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洪福 《青海教育》2002,(12):23-2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语文》在全国部分省市推行两年多了。这套新教材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编写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如何认识这套新教材,运用好这套新教材,是摆在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新教材老教法,提高不了学生的语文素质。那么,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笔者以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理解教材体系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此外要…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后新教材出现了一个新亮点——语文生活。它是小学语文每单元语文乐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它整合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教材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今年已经在全国推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使用新教材。要用好新教材,就要“依纲据本”,学好新大纲,吃透新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办法。下面,谈谈自己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体会。 一、学好新大纲 要用好新教材,首先要学好新大纲。2000年重新修订的语文新大纲和旧大纲相比,文字少,篇幅短,但含义十分丰富。新大纲对语文课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要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杜向红 《甘肃教育》2006,(1A):37-38
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教材更具开放性和弹性,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让学生在自动积累.自主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下面谈谈对七年级语文新教材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跃平 《现代教学》2005,(10):27-28
作为小学语文教研员,应如何使用好语文新教材?在参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验中,我感受到新课程、新教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意与活力,但在实践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教材的选文数量多、篇幅长,有些课文理解难度也较过去增加了。而且教学不能停留在感悟的层面上,必须指导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教材,  相似文献   

6.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重点。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方法和识字积累大部分是在低年级形成的,而这些恰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今,面对着新教材、新问题,在学习他人识字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只有从思想上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调整教学思路,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功能性质,同时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才能学好用好语文新教材,致力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锦钰 《教书育人》2001,(13):24-24
2000年秋开始使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已是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所用的第三种版本了。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编,这样避免了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相互牵制、互为附庸的矛盾。二是阅读教材在编排上内容更贴近生活,注重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三是将文言单元单独集中,且增大了容量,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四是增设了专门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总的来看,新教材突出的体现了语文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出大语文观思想,反映出生活无处不是语文的观念。根…  相似文献   

9.
现行使用的中职语文新教材《语文应用基础》(第2版),由于叔杰、张谷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编者的编写理念与时俱进,注重适用性、基础性、时代性和趣味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照学生的就业需要、个性需求和发展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教育体系,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卫生行业,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的改革,教材是关键。如何正确使用新教材,直接关系到这场改革的成败。我们要:①学习新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观念;②以教材为依托,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色;③开展大语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面对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新教材、新思路,语文教学必须在实践中创新,从而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在新教材已运用新课标已实施的情况下,在新形势、新时期、新要求、新思路的情况下,语文教材有了开放性、灵活性,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把书上的知识用灵活的方法、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取丰富的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阅读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成冬兰 《广西教育》2007,(9B):18-1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说,大部分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教法,你改你的,我教我的,不管你怎么改,我都是这么教;“以不变应万变”,老教师是这样,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也是这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倡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传统的肢解课文总结知识点的授课方式显然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完成。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在运用语文教材的实践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呢?如何在教学中促成语文功能的实现呢?我在使用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逐步提高并提出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围绕这一教学理念,新教材下教学需要在改变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不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优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新教材下有效开展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5.
汪东升 《现代语文》2010,(10):72-73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教材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当前自学能力和终身自学能力,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16.
青铜周     
语文新课标以其全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语文新教材更是全新的世界。不必说课本的体系,也不必说课文的选择,单是“研讨与练习”。就使我们豁然开朗。它没有了繁杂的语法修辞训练。也没有了孤立的语言分析,有的是整体上的感悟、深层次的理解、个性化的品味、创造性的欣赏,这样的语文练习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其中的“读一读,写一写”算是个亮点,那么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看似简单的内容呢?提倡在语文学习中感悟,  相似文献   

17.
夏苏青 《学语文》2005,(2):5-16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单一。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学生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已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下面是我尝试新教材教学不长的时间里,根据教材特点,采用的几种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从今年秋季起,初高中语文教学开始执行新的教学大纲,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新大纲、新教材出台了,下面该看我们语文教师的了。如果用旧方法、旧思维去对付新教材,穿新鞋走老路,那么语文教学只能走进死胡同。所以要处理好新教材,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必须“换脑子”,树立新观念,才能走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司翠娟 《河南教育》2006,(7S):69-69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新教材注重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注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潜心研究、正确运用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是语文教师应该着重思索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和多功能性,理应受到全体师生的青睐和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更应该让人看到拯救语文教学的希望。可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试用新教材四个学期,遗撼地发现: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对语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情绪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