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几个重要元素在《浮躁》《废都》《高老庄》三部作品中逐一显现。其一,对时代情绪的把握;其二,扎根于商州的地域特色和神秘文化;其三,文化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2.
乡土叙事主题贯穿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始终,本文以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浮躁》 《秦腔》 《带灯》为例,试图从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和思想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阐释贾平凹乡土叙事的现实脉络与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3.
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产量丰厚,但英文译著却较少,主要因为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方言。目前这些英文译著中对乡土文化的漏译、误译、断章取义等现象时有发生。论文以《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为例对其中的方言、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误译和漏译进行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他乡土文学作品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长期关注商州乡土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在对现代性反思的过程中揭示其精神缺失。《浮躁》中金狗在纠结情绪下的矛盾出走,《废都》中庄之蝶在欲望都市中的精神迷醉,《高老庄》中高子路在城乡文明间的迷茫徘徊,《秦腔》中夏风在乡土文明衰落时的精神逃亡,无不体现出贾平凹笔下乡土知识分子在城乡两种文明交杂下的精神矛盾,物欲与道德撕扯下的精神颓败和心理失重下的自我价值迷惘与丧失。  相似文献   

5.
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主要表现在把风景画和风俗画作为典型环境的有机构成因素,并且渲染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的乡土书写具有精神自传色彩,也是他文化人格的自我型构过程。商州成全了贾平凹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从《浮躁》到《秦腔》,作家以自我写作的身份和姿态来书写乡土,饱含着赤子贾平凹对乡土和农民的大爱与大恨,交织着作家自救与他救的双向文化人格。三十余年的乡土写作生涯正是贾平凹文化人格的型构过程,农民作家的写作身份承担着拯救自我与告慰那行将被遗忘的乡土以及承受着被撕裂的人生伤痛的人们的责任使命,具有人情与文情相一致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商州世界”是贾平凹三十余年的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观照视点。从《商州初录》对商州世界的诗意抒写,到《小月前本》、《浮躁》等对商州社会精神躁动的审视,再到《高老庄》与《怀念狼》对知识者精神回乡的尴尬书写,直到《秦腔》与《高兴》中对乡土文明的终结与农民城市生活的记录,尽管视角或显或隐,或正或侧,贾平凹始终执着地以故乡商洛为用之不竭的源泉,其作品也由此勾画出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与乡土精神的嬗变历程。  相似文献   

8.
对新中国成立70年乡土小说创作的纵向考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乡土书写经历了从走入政治乡土,到重返文化乡土,再到告别传统乡土的转换。赵树理195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里湾》,汪曾祺198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受戒》,莫言1986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分别表征着三种乡土书写的新样态。它亦从文学层面透露出时代环境对人们情感心理的折射:表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人心态从高度的政治整合,到整体的文化怀旧,再到多维的情感突围的流变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现实生存环境的多元诉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新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根据国家课程地方化的原则,拉萨市编写的第一本《拉萨市乡土地理》教材应突出思想新、地方特色浓、实践性强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月人词作颇丰,乡土词别具特色,从词怍内容、情感、艺术特色方面对《月人乡土词选》进行多角度赏读,可以领略月人词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7,(1):48-52
乡土文化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其译文传播效果可纳入跨文化的传播视角来分析和评价。乡土文化词汇译文的翻译效果直接影响其信息传递、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传播学中评价传播效果若干模型和满足论模型、说服论模型、一致论模型都可用于乡土文化词汇译文的翻译,《浮躁》英译本中的很多翻译充分说明了这些模型的应用价值,这些模型的运用,为中国特有乡土文化走出国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师道》2008,(10):63-63
在现在这个疲于奔命的时代,人心难免浮躁,或许我们更需要享受一下“悲伤”。“悲伤的曲调,如我们熟悉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和《梁祝》等,它们的节奏更悠扬。”专家指出,大家熟悉的那些悲伤调子的流行歌曲也同样,就像潺潺流水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浮躁的人应该多听悲伤的歌。太昂扬的歌曲韵律铿锵,节奏快,与浮躁的心相遇,就像锣撞上了鼓;  相似文献   

13.
《呼兰河传》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采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对乡土生活的着意描绘的确给作品增添了诱人的魅力。其乡土特色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乡景、乡俗、乡人和乡情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谢霜天的长篇小说《梅村心曲》的写作特色、艺术风格等进行了评述,认为作者是站在弘扬传统人文精神的高度,来揭示台湾的农村生活,这部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乡土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即“客家味”。  相似文献   

15.
《乡土中国》主要是费孝通先生在对乡村社会学的讲学中整理的论文,讲述了乡土中国的一些特色。费老在《乡土中国》中主要讲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基层的中国社会中,有着和现代化不同的乡土本色,甚至有些特色是与现代相对立的。乡土性的农村崇尚道德,主张克己复礼,追求礼治,维护传统,追求以单亲血缘关系为主的家族胜于家庭。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乡土性逐渐淡化,比如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等。但是中国的乡土特色依旧存在,而且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入手,分析费先生的乡土中国的本色以及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这两个伦理学视角下的乡土中国最为主要的特征,同时概括介绍了乡土社会的发展趋势,最后对费先生提出的"乡土中国"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乡土小说是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载体。甘肃作家雪漠创作的《大漠祭》和《猎原》两部小说,以甘肃农村为地域背景,用充满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西北农村的“风俗画面”。文章以这两部小说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和分析译者在翻译小说中乡土语言时运用的翻译策略及经验得失。研究发现,在翻译乡土语言时,译者灵活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既注重中国本土文化观念与表达方式的准确传递,使原文异域特色得以保留;也关照了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惯习,对一些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语言表达淡化处理,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与接受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是中国农耕文明下诞生的乡土文化,它有超越地域性的诗学追求,能够实现民族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的统一;且乡土文学是一个世界性文学主题,本质上有助于中华民族乡土文化的伟大复兴,开拓广阔的全球文化对话空间,使世界文化系统得以优化。《新儿女英雄传》、《保卫延安》和《林海雪原》三部长篇红色经典战斗小说,分别以华北、西北和东北为故事地域背景,用独具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呈现了当时的红色乡土中国。本文基于乡土语言模因化过程,即乡土语言的传播过程,从表层等值模因、深层等值模因、语用等效模因和社交语用等效模因四个角度分析沙博理对这三部小说乡土语言模因中的名物模因、熟语模因和詈语模因的传译,以期透过乡土文学外译研究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台静农的小说《地之子》在选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是师承鲁迅,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同时又在批判与悲悯、理性与感性低徊矛盾以及悲情色彩两个方面体现出五四时代台静农的个人风格。台湾期间的散文集《龙坡杂文》笔力老到、内容博大丰富,融时代悲辛与知识品格于一体,有五四精神之风。本文在阐述《地之子》和《龙坡杂文》艺术特色基础上,分析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倾向、精神品格,探讨魏晋精神对台静农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二者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应从地方入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的社会资源,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我园地处常州、无锡、江阴三城交界,地理环境独特,乡土资源丰富,为此,我们充分挖掘特有的乡土资源,引入到幼儿园活动中,办出特色,促进了我园特色化的发展。一、挖掘乡土资源,以乡土树特色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相似文献   

20.
将《呼兰河传》纳入乡土特色的范畴加以审视,深度剖析呼兰河女性的不同生存悲剧,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着重阐述女性生存境遇的凄惨与悲戚。以微观的乡土特色作为切入点,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全新的深度分析,以期获得不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