国书法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行书法帖。相传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名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王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法帖相传之本,共有28行,324字。《兰亭序帖》自被唐太宗李世民断定为王羲之的真迹,经过历代帝王重臣的推崇和士大夫的宣扬,视作不可侵犯的“神物”。但是,历史上仍然不断有人提出疑义,谈论它的真伪。由于积重难返,每次提出,必遭反对,当时没有  相似文献   

18.
毛鸿雁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在其父毛秉乾先生的指导下,她比摹临习过北碑、汉隶金诸名帖,而以北魏墓志、《郑公》、《张黑女》、《石门颂》、《石门铭》、《散石盘》、《西峡颂》、《韩仁铭》等尤为名,又取法赵之谦以求其洒脱,她光习魏碑、《龙门二十品》等就用了9年的工夫,从而打下了用笔沉稳厚实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她又转向习帖,对《圣教序》、《兰亭序》、《书谱》以及张旭、黄庭坚均有涉猎,这样又在她的雄强稳健风格中增添了几分空灵、几分飘逸。毛鸿雁将自己的情感和境界寄托在所写字的线条变化和总体构图之上,创作中她追求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9.
杨鹏 《出版广角》2005,(8):8-10
无可否认,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首先,中国动画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中国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于1926年就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从时间上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可以说中国动画和世界动画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铁扇公主》  相似文献   

20.
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文学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在学校读书时,方志敏就十分喜爱文学,从1919年秋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到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年多的时间,方志敏创作了一系列抨击黑暗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如话剧《私塾的怪现象》、《旧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小说《私塾》、《谋事》;诗歌《哭声》、《呕血》、《血肉》、《快乐之神》、《我的心》、《同情心》等。在方志敏的诗词中,对仗工整的古体诗只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