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永远的女性的爱的幻想与悲情故事是张爱玲小说永恒的主题.小说中阴暗幽明的气氛、醉生梦死的十里洋场继承了海派小说的传统,小说中苍凉的世纪末美感与海派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张爱玲为上海写了一部传奇.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张爱玲小说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底蕴。张爱玲小说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和中国历史传统中悠久的月文化有着血脉的传承关系,是文学传统中月亮意象这个原型在现代文学中的“扩展延伸”。张爱玲以蕴含丰富文学传统的月亮意象作为自己小说文本的主导意象之一,通过现代性转换激活了月亮这个古老的原型,创造性地将月亮这个“公共象征”转化成了“私设象征”, 建构起自己关于月亮意象的独特艺术话语,实现了对中国月亮意象文化传统的继承、拓展、丰富和超越,使其小说文本中的月亮意象具有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家族文学是贯穿20世纪的一个常写常新、长盛不衰的母题,三四十年代的海派小说在极力描摹现代化都市的同时,也对家族文化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书写。封建家族和现代家庭秩序的崩坏,都市和乡村的碰撞,人性的丑恶,传统道德的沦丧,是海派小说家族文化一以贯之的要素,这些要素交织在海派小说中,不仅烛照了时代变迁中人生的百态,而且可以从中窥见作家回望"家园"的矛盾心理。现代工业文明使传统意义上的世俗家园消失殆尽,置身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深感个人的渺小、苍凉,仿佛被时代所抛弃,于是在"离家"与"归家"的悖谬抉择中挣扎,永恒地追寻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的爱情故事,是大团圆文化压迫下的小团圆被摧毁的悲剧。她的小说叙事结构,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时间诗学。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女性视野中,张爱玲的创作是对传统的一种破坏,但同时也是对现代小说形象的一种丰富。在新旧跌宕之中,张爱玲用一种现代性的视角对传统“母亲”形象进行了解构,同时她又以悲凉作为现代性女性的命运归宿,这种现代意义指向性下的创作及其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对当下乃至现代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秧歌》     
《秧歌》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海内外对它的评价截然不同,本文力图把这部小说放到后期张爱玲创作努力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的背景上分析,张爱玲在这篇小说中以她的眼光描写了“饥饿”现象和生活中的“虚假性”,而这部作品自身的虚假性却在于小说情节的构成,主要在于小说结尾的处理.《秧歌》虽然有政治环境时作家的影响这一因素,但又不能完全从政治立场的角度来评价它.这部小说基本上还是从人性的立场,从关注平凡人生的立场来创作的.她用一贯的“参差的对照”手法描写了农民的形象.作家在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偏离了自己的基本立场,使这部小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月亮”,是张爱玲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在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揭示小说主题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分析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对其中的月亮意象是必须予以认真关注的。本论文尝试进入到张爱玲小说的月亮意象中,探讨其内在究竟。  相似文献   

8.
本文承接上篇对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人物进行了分类分析,分析了洋场社会中的浮浪子弟、都市里软弱的凡人、下层劳动者三类人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分析.认为她的小说世界以旧式家庭遗老遗少,半新半旧,失落于发展了的时代的人物为主,又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生活在传统与记忆中的遗老,充满了末世的惶恐与放浪的遗少,食尽鸟投林的世家青年一代,以沪、港洋场社会为背景的都市男女,都市和农村的下层劳动者.文章的上篇分析了没落世家的遗老、遗少和年轻一代,下篇将要分析都市男女和下层劳动者.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剧本创作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详细的解读,张爱玲的剧本中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她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张爱玲在剧本中对于“理想”、“爱情”、“人生选择”等问题上做了于小说之外的不同的相当深刻的思索。本文从这种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剧作《不了情》、《太太万岁》和《一曲难忘》,进一步详细解读。随着近年来“张爱玲热”的到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注意到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张爱玲的剧本也会更多的作品被改编。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小说一贯长于凸显日常生活的绵远悠长,以此张扬个人的精神世界。她虽然自觉坚守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但其作品和主观意图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早期的作品《流逝》便显露出故意回避“文革”的历史背景,沉醉于日常生活小天地的缺陷;她此后的作品更是不自觉地滑入了世俗沉入的道路,遵从了现实的合理性,对精神超越的追求也隐退其后了。  相似文献   

