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鉴于狭义相对论的不自恰性,对整个理论体系存在的两处失误进行了修正,使之在符合现有实验的基础上,与经典理论达到融合。首先指出导出洛仑兹时空变换式的原始数学模型存在缺陷,对其修正后,重新推导出了新的洛仑兹时空变换式。其次对力的定义进行了严格分析,据此导出两惯性系间的力变换式,简洁明了。对比新旧变换式(推论),阐述了旧变换式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和新变换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洛仑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现在使用的大学物理教材和传统文献一般利用线性变换和间隔不变性导出相对论时空坐标变换式,过程复杂学生难以理解。该规律可以直接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用简单的方法推导出洛仑兹变换式,其中蕴含的时空观点变得更加易懂。  相似文献   

3.
关于洛仑兹变换中两个惯性系S和S′系的约定提出了新思路,使x轴与x′轴反向,从而S和S′系完全对称,简化了推导过程;并根据约定,从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出发,比较严格地推导出了洛仑兹变换式。  相似文献   

4.
两个事件之间隔不变性(Δs )2=(Δs)2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与时空的均匀性及空间各向同性之直接推论;间隔不变性(ds )2=(ds)2=-dx μdx μ=-dxμdxμ给出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的度规,决定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性质;由于洛仑兹变换可由间隔不变性直接推出,所以,洛仑兹变换及伽利略变换都是对两个事件之空间、时间坐标差Δxμ与Δx μ而言的;有时,利用间隔不变性讨论问题比利用洛仑兹变换更简便.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洛仑兹变换统一了亚光速和超光速的时空变换。证明了吕家鸿在《从超光速和3K背景看牛爱时空观的统一》一文中探出的超光速时空变换为洛仑兹变换。洛仑兹变换作为能够满足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一种数学形式。是建立超光速与亚光速的动力学理论电磁学理论的有效工具。本文讨论了超光速运动的若干运动学问题,并与亚光速运动学问题作了比较,得出以光速为分界线,两个世界的对称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亚娟 《考试周刊》2013,(33):141-142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重新看待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伽利略变换所蕴含的绝对时空观,建立了崭新的相对论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7.
从狭义相对论来看,运动电荷的电磁场效应应该是静止电荷的静电效应经历时空坐标变换得到的结果,所以描述电磁效应的方程组可以从静电现象通过相对论时空变换关系——洛仑兹变换得到,本文对此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方程的协变性,给出了洛仑兹力公式是协变式的一种简化证明,最后对洛仑兹力公式的相对论协变性做一些补充说明,明确了洛仑兹力概念的正确界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 ,对洛仑兹力的实质进行了猜想 ,然后利用等效变换的方法 ,证明了这种猜想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对洛仑滋力的认识中存在的几个模糊问题。即1)洛仑兹力不做功,不提供能量,但起着能量转换作用;2)讨论洛仑兹力的反作用力是作用在磁场源上。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能对洛仑兹力有较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对洛仑兹力公式进行了拓展,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计算场相互作用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张量的变换性质,得出了电磁场的洛伦兹不变量以及张量维数与独立不变量个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所获得的n次相继洛仑兹变换合成变换的显式,导出了任意加速系到惯性系的坐标变换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张力法中对静摩擦系数不易测量、滑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和减少操作者的测量误差.该系统利用通电螺线管产生的均匀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与摩擦力相等做匀速运动的基本物理规律.通过光电测速技术,由AT89C52单片机来调节流入导体的电流强度,使被测物体达到匀速.同时计算出摩擦系数值,并且由字符液晶显示模块HD44780显示出来.该系统不但可以测量相对油膜滑动摩擦系数,而且可以测量油膜最大静摩擦系数,只要更换少量器件可以用于各种摩擦系数的测量.因此该系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人的发展与实现程度为坐标,生产力的发展呈现为异化生产力和自主生产力两种历史形态。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所追求的,不是生产力的无原则的发展,而是生产力由异化形态向自主形态的转化。由于马克思的影响,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价值坐标上已经开始收缩生产力拜物教思想,而国内的经济学“主流”们却食洋不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因此,我们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当代形态,即科学发展观,走出生产力拜物教思想的禁锢,跨越资本经济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6.
新升本科高校的教育无论是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办学规模,还是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上,都与原有专科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要提升教育质量,就必须推动原有专科教育的转型。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角色如何转换,将直接影响着新升本科教育质量能否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外部生源数量的减少和学校内部专业的新旧更替,都使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充满了变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高职教育的主力——高职专业教师该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转型与发展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变革呢?本文就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本科人才培养的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生力军。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从高等学校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校转型发展的分类设想、地方高校怎样转型发展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离婚女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如何应对离婚这一挫折性事件。分析中,以情景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离婚女性以两种方式应对,一种是被动顺从传统社会建构的情景;另一种则主动打破这一情境,对"情境"赋予新的意义。这两种方式,表现了社会变迁对于遭遇挫折性事件的个体的不同张力与影响:被动的情景顺从者保留并认同既有社会建构的社会文化符号;而主动的情景定义者,赋予了自身新的权力,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幸福、自由权力的尊重。这一变化亦实证着人的社会变迁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