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一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班会课,临近下课,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我想换座位!”这个孩子话音未落,周围立刻晌起一片同样的声音:“我也想换!”“我也想换!”唉,怎么处理?这些小家伙,  相似文献   

2.
刘进平 《教育文汇》2007,(2):30-30,32
“换座位”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一件挺头痛的事。这次又接到一个新班,由于彼此都很陌生,相互不太了解,我便先按照个子的高低安排学生的座位。在初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情况下,我便大胆地尝试再按照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的原则,重新安排学生座位。这样做可谓自找麻烦,煞费苦心。但为了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并宣布不再变动了。  相似文献   

3.
荣誉座     
<正>每两周我们班的学生换次座位。这是一些学生盼望的日子,因为他们又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坐在一起了。可是因为我们班有37名学生,为了课上学生小组学习方便,我就把这37名学生分为6组,这样势必每次换座位都要有一人单独坐一桌。也因此这个单独的座位也成为了我们班的一个"死结",谁也不愿意去坐。每当换座位时,总是需要老师做工作才会有人去坐。  相似文献   

4.
<正>我很幸运,几乎每七到八年就能换一所学校去工作,换一批生源去研究,这让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的强大力量。一、17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999年我开始在寄宿制学校工作,学生一周回家一次。为了密切家校联系,给家长提供了解孩子的平台,我建立了"家校联系本",每天在每个学生的联系本上写下对学生的评价,周五让学生带回家,家长阅读后留言或者签字,周一返回给  相似文献   

5.
“座位”问题的实践创新及比较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缘起换座位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小事,当问及“座位”问题时,可能得到的最多回答是:没有太多的回忆和印象,我想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确不重要,二是它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使你忽略了它,显然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长期以来,换座位都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很少参与进来,久而久之从表面上看师生相安无事,实则是学生习惯了逆来顺受。当前,在“座位”问题上,存在着几种做法。其一是“放任自流”型:认为换座位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便插手,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民主”,实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容易造成学生间的矛盾和冲突,反而破…  相似文献   

6.
李庆忠 《班主任》2020,(5):66-67
不得不设的座位我班共有37名学生,在座次安排上采用"两人同桌"的方式。为了避免出现座位好坏等区域划分,体现座次的公平性,学生座次每排依次向前循环推进,每两周推换一次,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位置上学习。初一、初二时,我班教室在新教学楼,空间宽阔,多出来的一名学生可以和第一排同学并列而坐。到了初三,我们搬到老式教学楼上课,于是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教室比较狭窄,单出来的一名学生不能再安排在第一排了,只能独设一个座位。那这个位子设在哪儿,谁来坐呢?  相似文献   

7.
调换座位 上午大课间,刚刚查完操回到办公室,赵**同学气喘吁吁跑到我办公室,“老师,我想换座位,我再也不想和张**做同桌了,我和她没有办法相处”。考完试,刚刚调整的座位,还没有过几天,怎么就想换座位。我听了她提出的要求,就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她要求换座位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就让她说说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为班主任,在和孩子们打交道时总是能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事情。比如学生刚入学不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班级按惯例一周一换座位。有一个孩子的坐垫系在椅子上拿不下来,他便在原地不走,我看到后,帮他解下来,问题解决了。可第二次轮换他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这次把椅子给他直接挪过去,并且告诉他,当你遇到同样问题同样方法没能解决时,你应该去寻找其它途径,不可以等待。  相似文献   

9.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1998年下半年我接手了一个高一的新班,给学生安排座位,我很费了一番心思,既要兼顾个子高矮,又要考虑文理偏科生互助,还要考虑有些学生的个性问题。班上定了个规矩:座位一旦定了下来,就不准随便换,如有学生违反,就要受到惩罚。其实不让换座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止早恋的学生凑在一块坐。  相似文献   

10.
历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课堂座位,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上课有个好座位,自已或托人求班主任给予关照。因此,也有家长给老师送钱送物的,令老师感到为难,一时半时排不下座位。有人说个别班级的好座位被有权有钱有关系的子弟占有了。由此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忿言愤语。听到这些议论,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初一时,班主任老师安排的座位公平、合理,谁也没有意见。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周调换一次。每到周一早上上课前,不用老师管理,同学们主动地将座位按规定的办法调换好。调换的规则是这样的:每周竖行从左到右移动一行…  相似文献   

