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测验题库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构建题库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题库的描述性参数体系,并以能力维度和文本维度标注所有试题。之后是确定最优的IRT统计参数估计模型和等值参数转换方法为Logistic双参数模型和同时校准法,使得试题的IRT统计参数能够统一到一个量表上。最终构建的题库由50多套试卷的试题及其描述性参数和统计参数构成,涵盖测验所需测查的各种能力和文本,各项参数指标良好,能够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高信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0—2012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三年来高考化学试题的统计。分析了高考化学试题的构成、内容、知识点分布和试题所要考查的能力.并对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立意、命题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笔者参加了2001年南京市中考化学命题工作,根据试题的特点和自己的体会,认为2002年中考化学命题有以下几种新走向。一、试题情境新颖,注重联系实际试题内容紧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相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突出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2001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中有19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考高考的化学试题的命题方向、命题的特点以及试题的题型题量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一直在变化。化学试题背景重视与生活、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如高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低碳经济、温室气体、酸雨、工业上制硫酸铜、增塑剂等。因而化学科初高中毕业班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关注中考高考的化学试题的命题变化情况,要研究题型内容,在毕业班化学教学中要学会精选精用例题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在各种考题例题训练中提高解题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41-47
题库是考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构建具有良好试题内容和试题参数的题库一直是教育评价领域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通过探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题库构建,论述了试题编制的原则、试题的等值设计、试题参数的估计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函数进行题库质量的评价。最后,文章指出了题库构建中尚存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合地域特点、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选取十个省市2020年中考化学命题的数据,从理论角度分析情境性试题走强的原因。重点以各地中考优秀情境性试题为例,分析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试题命制对后期各级各类化学命题及教学的启示,如关注学生生活体验、科技生产实际、学生实验体验、化学科研文献等。并提出化学情境性试题命制的六个注意点,以期为后续化学命题及一线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考也就是初中毕业升学统-文化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所体现出的理念与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江苏自2005年起实行初中新课程改革,中考化学命题正逐步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内化到试题中,既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2014年江苏盐城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特点,揭示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取向,以期对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龚伟  陈赟  丁珣 《化学教学》2012,(1):52-54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即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所体现出的理念与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重要导向作用。江苏自2005年起实行初中新课程改革,中考化学命题正逐步将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内化到试题中,既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2011年江苏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特点,揭示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取向,以期对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栾春武 《中学理科》2009,(11):38-42
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试题中涉及化学实验内容的题目和分值与历年相比有增无减,全国卷与各地自主命题卷各有特色.命题者通过多视角选材以及不断创新精心设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应具备的综合实验能力.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高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试卷中化学试题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了考生理解、分析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呈现形式更加灵活和新颖,试题难度适当,体现了新课标卷求新求变的命题特点,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功能。12011年新课标全国试卷化学试题知识点分析结合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试卷化学部分,我们对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的特点以及思维容量,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对人的社会属性有着特别的要求,而全纳教育能有效地对人的这些社会属性进行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民主平等的教育、参与合作式的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纳教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The demand for greater numbers of technically-trained personnel, along with the scientific sophistication needed to meet tomorrow's need for new technologies, indicate that we must take a new look at our present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engineers for employment. Criteria must be more basic than the mere evaluation of personality, grades and interests. This fact suggests the necessity to redefine the present industrial concept of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aspects of a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recommends amongst other things, a greater focus on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t outlin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reform as it pertains to assessment and discusses how structural changes are being employed to lend support to changes in the assessment culture in Hong Kong. The paper draws on a previous problematic attempt to introduce formative assessment through the Target-Oriented Curriculum initiative. Two examples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practice of 'early adopter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both the potential and some of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ation in the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 context. From these cases, are drawn out some of the facilitating and inhibiting factors imping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schools, building on a model of professional growth.  相似文献   

14.
证明了凸体p-非对称度在其最大最小值处的稳定性定理,其中关于1-非对称度在最小值1处的结论是该文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6.
李菁 《高教论坛》2004,(2):8-10
本文以高等教育评估政策执行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实践,探讨评估政策执行的意义、特点、目标、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普通高校发展战略思路是:坚持质量与特色战略,打造信息化与国际化平台,实施"四大工程",加快观念与制度创新步伐,实现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一个营业日向银行取款的客户数量,该变量服从Poisson分布。将客户按富裕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即工薪阶层、较富阶层和富裕阶层,构造出单个客户取款数量的密度函数。并分析了客户对银行货币需求的概率分布,将其归结为一个泛函极值问题,并进行了求解,结论是客户对银行货币需求的分布为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19.
Calls for the large-scale expansion of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rai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supply and demand. An increase of 400,000 students 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would require action both to stimulate demand and encourage institutions to meet i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main types of market that higher education will need to develop in order to fulfil such an ambitious target and concludes that a very substantial marketing effort would be needed in addition to financial incentives if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are to be grasp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