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当他们又累又渴休息的时候,妈妈发现身边只剩下两个苹果。她就对孩子说:“宝宝,咱们的水都喝光了,只剩下两个苹果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孩子赶紧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妈妈当时非常失望和生气,但是她还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于是她耐着性子说:“宝宝,你为什么要把两个苹果都咬了呢?”孩子仰起那稚嫩的小脸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尝尝哪个更甜,我想把那个最甜的给你吃。”此时,妈妈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想这个故事显然是告诫教育者一定要善于倾听,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了解孩子真实的所思所想,这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对此真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
程艳 《家教指南》2006,(6):60-60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意地问道:“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眨了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尝尝后,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3.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都渴了,又没有带水,你的小书包里恰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的!”母亲很失望,本想像有的父母那样,将孩子训斥、开导一番,然后再教孩子应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4.
水宝宝哭了     
这两天,我发现小朋友在洗手的时候,总是不能及时地关上水龙头。有的是擦肥皂的时候让水龙头开着;有的是因为后面有人等,自己洗完就不关了,虽说“节约用水”四个字已不知讲了多少次,但并没有引起孩子们应有的重视。于是我编了一个故事《水宝宝哭了》,讲给孩子们听。“水宝宝的妈妈告诉水宝宝:‘孩子们,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用的孩子,要帮助人们把衣服洗干净,把小手变得清洁,让小草、小树喝上水……’。‘妈妈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做一个有用的孩子’。说完话,水宝宝们就离开了妈妈。有的水宝宝来到了矿泉水厂,工人叔叔把它们加工成了矿…  相似文献   

5.
袋鼠妈妈带着小袋鼠,出门去买苹果。挑好苹果,袋鼠妈妈才发现忘了带篮子盛苹果,怎么办?袋鼠妈妈想了想,先把孩子放在卖苹果的熊猫太太这儿吧。熊猫太太很和气,点点头说:“行!请你快去快回!”袋鼠妈妈拿了苹果赶紧回家。她把苹果放在厨房里,准备去接孩子。她想了想,噢,先把苹果洗一洗吧。  相似文献   

6.
我们班搞的生成活动“鞋”,已经接近尾声了。在研究鞋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的作品挂出去,让家长共同来分享孩子的快乐。面对孩子的作品,家长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一个孩子看见妈妈来接他时,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自己的作品前,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画的灯笼鞋……”没等孩子说完,这位妈妈就大声呵斥:“你这是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鞋,你看能穿吗?”这个孩子登时低下了头,满脸的不高兴。而另一个孩子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  相似文献   

7.
都说母爱无私,母爱伟大。是啊,电影《漂亮妈妈》中,孩子郑大是个弱智,妈妈却仍然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错,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妈妈惊喜,记住一个很简单的数呀,会说句简单的话呀。妈妈还想让孩子长大后上大学……如果,我们对待学生就象妈妈对待孩子,那么,他们会乐于听从我们的教诲。让我们听听母亲的话!“他才多大呀!”这是母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当小宝宝刚学会走路又不愿意走时,妈妈这样说;当小宝宝把妈妈教了很多遍的事做错时,妈妈这样说;当小宝宝调皮淘气时,妈妈这样说……妈妈们这样说着,又想出各种有趣的办法哄着孩子们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8.
“故事妈妈”,一个美丽的名字。她们是儿童阅读推广人,义务给孩子们阅读经典的绘本(请看我刊今年第6期《美妙的绘本,让我们一起沉醉》),立志做引导孩子热爱阅读的“点灯人”,让智慧之光照亮他们的童年。9月11日星期一阴有雨读《我不困,我不想睡觉》今天数学老师不在,午饭后孩子们不用写作业,有大把宽松的时间留给我和孩子们。于是我拿了给儿子读的《我不困,我不想睡觉》,走进教室。孩子们见我打开了实物投影仪,放上了书本,都像小鸟一样飞回了教室。我这个鸟妈妈准备用故事喂养这些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话没有说完,就有…  相似文献   

9.
前几日,我在《做人与处世》杂志上看到二篇文章,内容大致是:作为校长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在校园巡视时,看到一小女孩摘下一朵玫瑰花,随后拿着它就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疾言厉色地训斥她,而是轻轻地走近她,慢慢地俯下身来,和颜悦色地问她。当他得知小女孩是想把漂亮的玫瑰花送给病重的奶奶,让奶奶看一看,开心一下时,他牵着她的小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了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说完后亲自把她送出了校门口。  相似文献   

10.
草妈妈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叫方方,小孩子叫圆圆。草妈妈历经磨难,性格坚强,她希望她的两个孩子也有她那样的性格。有一天,草妈妈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很久了,从来都不曾离开妈妈一步,我真担心你们离开了妈妈后怎么生活?你们将来会遇到很多困难,可不要害怕啊!”圆圆把妈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可方方却满不在乎。草妈妈想了想,忍痛将两个孩子抛向空中,让风伯伯把他们送到远方去。“呼啦啦——呼啦啦——”大风把两株小草吹得晕头转向。方方一个劲儿地埋怨,圆圆却咬紧牙关,不声不响。风越吹越大,方…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过去有一个月了,过后又是两个活动的忙碌。感谢《科学课》杂志每次都给我一席之地并让参与的朋友们畅所欲言。看着陆续发来的稿子,让我想起了也有话想说,虽忙还是一个“忙”字,但还是要写点东西,既是感言,也是小结。  相似文献   