11.
一、缘起,换座位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小事,当问及“座位”问题时,可能得到的最多回答是:没有太多的回忆和印象,我想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确不重要,二是它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使你忽略了它,显然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长期以来,换座位都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很少参与进来,久而久之从表面上看师生相安无事,实则是学生习惯了逆来顺受。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地跑到办公室,强烈要求我给他儿子换座位。我告诉他,全班学生的座位是按高矮顺序排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大声嚷嚷:“我还不知道你们拿座位来卖钱啊,还一个个地打听学生家庭收入……”我懵了,什么时候这样做过呢?我解释他也不听,我只好干脆不理他。谁知道他一拍桌子,说:“你不说清楚,我明天就去教育局告你!”唉,遇到这样的家长,有理说不清,真是倒霉。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作为班主任,在和孩子们打交道时总是能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事情.比如学生刚入学不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班级按惯例一周一换座位.有一个孩子的坐垫系在椅子上拿不下来,他便在原地不走,我看到后,帮他解下来,问题解决了.可第二次轮换他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这次把椅子给他直接挪过去,并且告诉他,当你遇到同样问题同样方法没能解决时,你应该去寻找其它途径,不可以等待.  相似文献   

14.
离开小学的时代已经很远了,但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老师经常给我们换座位,中间、左右、 前后每个学生轮换着坐。后来自己做初中老师的两年中,也经常给学生如此调换座位,想的并不远,只为了孩子们能够从调换座位中得到视野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暑假后开学两个多月了。我发现学生们的座位没变。按照惯例,座位是一月一调。经过了解才知道了原因。原来靠近窗户的一排同学在一个月后,要求调座.而相关同学不肯,因为未供暖前临窗较冷。但这些同学忽略了暖气是安装在靠窗户一排的。到了第二个月,学校开始供暖了。靠窗户一排座位成了众目睽睽之地,月底原先不想换座的同学主动提出调座位,但遭到以牙还牙。对此我讲了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本期讨论的案例]一天,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地跑到办公室,强烈要求我给他儿子换座位。我告诉他,全班学生的座位是按高矮顺序排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大声嚷嚷:"我还不知道你们拿座位来卖钱啊,还一个个地打听学生家庭收入……"我懵了,什么时候这样做过呢?我解释他也不听,我只好干脆不理他。谁知道他一拍桌子,说:"你不说清楚,我明天就去教育局告你!"唉,遇到这样的家长,有理说不清,真是倒霉。我该怎么办呢?(湖南赵一芍提供)  相似文献   

17.
小蔡的故事     
换座位为了更好地“管束”小蔡,为了尽快把他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坏毛病改掉,今年一开学,我就给小蔡换了座位——让他坐到老师的眼皮底下,和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坐在一起。看着小蔡噘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英语老师临时通知让班主任到班上监考,我急忙赶到班里。发完试卷,却发现大周和小周换了座位,心想: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才这么做的。于是一气之下便走过去问小周:“你为什么要换座位?”她满不在乎地说:“因为我怕冷。”我一听更生气了,大声说:“早不换晚不换,为什么偏赶上考试换呢?”她看着我没说话,僵持了一会儿。我发现同学们都在看着我们,便示意小周坐下。“没什么事了”又笑着对同学们说:“抓紧时间答题吧。”   下课的铃声响了,收好试卷,我说:“今天给大家留一道题:请你们分析一下大周和小周换座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现象与思考]成长的烦恼一天,办公室电话响了,是找我的。真头疼!放下手中的电话,我不由得再次抱怨:又是要求换座位!换座位就能解决问题吗?!是呀,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家长!有的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身为班主任的我常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要求给自己的孩子换座位.有些家长的要求极不合理,我也只能尽力给予解释.我时常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座位编排增加自主性,减少班主任的管理负担呢?终于,我有了这样的想法,让小组长去编排. 每新接一个班,我都让学生以纸条的形式把自己已任的职务和自己想任的职务写在上面交给我,然后我会和他们逐一进行交流,并通过班上的学生做进一步的了解,最后确定有较强管理能力的10至12名学生作为候选人,通过竞选出任组长一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