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之一,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只有生成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数学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当“无法预设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教师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让我们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循环链条呢?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动态生成"循环链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精彩课堂,张扬个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美丽和精彩,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让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3.
正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展示课堂的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创造生成性的课。因为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的课堂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生成性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4.
有效利用生成资源 优化动态生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应该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要具有鲜明、合理的课堂资源意识,成为课堂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自己教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要以学定教,及时捕捉、有效利用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如何优化利用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呢?  相似文献   

5.
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叶澜教授提出来的,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对课堂动态生成的一点认识1.什么是生成式课堂。所谓"动态生成式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预设与动态生成是其核心理念之一。有效、实效、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作精心预设。预设和生成是相伴产生的,只有以预设促生成,才会让课堂更具有生命的动力,并且明智的预设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为此,教师应掌握好预设时机和预设方法。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捕捉住"动态生成"的智慧火花,让思想品德课堂绽放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过程的研究,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学习过程,而我们则会在这样的过程的引领下给与学生更精致的教育,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成长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王玉萍 《广西教育》2011,(22):15-16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富有生命个性的学生,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动,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精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动态生成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要使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就必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作者就一些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新课改要求我们既要注重挖掘教材,又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因此,我们就不可忽视生成,要充分利用生成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动态生成"已成为每个教师不断攀登的高峰。我们要主动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让生成成为一种习惯,敞开教师包容的心胸,展示教师足够的智慧,把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学生一起在动态生成中享受课堂的"精彩"。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理念来完成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获取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应是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生成必须有足够的"预设"作为铺垫,否则"生成"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末。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前精心预设,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思考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数学课堂是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机智地捕捉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及时抓住契机,与学生互动,那么数学课堂上生命的活力将在生成中涌动.我们的课堂也会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曾经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因而我们要捕捉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  相似文献   

17.
张海华 《广西教育》2013,(41):25-25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资源”一词经常会跃入我们的视野,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一些新的资源,课堂也因此变得开放而有弹性。面对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体,面对课堂中瞬间形成的动态生成资源,我们该如何及时捕捉、智慧甄别,并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呢?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生成"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教学的个性化,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教学内容,有效捕捉教学意外,质疑探究课堂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化、多元解读文本,从而促进课堂生成,利用课堂生成,不断演绎课堂的精彩,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灵动,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理念是让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从机械学习走向开放、灵活教学,从忠实教材转变为课程创造,让学生得到尊重,让课堂气氛活跃,呈现精彩纷呈的动态生成特点。本文从课堂动态生成的内涵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上抓住动态生成,以此来点燃数学教学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语文课堂应该改变原来那种机械僵化、线形化的传统语文课堂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者"提升到"主动者"的高度,追求一种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新课堂,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让学生在这种语文新课堂中真正焕发出生命的精彩。强调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必须是有效的课堂动态生成。那么什么样的课堂独特生成才是有效的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