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民主权理论的萌芽起源于古代的希腊雅典城邦时期,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理论是随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而提出的,最杰出的代表是卢梭.但是西方人民主权理论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本文将就人民主权的形式上的出现和人民主权理论的提出、西方人民主权理论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区别、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等方面谈一些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但是,在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上。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直接民主相等同,或者与近代西方“人民主权”论相混同,因而导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误解。本文认为,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其本质与表现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可能以人民直接行使一切权力的形式体现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在表现形式上,应该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统一,无论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3.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法定的职责和义务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作为宪政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行政问责制具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是行政问责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石.行政问责的范围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行政问责的范围,既包括违法或不当行使行政职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的职务行为,也包括因其身份会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行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人民主权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现实的民主政治.因此,马克思要求无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真正建立"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这种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在人民主权得到实现并具备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它外在的形式就是法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罗伯特·达尔对"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两种民主理论范式的批评,对西方多元民主的社会条件和现存缺陷的分析,以及为克服这些缺陷提出的一些办法和思路,讨论了达尔民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1.民主必须以相应的社会条件为基础,民主的发展不能超越社会条件的发展;2.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能以人民主权理论为基础,而应以自治和参与为原则;3.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应避免西方民主的缺陷,经济民主的发展应优先于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民主权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主权思想由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蕴涵了人人生而平等以及政治社会中的人应当自己统治自己的基本理念.它的产生无疑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马克思进而指出,人民主权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权.虽然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人民主权有不同的理解,但它已是现代大多数国家统治合法性的正统思想.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同时借鉴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和制度中的有益成分,结合社会转型中的实际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它是在批判和扬弃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特别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成熟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为不同的革命斗争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政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没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不可能有人民的民主.没有人民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它是在批判和扬弃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特别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成熟起来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为不同的革命斗争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政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没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不可能有人民的民主,没有人民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8.
自布丹以降,霍布斯提出了君主主权理论,洛克提出议会主权学说,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理论.霍布斯在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追求安全,洛克在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追求自由,卢梭在公意的理论基础上追求平等.相对于霍布斯的君主主权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世界里因更具有实际价值而受到普遍推崇.  相似文献   

9.
"世族国家"是一种国家形式,同时也是近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政治属性的民族,可称为"近代民族"。它与其他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属性的民族有明显区别,主要特征在于:其规模相当于一个主权国家,而不像自然属性的民族那样不是大于一个国家就是小于一个国家;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任何个人或其  相似文献   

10.
人民主权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卢梭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角度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强调了人民主权的不可分割、不可代表和至高无上性。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对马克思权力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关于法律、政府和主权的论述是马克思建立人民主权国家的理论基础。但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并未跳出时代的限制,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理想主义的设想。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关系中现实的人出发,对实现主权在民的社会理想提出了现实的方法论指导,是对卢梭思想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是对当时法国主流文化个人主义的反叛,体现了他拯救平民大众的愿望,这一理论的内容可归纳为:一、公意是主权在民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实现的。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一面,这一理论告诫统治者,在社会转型时期,平民大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但这一理论也有缺陷,它过分强调公意,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政府论是他的整个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卢梭的"公意"理论及"主权在民"学说建立的"政府团体",是凭主权者而存在,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政府只不过是借助人民的力量,按照人民的意志行动而已。因此,这对我国当前及今后所致力建设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的形成,离不开其预设(所谓预设即指事物的产生是以预先设立的理论为胚胎而发育)的理论基石。因此我们在选择法治政府并建设法治政府的时候,有必要理清其预设的相关理论,以此作为我们的参照系。本文分析了法治政府的理论预设的三个方面,即人性假设论、人民主权论,控权论,并指出其对于当前我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治理理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有关全球化世界治理问题的新兴理论。全球治理概念的开放性使它极易成为一些人兜售意识形态价值的方便工具。以詹姆斯·罗西瑙为代表的全球治理倡导者们,其理论旨趣偏于强调各种非领土性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重在打破民族国家中心的传统观念,弱化、消解民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意识,这种危险倾向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主权理论是在应对全球化时代传统主权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生态主义语境中,传统国家主权理解割裂主权的构成要素,使国家主权碎片化,违背了人的生态系统的类存在要求,致使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传统国家主权遭受侵蚀、生态殖民主义无法根除、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只有转变主权的存在范式,在一个新的哲学理论的基点上才能建立治理国家和调整国际关系的共同架构。生态主权理论的提出为处理国内生态发展权和国际生态主权共享关系提供了一个平等互利的对话平台,既有利于维护国内生态发展权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繁荣与和平。  相似文献   

16.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政治思想史的影响巨大,对其解读颇多争议。作为对纯粹实证政治哲学学说的评价,不应当停留在道德与非道德之间的争论,应该将其作为一种中立实证的国家学说即主权者的理论来理解。《君主论》中的君王的道德要求并非把君王看成单纯的“人”,而是将其视为国家主权的化身,因此他的行为评价就不能再是简单的依据道德,而应当以国家的最高利益———安全和稳定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近代国家学说史上,霍布斯是第一个在国家问题上自觉反对神学国家学说的人,他的国家学说建立在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并认为君主专制是最好的国家政体形式。尽管霍布斯的国家学说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同时它还具有反对宗教神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主权来自人民的进步意义,霍布斯的国家学说在西方近代国家学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分权学说,既有真切希望给人民直接民权以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也有建造一个“万能政府”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的诉求,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两大价值目标无法兼得,致使其最终只能体现为“万能政府”下的民权。孙中山分权学说对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卢梭与杰斐逊人民主权理论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国家主权的分割、人民主权的实现方式、对自由的理解以及对国家权力的监督等四个方面。卢梭与杰斐逊的人民主权理论不但对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神权政治中的民权曙光--对西欧中世纪政治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欧中世纪的神权政治框架内,三种文化基质所内涵的平等观念是其政治文化中民权意识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教、俗两大政治势力摩擦和冲突的展开和深化,基督教神权观念的价值不断遭到贬损,从而使中世纪的民权意识逐渐获得了理论和实践的表达方式,并因此而构成了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序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