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北部吴语富阳话中四类名词性短语在独用或者被修饰时的指称特点,包括名词短语,量名短语,数量短语和指示词短语。首先,富阳话的普通名词,无论是否有修饰语,都只能表示类指或通指,而没有定指和不定指等个体指用法。其次,富阳话需要借助量词来表示个体指,只有量名短语才可以表示无定或有定,其中当有修饰语时,量名短语只能为有定。数量短语是强无定性的表达,一般不受关系从句等修饰语的修饰,但是概数词"两几"是个例外,它可以有定指的用法。指示词短语是一种有定表达,但富阳话没有"关内式"关系从句,只有"关外式",即关系从句只能出现在指示词左侧,这与富阳话的光杆名词的语义制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彝语他留话有比较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形成"名词+数词+量词"的语序。此外,数量名结构同指示代词、形容词有其各自独特的组合规则。整体上,名词中心语位于数量词短语之前,量词居于末尾。从形容词、指示代词同数量名结构的组合情况来看,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结合更紧密,指示代词次之。  相似文献   

3.
烟台话中不带指示词或数词的量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探宙  石定栩 《中国语文》2012,(1):38-49,96
不带指示词或数词的量名结构表定指是南方量词发达型语言的典型特征,但地处北方指示词发达区域的烟台话,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量词结构的种种用法,指出主语位置上的量词结构除了可以表定指,还可以表特指等等。而该方言的量词结构只用于表达主观评述,也是与吴语粤语相区别的特点。在句法上,烟台话量词结构中指示词或数词"一"都是零形式。部分居中量词发展为定语标记、部分句首的"个"发展为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4.
汕头话普通的"量词+名词"短语可以表示数量、类指、无定和有定四种情况,这些用法主要靠句法位置和语境来区别。但是,如果量词后接的名词是泛称名词"物",那此时的量名结构,即"量词+物",就只能表示有定意义,它通常出现在主语或者前置宾语等典型的论元位置。我们认为,"量词+物"相当于英语中的the one,其中量词是一个类定冠词(quasi-definite article),"物"为代词性成分(pronominal)。  相似文献   

5.
动量短语的功能比较复杂,应该分成不同的类型加以分析,指示代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接近表物量的量词短语,数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也有一些方面与表物量的量词短语相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广东澄海方言定指"量名"结构语用功能的分类描写和总结,发现其既有"准指示词型"的特点,又覆盖了"准冠词型"的所有语用功能,无法准确无误地归入两者之一,呈现不完全对应的类型学特征。根据这一类型学特征,本文对当前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划分进行重新的检讨,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将汉语方言的定指"量名"结构重新分为"未完全语法化型量名"与"完全语法化型量名"两大类型,后者再细分为"准冠词型"和"准指示词型"两个小类。同时,本文在杨望龙、李旭平(2018)的基础上指出,若要区分"准冠词型"和"准指示词型",是否有距离指示义的区别是次要的,更主要的判定标准是看其用于话语直指(回指小句)还是关联回指,只用于前者,即为"准指示词型",只用于后者,则是"准冠词型"。  相似文献   

7.
杨维娜 《文教资料》2013,(34):31-32
德宏傣语属侗台语族台语支,其名词性短语结构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从名词与名词、属性定语名词、领属定语、形容词、指示词、量词构成的名词性短语的语序探讨德宏傣语名词性短语结构。  相似文献   

