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8年,在刘半农指导下由青年学者常惠整理完成的《北京小曲百种》,保存了清末民初流行于北京地区的一百首民歌俗曲,语言学家罗常培并据以撰成《北京俗曲百种摘韵》.这些民歌俗曲,牌调众多,内容丰富,为研究北京民歌史、清末民初社会史以及不同区域间的民歌互动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是了解刘半农俗曲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
明清两代的民歌时调虽然赶不上同时的小说和戏剧那么知名,但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却毫不逊色。明清民歌时调主要来源有二:一是从《诗经》中的风诗直至南朝乐府民歌,二是唐代初露苗头的俗曲俚词和金元之际勃起而盛行不衰的散曲。明清两代的民歌时调既有共同特点也有相异之处,而且,相同和相异都带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民歌指流行流传于大运河船民、渔民和沿线居民中的民歌俗曲.这些民歌俗曲的传播接受,以大运河为依托,具有因河而生、依河繁衍、沿河流转的特征.大运河民歌是大运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大运河沿线区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众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内容.大运河民歌是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重视、加强大运河民歌的整理研究,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助力大运河沿线地区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大运河文化资源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多赢.  相似文献   

4.
先从概念入手,论证了搜集、整理与研究清代"西调"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它的本真面目.接着,文章围绕着为继承与弘扬文学遗产、为明清俗曲乃至古代民歌研究选取典型、为相关学科建设纠偏拾遗、为当代俗曲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等四个方面,揭示了这一选题的重要意义.之后,从文献整理与文学论证两条线索,阐述了研究这一选题应当采用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乐府诗最早的概念是指汉时乐府机关采集和创作的汉代民歌俗曲,即"汉乐府"。后来,人们把文人模仿汉代民歌的诗,也称作"乐府诗"。唐代,又把南北朝以前的乐府诗统称为"古乐府",把杜甫、白居易等人创作的用新题写时事、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的乐府诗,称为"新乐府"。《乐府诗集》是收集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成书较早的一部重要典籍。  相似文献   

6.
陕西民歌作为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土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密不可分.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民歌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民歌无形间影响着贾平凹文学观念(民间立场和"真情"文学观)的形成,而且作家自觉地将民歌栽入小说文本之中,构建出一幅幅民歌版"清明上河图",并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即用民歌表达民间立场,借民歌弘扬民间价值观念,以民歌书写地域风情.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作家对部分民歌进行了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正>明清民歌时调小曲是流行于明清时期南北各地城镇市井的民间小调唱词。刘旭青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明清民歌时调小曲传承影响研究》一书(以下简称刘著),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部力作。刘著较全面地挖掘、梳理和探讨了明清民歌时调小曲的文化生态、明清俗曲的音乐形态、明清曲艺学,以及在曲艺、戏曲、俗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在俗曲音乐及其传播、民俗文化和方言俗语方面的价值等。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曲调源流小考上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8.
明清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描写,很多人物当场演唱俗曲,这些演唱的俗曲有一部分本身意义不大,属于小说描写情境中叙事的需要,但也有些俗曲其自身的内涵颇为丰富,而其表述功能甚至具有多重性。有些功能我们曾经在另外的文章中进行探讨,此处主要探讨俗曲演唱描写中的娱乐应酬和箴言劝诫两大功能。  相似文献   

9.
奇特的唱片     
邮票唱片邮票唱片是不丹在70年代发行的,它不仅可以当邮票凭证,而且可以在唱机上当唱片使用,这套邮票共有七枚,最大的一枚直径有10厘米,上面录制了不丹国歌、民歌和历史解说词等。明信片唱片日本市场出售一种美术明  相似文献   

10.
从先秦《荀子·成相》篇一类音乐文学作品中演变出的"连珠体"形式被文人借用,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虽然依旧保留着定格联章的形式和政治教化的目的,但这种以"连珠"作比的定格联章的创作方式却失去了可以歌唱的活力。魏晋以降,这种缺乏活力的文人"连珠体"也渐次式微,但却在民间一直传唱,吸纳了元曲、明清俗曲等众多有益成分后,在民歌艺术中再次绽放。  相似文献   

11.
“五更”类民歌是依照古人对“五更”的传统划分而形成的一类时序体民歌。它始于南朝,经唐至五代,到明清时期都有记载。山西“五更”类民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广泛流传于全省各地,且称谓多样。它们在继承“五更”类民歌固有的定格联章的结构基础上,一方面沿袭明清俗曲“银纽丝”“叠断桥”“梳妆台”等曲牌之曲调形成新的风格;一方面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曲词特点。  相似文献   

