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已开始实施,这是继“98”方案之后的重大改革。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案。要求“两课”教师要有新态度,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镇 《学周刊C版》2019,(23):113-1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方案,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面临很多新问题、新考验,对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机遇,同时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验。教师要在“新方案,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下更好地上课,要精心备考,助力学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2008年江苏高考以新课程标准命题,同时,2008年江苏实施“3+学业水平测试”新高考方案,因而倍受各界关注.江苏“新方案+新课程”的高考物理命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改气息扑面来,试题坚持了“三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4.
施永华 《物理教师》2011,32(3):65-66,F0003
2005年开始江苏省实施新课程,2008年江苏省开始实施“3+学业水平测试”的新高考方案,物理成为理科必须选择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迄今已经进行了2008-2010三年高考.那么“新课程十新方案”背景下江苏物理高考试题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6年秋季开始施行以来,一些有别于传统高中课程的新理念、新制度、新方案陆续“闪亮”登场,其中,有关新课程的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的实践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6月7日,山东省高考结束,这已经是该省的第二次新课程高考,许多人都为新高考方案的逐步落实和高考试题的日益“新课程化”击节叫好。  相似文献   

7.
尽管有了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新方案,但新课程还是处于生成和打造阶段。生成和打造亦是渐进的过程,现在是“从无到有”,离“由有到好”还有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纵横谈”专栏是由《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共同举办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根据党中央的意见和部署,2005年通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各高校已经进入实施过程。2006年是“05方案”在全国高校开展试点或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各高校正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05方案”。我们开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纵横谈”专栏,就是要充分反映“05方案”的研究和实施的最新成果,积极配合和推进“05方案”的全面落实。本专栏将集中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设置的意义、特点、课程内在体系结构等;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各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等;3.新形势下如何坚持教育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提高新方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诚挚地期望由此引出更多的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确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相似文献   

9.
经教育部批准 ,我省与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十省市一起 ,从 2 0 0 0年秋季开始 ,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方案。实施新课程方案 ,是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一次深刻的变革 ,全省要抓住这一课程改革的契机 ,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进程。一、认真学习 ,准确把握新课程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一)新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特点国家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是 :遵循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制订新课程计划的原则是 :坚持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叙事是学术生产的原点之一,日常叙事是对个体思想“块茎”的捕捉与记录,关注日常叙事的教育功能,可以将其转化为落实新课程的有效抓手。经由方法论释义,日常叙事服务于新课程的现实可能体现在:内核同频,符合素养导向的基本逻辑;纵向链接,演绎课程结构的学段一体;横向联动,强化课程内容的学科共建;外围创设,丰富学业质量的评价背景。日常叙事服务于新课程的现实可行存在于:结合新课程方案理解“我与新课程”的关系定位;融合新课程标准探索“学习新课程”的方法优化;汇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新课程之后”的成长蜕变。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主阵地。由于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师生角色新、教学方式新、教学评价新”,所以很多老师处于朦胧状态,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课堂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及其与高考制度改革的顺利衔接,省教委决定于2000年秋季开始,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方案”。其他年级仍使用原课程方案,逐步过渡为新课程方案。由于新大纲、教材的编译需要一定时间,我省民族中学暂缓使用新课程方案。 为配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我省将对高中会考方案做进一步调整,同时对师资培训、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等问题做出具体安排。 全日制普通高级…  相似文献   

13.
黄朔 《语文新圃》2009,(11):33-34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编者注:北京新高考方案9日发布.应该是12省份已出台方案)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中旬,教育部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4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对4个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各自的高考新方案统一审核后,于今年4月正式批复,2007年4省区高考将按新方案实施。广东省实行“3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X”方案。“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力求达到为考生减负的目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  相似文献   

15.
8月10日至12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教委召开全省高校第四次“两课”教学改革研讨会暨第七次暑期集体备课会,专题研讨“两课”新课程方案实施问题。会上,代表们就“两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及其相关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为开好这次会议,江西省举办了第四次“两课”教改研讨会征文评选活动,评出了优秀论文30篇。部分优秀论文作者还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两课”改革与建设,专门研究新课程设置方案,“两课”教师一定不要辜负…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于不同高中先后询问过多位从事新课程教学的教师:“新课程”究竟新在何处?教师除了说出“教材是新的”之外,其他则说不出其所以然,至于说“教材”新在何处,也不能准确作答。在此,我想围绕“新课程”的“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应当如何搞好新课程方案试验○王文才(江西省教委副主任)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将于2000年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新课程方案(试验)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和国家的教育方...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1 1月 1 8日 ,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总结表彰会”,对第一轮试验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对新一轮试验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会后 ,记者就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有关问题 ,采访了省教育厅副厅长安焕晓 :记 :在第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中 ,我省进行了积极探索 ,并取得相应成效和经验。请就第一轮试验的情况 ,谈谈您的看法。安 :1 996年 1 2月 ,我省进行第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培训 ,启动新课程方案试验。几年来 ,我们根据“认真试验 ,完整执行 ,真实反映”的要求 ,本着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的指导思想 ,…  相似文献   

19.
《成才之路》2009,(31):I0011-I0012
从2007冬,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2个省、市、自洽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稿)颁布之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围绕新课程目标的理念和精神,把提升学生“多维语文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核心。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走向在课程目标中集中体现出来。本文通过透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新课程目标理念及其渗透在各层次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新走向,以便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发展、新视野,促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