8.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 "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其语义特点表现为:名量词(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名量词)、动量词(一般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时量词对数词的选择性;中心语或者动词与动量结构对数词的选择性.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的语法特点,以期对这类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湖州话中的"名量+名"构式的独立使用是一种古老的语法现象,它在主语、中心语、同位语、宾语、谓语、补语等句法位置均有分布,细分为"原调的名量词+名"和"变调的名量词+名"两种结构,前者可表定指、不定指、类指三种。其中,原调量名构式表定指,只出现在主语位置或兼语句的兼语位置,前提是说话双方的共同认知中只存在唯一指称对象。变调量名构式只表定指,此时指示词与量词合音,但本土人语感中已经感受不到指示词的存在,当属"连续变调的裂变现象"。部分量名构式除了表达语法义、概念义外,还有一定的色彩义,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量词是汉语独有的一类词,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无论是名量词还是动量词都可以重叠,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重叠的偏误类型有:错序;缺失;误选;多余等。如何避免这类偏误的发生,文章提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量词重叠的类型、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以及数量短语重叠的用法等。这些措施,都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词重叠式、减少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句法分析的层面,考察了西南官话个旧方言中较有特色的量词"点_儿",论述其作为物量词和不定量词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点_儿"和"滴",厘清"滴滴"作为量词的用法。最后,通过与近似短语"(一)咪渣渣点_儿"俞对比,综合分析"(一)滴滴点_儿"式短语的句法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名词性质的词和名词性短语,有的学术书上称为体词和体词性短语。本文将其统称为名词性质的词和名词性短语,其中名词性质的词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时间词、处所词。名词性质的词和名词性短语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经常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代汉语及多语言动量词的句法特征考察及细化描写发现,动量短语的语序和名量短语的语序及所属语言的语序类型有关。另外对动量词及动量短语的重叠问题也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多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尤其是现代汉语和其它有量词语言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与英语比较,它有极为丰富的量词系统。这些丰富的量词与数词、名词组成“数量名短语”(S-L-M短语),与指示代词、名词组成“指量代名短语”(ZH-L-M短语),给运用汉语表情达意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为表情达意的细腻精密、准确生动、自然得体提...  相似文献   

15.
六甲话是流行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一种方言.六甲话的代词除了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外,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词和用法.人称代词有几个合音词"鹅""挪""拖"①,分别是"我屋""你屋""他屋"的合音,指"我们""你们""他们".处于亲属称谓的领格地位时,这三个可以指单数的"我的""你的""他的".指示代词有一个合音词"娘",是"挪样"的合音,指"这么""那么"的意思.指示代词"筒哩""筒满"作主语比较特殊,如果后面带着的是量词,则将"筒"换成量词,与"哩""满"组成新词作主语.如果后面带着的是名词,则将该名词插入"箇哩""箇满"的中间组成一个词作主语.  相似文献   

16.
无标记“名量”式名词与数量短语搭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堃 《天中学刊》2010,25(1):100-104
“名量”式名词在语义上都有[+集合]的特征,学界历来认为,正是这个特征导致其不能与含有个体量词的数量短语搭配。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名量”式名词都遵循这个规则。在我们的分类范围内,有14个“名量”式名词可以与个体量词,或者含有个体量词的数量短语进行搭配,有10个可以与常规型数量短语搭配,有5个可以与特殊型数量短语搭配,这是[+集合]义内部强弱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广西凌云县加尤高山汉话的名量词与普通话的差异进行考察,认为它们的差异体现在:一是加尤话与普通话部分形式相同的量词搭配范围不一样,有的加尤话窄于普通话,部分则大于普通话;二是部分形式相同的量词,加尤话与普通话搭配范围参差;三是部分量词加尤话与普通话形同实异;四是加尤话部分量词,在普通话中,这些词或者不存在,或者不作为量词使用;五是部分量词普通话有而加尤话无.  相似文献   

18.
鄂东方言口语中大量存在"量名"结构独立使用的现象,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量名"结构不仅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而且可以出现在主语位置,表现出有定、无定、类指等多种指称属性。本文认为鄂东方言"量名"结构表示有定是指示词在语境中被省略的结果,表示无定、类指或周遍意义是数词省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碗饭”和“一脸汗”两类短语的语义特征分析,临时名量词可划分为可容性临时名量词和可附性临时名量词,这两种临时量词在语法、修辞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表明“一碗饭”和“一脸汗”是临时名量词内部的两个小类,它们是名词向量词过渡阶段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的是,前者中的名词向量词游离较快,与专有量词和基本量词无明显差别,对学生而言,这种量词是较容易掌握的,而后类短语中的名词向量词游离的速度较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留学生而言,掌握这类词应该是他们学习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汉语量词中有一类借用名词的临时量词短语,从句法结构看,结构方式简洁;从量词的特点看,把普通的名词用做量词,造成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这类量词短语实际上是隐喻机制在起作用,隐喻的基础是量词和名词所指称事物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