12.
禅宗"以音声为佛事",十分重视音乐艺术的运用,特别重视佛曲在弘法、化众、修行中的功能。在唐代,礼佛、娱佛的音乐演奏活动兴盛,奏唱佛曲已蔚然成风,对后世的佛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佛曲的不断俗化,使佛曲俗化中的俗曲在寺院中、僧人中流传开来,不少禅师用俗曲"唱道"与"授徒",用俗曲喻禅说禅也成为禅师上堂说法中的一大景观;而一些禅师对世俗歌舞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从理论上概括和诠释了世俗歌舞对于佛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苦乐生活的艺术结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路遥的绝大部分作品都被陕北民歌所浸淫。在路遥的小说中,贯穿着理想与现实、浪漫与悲情的矛盾与纠结,悲情基调与浪漫气息的交织便成了路遥作品最显著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张力之所在。文章探讨了陕北民歌在路遥小说这一风格特征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民歌时调中的商贾形象呈现出多样性.当时的民歌时调与小说、戏曲等文体也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既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明清民歌时调这种兴盛诗体的旺盛生命力,也展示了新兴经济力量与时尚诗体联姻中呈现的商贾形象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一直是国语唱片的重要市场,所以许多东南亚的歌手都会到台湾发展,一试身手,象巫启贤、许美静、柯以敏、无印良品、阿牛、蔡健雅、李心洁、TAE、何嘉文等,都在台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滚石唱片的新人梁静茹来自马来西亚,也算外来兵团的一员啦,但她能不能取得像他们那样的成就呢,我们就只有拭目以待了。梁静茹从小就喜欢唱歌,得过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赛奖项,也唱过许多民歌餐厅,在这个新人倍出的时代,这样的经历并不足为奇。现在她能站在歌唱舞台上,是起缘于一次马来西亚海螺新韵奖(民歌创作比赛)中,当时,她与两个同样爱唱歌的 同  相似文献   

16.
《奇迹唱片行》是《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蕾秋·乔伊斯沉淀三年的新作。文学和音乐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研究和音乐学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音乐学研究主要聚焦音乐的文学性;文学研究主要聚焦文学的音乐性,或文学的艺术性。《奇迹唱片行》是一部大胆结合文学与音乐的力作。本文具体分析《奇迹唱片行》中的音乐叙事表现手法,聚焦小说中音乐的文学性叙事、文学的音乐性叙事以及这两重叙事如何帮助揭示小说的主题,力图通过以上三方面充分展示文学与音乐的互文和对话。  相似文献   

17.
民歌作为民俗文化中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属文化系统即精神文化范畴。通过繁昌民歌田野调查实践,对繁昌民歌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中呈现的民歌进行详实梳理并例证了二者的密切关联。民歌记录历史、承接文化,映射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民俗文化则是民歌传承中重要"物"的载体。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将开展民俗活动与传唱民歌链接起来共同发展,才是民歌康健"传承"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解读文本,探究《狂鼓史》中三支俗曲的存在深意,分别从俗曲建构的空间感、"剧中剧"构思的意味以及俗曲的力度三个方面,来论述三支女乐唱词在《狂鼓史》中的意义维度,从而更好地悟出《狂鼓史》在凭虚驾幻、尖刻刺骂中隐藏的关于人生哲思与真谛,并探究徐渭创作《狂鼓史》背后对自我、时代以及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中有两段引文。一是梁元帝肖绎《采莲赋》的节录;一是《西洲曲》中的四行诗句。新编语文课本删掉了《采莲赋》,其实大可不必。我认为,朱自清这两段引文既是谋篇布局的精心设置,又是抒情表意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内容上看,《采莲赋》是受民歌影响甚深的作品。南朝是新声、杂曲大量产生的时代,民歌俗曲又一次被上层阶级所采取传习.《采莲赋》所写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情、  相似文献   

20.
我在查地图,找寻乌苏里江。有一首民歌很好听,好些歌唱家在灌录唱片时,常常会收入这首曲目,这首歌叫做"乌苏里江船歌"。这首好听的歌曲伴随我有几十年了。我常听郭颂的独唱,还有改编后的小乐队的演奏,自己也常小声地哼。小声地哼,是因为我的唱歌水平实在太差,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