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是思维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质疑能力的高低,从一侧面反映了教师平时课堂教学启迪学生思维、进行思维训练的程度;也检验着教师对数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是否交待清楚及学生掌握程度。同时,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质疑,也为教师调控教学提供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解答数学问题时,学生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应该“从何处入手”对题目进行分析.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误解或思维“卡壳”等情况,往往是由于不善于选择思维的起点所致.因此,思维起点的合理选择是正确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本文试以初  相似文献   

3.
孟祥建 《成才之路》2009,(36):76-76
数学课堂教学是“问题”教学,“问题教学”的基础在于思维活动的启发与引导,因此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关注学生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科学教学中经常存在的“重活动形式轻思维方式”的现象。本文以“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教学为例,谈以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并力争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遵循学生的思维轨迹,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杜紫红 《福建教育》2023,(27):59-60
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洞察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可在“知识发生处”“深化理解时”“回顾反思中”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学习的起点,为了通过有效地“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理解学生,进而发挥引导的作用,通过科学的预设引领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解题是数学的关键,学生能否顺利解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起点”选择的是否恰当.那么,如何选择思维的起点呢?下面我们结合实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解答物理问题时,学生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应该“从何处入手”对题目进行分析。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题中产生的误解,思路“卡壳”等情况,往往是由于不善于选择思维的起点所致。因此,思维起点的合理选择是正确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本文试以初中物理习题为例谈谈思维起点选择的十二种方法。 一、选择题设条件为思维起点 这种选择思维起点的方法是直接从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入手,层层推导(或推理),逐步求出所要得到的结论。 例1、用弹簧秤称量一物体,当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19.6牛,而当物体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是14.7牛。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本文对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关键“点”谈些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同仁.1 启迪思维,找准起点 众所周知,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甚至每一堂课都有一个起点.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因为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在处理每堂课的起点时,教师应善于提出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好问题,为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0.
物理习题教学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物理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实际习题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往往被“卡”在某一点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进行点拨,既要“点出”问题的关键,“拨动”学生的思维,又要“点出”思维的起点,“拨正”思维的方向.本文就习题教学中如何运用“点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有效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现实起点,利于课堂生成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胡燕 《湖北教育》2003,(23):31-32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体验数学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缔造一种“不和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思维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而启动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值得品味,并愿意体验,自主地探究。  相似文献   

13.
在语教学中,大家都比较重视设疑、提问,有的甚至认为惟此才是“启发式”,而对于“解惑”的技能却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实际上,提出问题正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论是学生发现问题也好,教师设置疑卡也好,都仅仅是思维的起点。如果没有教师的进一步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也许会长久停滞在“起点”上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4.
许文兴 《学周刊C版》2010,(4):114-115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所以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则在于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提问的权力,遵循能力发展的规律,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有问”、“多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句话道出了“问题”对于发明的重要性。其实,课堂教学的起点也在一问,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靠教师的妙问来点燃,因为“问题”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愿望的产生和思维品质的形成。课堂教学提问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还需知道什么,我怎样才能知道得更多。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设问,  相似文献   

16.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巧提问题才能激励学生大胆解决疑难的积极性。宋代学者张载说得深刻:“学则须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根据学生所存之疑提问,再引导学生解疑,这就使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并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存疑状况正确提问,启迪学生认真思考解题,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讲”是为了激发学生去“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在于讲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思维。课堂教学创新必须从深入备课开始。“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疑”是思维的起点,是深入学习的起步。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好的问题设计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有利时机,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知识之间的衔接、高阶思维的培育精心设计问题链进行关联教学,具体有三条途径:发现关联,确立路径“延伸线”;揭示关联,激活方法“衔接点”;完善关联,促成思维“生长链”。  相似文献   

20.
陈东 《今日教育》2004,(5):34-35
问题是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只有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问题,迷恋“问题”的人,才是富有创新思维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如何运用“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