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课上,刘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梨的单价一定,购梨的总价与购梨的数量。2.烧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的吨数与烧煤的天数。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物理部分难度有所下降,然而,我们并没有见到考生的成绩随着试题难度的下降而成比例地上升.因此.有必要将堆积如山的习题梳理出头绪.提纲挈领出物理解决问题基本方法。首都师范大学乔际平教授等早就提出用“多题归一”的方法,多题归一的思路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一节练习课中,我班学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中心是这样一道题目: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丁亚英 《考试周刊》2012,(82):12-13
一次口算比赛共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5分,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东东在比赛中每道题都做了,最后考了60分.你知道东东做对了几道题吗?  相似文献   

5.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一位老师为了突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由长方形转化而来.在巩固练习时.每一道题都不忘问学生:这个平行四边形其实可以看做什么图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直到学生都会说“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时,老师才感到“心满意足”。可是,第二天练习课中学生对一道题的解答,却让老师感到从“天堂”打到了“地狱”。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如图),如果要在它的四周都围上篱笆。篱笆的总长度是多少?(单位:m)  相似文献   

6.
玉川 《中学理科》2005,(11):57-68
考点透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既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基础,又可以独立应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在中考中.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等比性质、合比性质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而比例的基本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有关内容则结合到几何解答题中.考查的重点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热点是:比例中项、比例的基本性质原理、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约占2~6分.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日历     
晚上,我正在做练习,突然被一道题给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 这是某年某月的日历,请你认真观察.你能找出阴影部分5个数的关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相似文献   

8.
石岚 《中学理科》2003,(12):59-6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既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基础,又可以独正应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在中考中,一般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该知识点,其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有关内容也结合到几何解答题中进行考查.考查重点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热点是:比例中项、合比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约占2~6分。  相似文献   

9.
学习了《相似形》一章后,同学们都知道,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其推论,是证明线段成比例的有效方法.但在证题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已知图形中既无相似三角形,又没有上述定理或其推论的基本图形.怎么办?这时,巧添平行线,构成相似三角形或上述定理(或其推论)的基本图形,就成为证题的关键.同时,由于辅助平行线的作法不同,给出的证法也是各异的.我们要善于巧添这样的辅助平行线.例如图互,D是thABC的边AB上任意一点,延长BC到E,使CE=AD,连结DE交AC于F.求证:EF:DF=AB:BC.分析在已知图形中,既…  相似文献   

10.
1.揭题: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继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 2.出示:三位数减三位数。 要求学生一边做一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生算后评: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下)第119页练习1是这样的一道题: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一枚正面、一枚反面”的结果有多少种?(3)出现“一枚正面、一枚反面”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在证线段成比例的几何题中,有些题目待证的成比例的四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直接证明这种共线线段成比例,往往很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些等量进行灵活代换,巧妙转化,最终要把四条线段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进而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使问题得到解决.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代换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大家普遍认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联系密切.教学的深广度不好把握。尤其是必修模块的同步练习。稍不慎就越雷池.结果出现了要么按课标要求教学.学生不会做题。要么为了学生会做题。就随意加深拓宽教学要求。那么如何选择和编制化学同步练习呢?  相似文献   

14.
一、设计条件型开放题。让学生的思维更完整 1.增加条件。有部分学生在做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时,总是拿到数字就加、减、乘或除,很少有学生对题目进行仔细的解读与思考。如一上中有这样一题:“学校图书馆里有14本《数学故事》.已经借走了8本,还有多少本?”此题变为:“学校图书馆里有14本《数学故事》,9本《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中学理科》2007,(6):3-3
以前的中考题哪些是可以借鉴的? 《中学理科》:中考仍旧是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相结合的这样一个类型的考试,它的原则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根据它的这样一个精神。我以为还要特别重视基本题目的练习,以中档的题目为主,不要光抠难题.但要注意近几年本区考试的特点,一般来说,相当一部分题只是有些变化,只有极个别的题是比较新颖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能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棘手的问题。怎样判断呢?只要按照以下两步,就能准确迅速得出结论。第一步,建立关系式,找准不变量,判断能否成比例。任何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都存在着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不同的关系式,这就要按照题中条件建立相应的关系式,根据yx=k和xy=k来判断能否成比例,也就是说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存在着乘除法关系式,则这两种量有可能成比例,除了乘除法关系式外,其它任何关系式都不成比例。找准不变量(即定量),判断能否成比例。1.在肯定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证明线段成比例是初中几何中的一个难点.一般学生都知道运用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证明两三角形相似的办法去加以证明.但对一些看上去较为复杂的题,因找不到相似三角形及比例关系而感到无所适从.现谈谈几种特殊形式成比例线段题的证法.  相似文献   

18.
缩句练习     
尤文艳 《辅导员》2010,(7):22-23
前不久,几位同学向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考试时经常出缩句的题?我为什么总是缩不到最简呢?缩句有什么小窍门吗?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P264有这样一道复习题: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相交于点F和E.求证:AE∶ED=2AF∶FB.此题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下面给出多种证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证明此题的关键是应用手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但根据已知条件所确定的图形中并没有平行线,因此需要添加辅助平行线,构成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基本图形、这种辅助线有如下14种作法:(1)作DG∥CF交FB于G(如图1),则G是FB的中点.所以FG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得(2)取FB的中点G,…  相似文献   

20.
在解数列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往往看似严密,实际上却隐藏着各种知识盲点或逻辑漏洞.如何避免学生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本文就数列中常见的错解进行归类剖析,并且认为,在教学及纠错过程中,教师要提供适量的补偿练习,以强化认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