12.
王智泉 《湖南教育》2005,(16):33-33
前两年,有一本名为《倾听孩子内心的风暴》的书在很多母亲的手中迅速流传,我一次逛书摊时,在一个母亲“就是它!”的惊呼声中,拿起了这本就凭书名便能激起阅读欲望的书。这些“来自非常心理工作室的真实故事”读来确实让人心惊,让我们做父母的不得不警醒和深思:我们该怎样对待孩子?母爱什么时候成了孩子的地狱?怎样开启孩子的心智之门?家庭教育的金钥匙在哪儿……“我想要天蓝色的妈妈”江西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您是个万花筒,可以变出许多种图案,五颜六色。不过女儿想让您转到天蓝色的那一边。妈妈,首先把那些令人讨厌的颜…  相似文献   

13.
两个苹果     
小红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咧咧,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来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另外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小红把王老师给的两个苹果带回家,对母亲说:“妈,王老师给我两个苹果,叫我吃一个,叫你也吃一个。”她把两个苹果放在母亲身边的茶几上,两个苹果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并没…  相似文献   

14.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  相似文献   

15.
晏红 《家教指南》2006,(4):18-19
打开网站,可以看到“孔融让梨”受到多方质疑,例如一个帖子说: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孩子的年龄虽然有差距,但“大的”难道就应该永远无条件地谦让“小的”吗?类似的很多言论粗略一看还挺有道理,但仔细琢磨未必如此。尤其是美国的“分苹果”故事,对人的自然感觉和想法颇有冲击力,好像中国人教育孩子不能再像孔融那样“让梨”了,应该学习一个美国妈妈“分苹果”的方法,这样才能防止孩子成为一个虚伪的小大人。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在《文汇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案例:课上老师布置了题目为《梦》的说话作文,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梦”。一个男孩怯生生地说:“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说完,其他孩子和老师一起哄笑了……转眼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小男孩已大学毕业,在省高检院工作。他在给当年的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中,把那没说完的“说话作文”写给老师:“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冬的光辉偷回/还给迷人的金秋/把夏的鲜花盗去/装扮春天的风流/我想变成一只老鼠/把世间的黑暗偷走/哪怕闪电划破云头/哪怕寒风把心刺透/我也决不缩回已伸出的手…  相似文献   

17.
宫陈 《幼儿教育》2008,(4):12-12
<正>那天带女儿去新华书店,偶然读到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的孩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口渴了,又没带水,而你包里有两个苹果,怎么办?""我会将两个苹果各咬一口!"孩子答道。这位母亲非常失望,很想训斥孩子的不孝,但理智最终让她改变了主意,于是她温柔地问:"为什么呢?"孩子一脸童真地回答:"因为我要把甜的苹果给妈妈!"虽然只是个故事,但我依然为这位母亲感到庆幸,因为她带着宽容和信任听完了孩子的话,这使她感受到了孩子的爱,  相似文献   

18.
化难为易     
绘丹 《师道》2003,(6):59
现在想出版一本书太难,除非你有比较多的钱,自费出版圆“出书梦”。忽惊闻友人家6岁的孩子出了一本书,我自叹不如,飞速赶往朋友家探个究竟。问明我的来意后,孩子的妈妈满脸喜色,掩饰不住骄傲的神情。她拉我进门,热情地倒茶让座,然后向我娓娓讲述了孩子出书的始末。2月25日是孩子6岁的生日。那天,妈妈问孩子:“今天你想不想画一幅美丽的画?”孩子说:“想是想,就是怕画不好,怕妈妈笑我!”妈妈鼓励说:“没关系,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好吧。”孩子说完,用稚嫩的小手握笔在雪白的纸上画了两个椭圆形,一大一小,随即…  相似文献   

19.
产房的狒狒护士工作马虎,把9当成6,6当成9,挂错了牌子。糟糕,猫妈妈和老虎妈妈抱错了孩子。“这孩子真能吃,这么大个儿,真像头小老虎!”猫妈妈挺欢喜。“这孩子吃这么一点,瘦得像只猫,没出息!”老虎妈妈好着急。猫妈妈教孩子说“喵呜”,小老虎只会叫“阿呜”。老虎妈妈教孩子说“阿呜”,小猫只会说“喵呜”。两个妈妈都说孩子笨,两个孩子伤心极了。一天傍晚,太阳落山了,两个孩子还在街心花园玩。猫妈妈来找孩子,她叫“喵呜”,只见一个小小的黑影跑来喊“喵呜”。老虎妈妈来找孩子,她叫“阿呜”,只听见一个粗粗的小喉咙回答“阿呜”。喔,两个妈妈这才找回了真正是自己的孩子。(原载《看图说话》1990.11)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提出让低年段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精心选择写话内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指导写话的时候就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想写。1.在图画中畅想。低年级的教材中配有很多精美、富有情趣的图画,学生们拿到书,最爱翻看的就是这些图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进行写话。每个学期,我都会让学生来进行一次“写封面”的写话练习.苏教版低年级四册教材的封面图片,从《上学去》《放风筝》到《放牛娃》,都色彩艳丽.人物表情丰富,内容生动。其中第三册的封面图片上.是妈妈在给一个小学生整理红领巾,写话前,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和景物,让他们从葡萄、盆栽、人物的衣着上明确时间、地点,再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说说妈妈在做什么,想象妈妈会说什么,孩子在想什么,至于是写成“开学第一天”还是“让我自己去上学”,就不做限制,只要合情理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