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中洛乡位于三江并流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居住着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多个族群。当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不但存在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原始宗教和谐共处的现象.还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多个族群、多元族群文化的人类学的分析,探寻存在多元文化共同存合状态的社会机制,认为三江并流地区多个族群、多元文化共存合的状态是与各族群持有多元发展、自由兼容的文化态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三江并流曾是一片鲜为人知的秘境异域,而在2003年7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之后,这块神秘美丽险峻之地成为了众多户外探险者的乐园。 三江并流不是一个案点,而是指云南省西北部一片广阔的区域风号区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南北走向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云岭山脉之间,“三江”是指(由西向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江流与山脉互相夹持,平行地奔流了约400公里,这三务大江的源头都在唐古拉山。 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 三江并流地区已将4万平方公里规划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报名地区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三江并流地区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级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材料一为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2000年8月19日,由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题写碑名的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材料二2003年7月2日,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形成“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读图1,回答1~7题。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指图中的哪个地区A.A地区B.B地区C.C地区D.D地区2.“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三江”是图中的哪…  相似文献   

4.
阳敏 《科技文萃》2004,(12):39-43
新闻背景 虎跳峡之争大事记 2003年7月 "三江并流"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滇西北地区平行并流的部分区域,其中,金沙江流域的虎跳峡因海拔不足2 500米,被排除在世界自然遗产之外.  相似文献   

5.
文化民族主义对于当今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回顾历史,我们还要看到,在抗战时期西北少数族群地区尚未有完全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的状态下,西北旅行者对于西北少数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取向,强调以汉族的文化取代西北少数族群的异质文化。随着中化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日益巩固,在当前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我国不断加强各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依然要警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大汉族主义及民族分离主义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石质文化孕育于滇西北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中 ,是滇西北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古人类文化遗址、摩崖岩画、岩棺墓葬、石雕碑刻、石窟、石质文物建筑、矿产开采遗址及玛尼堆等类型。并具有原生性、开放性、动态性及人地相关性等特点。目前要协调好石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成为了英国少数族群教育政策的主流思想。英国少数族群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多元文化教育解读为单纯地提升少数族群儿童的教育成绩,20世纪80年代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强调消除种族主义,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关注深层的社会文化关系中认同的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英国多起骚乱的发生,英国政府宣告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失败,转而提倡国民教育、国家认同和英国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关于桂东北多族群区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地区是古代中原沟通岭南与海陆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里生活着汉、瑶、壮、苗、侗等18个民族的20多个族群.各族群操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天然语言生态博物馆和独具特色的多族群生态博物馆.该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族群文化特色与优势,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努力建设多族群和谐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9.
大约4000万年以前,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引发了地球演化史上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举世罕见的“三江并流”就是远古地球陆地漂移碰撞的产物。“三江并流”分布于云南省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三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区域,整个区域面积达34000多平方千米。从青藏高原并行从北至南奔腾而下,穿过大小雪山、云岭和怒山山脉,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江水交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名官员从卫星扫描图片中发现了这一奇观,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三江并流”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特殊性,根据其主要地貌单元、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组合特征和主要成景作用,采用带、区、群、点的系列化观点,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质景观划分为4大旅游地质资源景观带、15个景观区、38个景观群及300余个景观点。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特尔菲法和模糊赋值法等对其景观区层次进行了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为科学利用与保护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经济生活方式及多元族群产生了独特的宗教.发祥于梅山地区的梅山教融合儒、释、道、巫等多种元素,创立了谱系相当复杂的众多神灵鬼怪,形成了独特的梅山神系.它的特点是多神共存,兼容并蓄,追求性爱,不分尊卑高下,一律平等.梅山教整合多元族群,使得"梅山"成为一个文化标志符号,从而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贺州位于南岭山脉萌渚岭和都庞岭地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族群北上南下东进西迁的重要通道。古代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基于其独特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目前有20多个拥有不同语言和方言的族群活态存在。多样性族群文化之间的长期互动与交流,形成了今日互补互适、和谐共生的族群文化生态。族群文化问的交往交流、互动互制和互补互适,对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介绍贺州主要族群及多样性文化共生条件,探讨了贺州多样性族群文化共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群身份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概念,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公民身份.针对自由主义的普遍公民观,多元文化主义提出差异公民观,在承认公民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强调族群差异的公共性,同时,主张族群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必要前提,国家认同是族群差异的精神基础.对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多元文化主义倡导积极国家观,认为国家应在保障少数权利方面有所作为.差异公民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政治观,对当代多族群国家的族群政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元代中国族群繁杂,文化多样,是一个多元复合社会。在这种多族群杂处共居,多种文化交融的环境下,作为既非统治民族蒙古族、又非汉地主体汉民族的外来少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是基于多元文化的诉求,在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普适性基础上提出的差异公民身份。它以族群差异为基点,强调少数族群的特殊权利和对族群的文化认同,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身份。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公民的差异性和多元文化身份,但不排斥公民的统一性和国家公民身份。所以,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需要处理好平等与差异、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族群的多样性,又保持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多族群国家,都面临着协调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由于在认同的对象和来源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再加之经济与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多族群国家不得不经常面对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失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多族群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应是在大力发展经济并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基础上,承认双重认同与文化多元,建构一元政治意识,从而实现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族群理论出发,通过解剖历史纵面,探索了闽西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古闽族群、百越族群、多元族群融合、汉族群入主、河老与客家族群共处。在这历史发展进程中,闽西文化形成了它丰富性、开拓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8.
独龙族跨越中缅边境,居住在独龙江流域,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少数群众相信原始宗教。从宗教文化类型来看,独龙族的基督教信仰源于生活需要与娱乐消遣。具有不稳定性和弱组织性。从国内外独龙族居住地区获取的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并结合独龙族历史文化的相关文献记载和论述,可以将独龙族、怒族和僳僳族等居住在“三江并流”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基督教文化归为同一个宗教文化类型——滇西北山地民族“弱组织强需求钟摆型”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9.
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学者约瑟夫·洛克半个世纪前在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生活、工作了28年,写下数百万字记述纳西族历史与文化的著作,拍摄了数千张反映三江及其流域自然生态、民族风情的图片并将其推介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2013,(17):67+66
<正>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位于我国云南省,是一处世界遗产。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