12.
安妮宝贝是近十年来风头最健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喜欢。经过近十年的揣摩,她的写作风格也在慢慢地改变,从早期的诡异妖艳到如今的平和大方。本文从她居住并在作品中最常提到的的两个城市一一北京和上海着手,试论这两个城市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Disillusionment seems Mansfield's favourite subject ; she devotes her short life to the art of the short story ;she develops the writing style of short story and influences the following short story writers a great deal.  相似文献   

14.
走向学术化的文学批评--苏雪林文学批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现代独一无二的女性批评家,苏雪林的作家作品评论带有鲜明的文学史色彩,加上周详细致的分析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她的文学批评具有了学术的品格.在广泛的比较中准确地揭示批评对象的独特风格是她常用的方法,飞扬的文采又使她的批评充溢着美的气息.但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倾斜,又造成了她的某种偏见和失误.苏雪林是一个值得后人认真阅读的复杂"文本".  相似文献   

15.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 of the heroine in Charlotte Brontes famous novel "Jane Eyre". There are three major parts-introduction,analysis which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and conclusion.Jane Eyre,the heroine,is a new woman image who requires independence equality and freedom.The thesis just analyzes Janes these rebellious characters through four peroods of her experiences.First,in her childhood,she has shown her rebellious spirit.As an orphan,Jane suffers a lot of misery.Not only her aunt treats her cruelly,her cousins despise her,but also do servants have a prejudice against her.In Janes immature heart, she is unwilling to bear ill treatment.She rebels them bravely.Second,when she studies at Lowood,her rebellious spirit is exposed furtherly.Her view doest stay in Mrs Reeds,instead turns to the whole society.She makes hypocrisy of so-called charity to be discovered completely.At the same time,she declares her independent,equal rebellious thought to her friend-Helldn who endures oppression willingly.Third,she,as a governess in Thornfield Hall falls in love with Rochester-her master.During this period,her thought grows into maturity.Thought she loves him passionately,she never loses her dignity and independence for him.When she knows his mad wife still lives,she makes up her mind to leave him.For she doesnt want to become his mistress.Fourth,her refusal of St Johns proposal of marriage depicts Janes character.She knows John does not love her at all and his purpose of marriage is only to perform his great task missionary.Jane does want to become a sacrifice.She breaks traditional morality,then she goes back to Rochester.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迟子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其思想也在不断成熟,作品风格也随之发生由感性向理性的渐变。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对于人性真、善、美的执着却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她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西河大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曲艺之一,深受群众喜爱、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面临传承和发展危机。郑燕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西河大鼓演员之一,她是西河大鼓第六代、"朱派"第五代、"艳派"的正宗传人,同时也是河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几十年如一日,为西河大鼓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郑燕继承传统又锐意创新,实现了市场经济与艺术追求的较好结合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盖尔·卢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文献。然而,它的理论创构方式却不具有健全的综合意义,而是片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依托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以求达成解构的目的。它的思想路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对待前人理论遗产的态度往往是断章取义、主观发挥的。它过分地强调“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自足性和优先性,将它视为导致女性压迫的根源。因此,它所提出的女性解放方案也就仅仅是从这个制度上来着眼的,而不是从整个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方面来考虑的。总之,从宏观的理论设计到具体的理论阐释,盖尔·卢宾都存在着严重的脱根失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去个人创作外,也是一位文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其在20世纪30年代推动新月派、"京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中国社团流派史上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非种族主义作家与种族偏见--奥康纳的种族立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因其作品没有立场鲜明地支持黑人的民权运动而被一些作家定位于种族主义作家.事实上,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奥康纳确实带有一些种族偏见.然而,其宗教信仰决定了其对黑人的同情与对种族主义的厌恶.在作品中,奥康纳对南方人特别是南方知识分子的种族偏见进行了剖析与批判.笔者揭示了奥康纳--一位带有些许种族偏见的非种族主义作家--的复杂种族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