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育是一项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生,学校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影响是助力。而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体互动,就要将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中,正确引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孩子自我教育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综合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校双方并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  相似文献   

3.
试论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一项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生,学校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客观地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特别是小学生,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使教育达到预期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如何为“和谐校园”建设增添活力,拓宽途径,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工作亟待探讨的课题之一。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理…  相似文献   

5.
一个学生的成长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洪战辉精神的出现启发高校应着力激发、引导学生成才的内在需求.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多条路径,相互交融、重叠和互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切实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健康个体的基本能力之一.由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不完善的学校教育等原因,致使部分初中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搞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努力提高初中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任何自我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自我教育的外部因素的综合体和空间界限,又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和支撑。由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共同组成的教育大环境,更是自我教育必须介入和关注的前提与参照。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健康个体的基本能力之一。由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不完善的学校教育等原因,致部分初中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搞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努力提高初中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观”。即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追求幸福是人一生的终极目标,教育的主体是人,当然不能离开以人的幸福为目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强制、学校教育功利化和学生个性价值缺失等原因,学生的幸福感不断降低甚至缺失。所以必须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和提升能力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孕育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12.
情商培养是关系到高职医学专业学生职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了“四位一体”的情商培养途径,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四个方面,探索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情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黄东昱 《教书育人》2006,(11):22-24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苯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如何为“和谐校园”建设增添活力,拓宽途径,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工作亟待探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忠林 《成才之路》2013,(14):87-87
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什么?是推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正是所谓的素质教育。在推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我们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有人教,他们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爱写文章来表达与交流。几年来,本人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作、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在多种题材的写作过程中发展学生写作的创造思维提高写作才能。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怎样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张朝礼对学生来说,家庭是他们生活、成长的摇篮,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血缘关系和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使得学生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抓好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09,(7):10-12
杨世臣说,家庭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培养好。基于此,金茵小学提出了“新父母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校班级管理大多处于班主任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的状态。学生被动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学生养成教育的成效不显著。特别是20世纪90年后出生的这批学生,很多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就处于被动状态,不但大多没有培养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原理指出,学校教育同大学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能否形成有机的结合,是学校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考虑全面性、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的能力,协同合作,共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包括学习障碍的学生、躯体残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生活压力过大的学生。学校教育救助通过修正教师的认识和再认家庭教育的作用,结合理情教育的实施唤起学生的自尊,最终使其获得自我教育救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任何自我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自我教育的外部因素的综合体和空间界限 ,又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和支撑。由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共同组成的教育大环境 ,更是自我教育必须介入和关注的前提与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