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卢梭通过对自然状态的重新诠释,突破了霍布斯关于人的天赋权利的观念,消解其自然状态的人是启蒙过的、受诸多欲望支配的说法;通过降低思考自然状态的起点,论证了自然状态的人是自由和平等的;通过对社会契约、公意、人民主权概念的阐释以及采用人民主权来论证国家的合法性,找到了不同于霍布斯采用自然法论证国家合法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包括领土和享有一定主权权利的国家管辖海域。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体现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和外交立场。国家版图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国家疆域的认知、认同和自我维护的意识。2005年,"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成立,随后在全国开展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权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人权保护对主权这一传统规则形成了冲击,削弱了主权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动荡。以利比亚战争为视角,寻求人权和主权结合的合理路径:应当结合传统,立足《联合国宪章》,在联合国这一舞台上,完善联合国安理会的执行机制,这将有助于对人权进行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国际人权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从国际法与国际人权实践的角度来说,主权高于人权,维护主权是实现人权的保障,没有国家主权,个人人权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到来的国际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自己的战略意图出发提出诸如“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主张,并在国际社会广泛推行。这些观点成为某些国家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与霸权的理论依据。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调主权是人权的保障,主张尊重主权、促进人权、反对霸权,并在国际人权实践中加以实施。  一、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以权力、制度、文化为分析路径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冲突,但往往忽视从微观角度尤其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国际冲突的内在逻辑.对国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有助于解释国际主流理论不能够完全解释的现象,或者关注这些理论没有考虑过的维度,因而弥补了这些理论在分析国际冲突中的不足与缺陷.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国际冲突持久与加剧的社会心理过程与现象以及错误知觉与认知偏差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冲突从而为国际冲突的调解与解决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法的经济主权、公平互利、国际合作发展三项原则为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但国际经济交往中,国家或政府难免做出有损于他国或国际社会的行为,需要承担其应尽的国家责任,建立国家责任分担原则。该原则是国家间经济往来公平正义、互利有序、经济主权的实质体现,更是全球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主权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质上说,主权国家与国际合作是国际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尊重主权是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的前提;主权的干预是国际合作中自身利益的可靠保障;同时,国际合作必然对主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这也是主权自身作用的结果;国际合作既是主权国家的法律权利,也是其法律义务。然而,在国际合作中,我们既要反对个别国家借此干预别国内政,又要注重维护本国的主权安全。国际社会应坚持开展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国家主权观提出了挑战。对国家的领土主权、政治主权、经济主权以及信息文化安全造成了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主权问题的国际政治斗争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权利,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权是没有的。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它的特征。主权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人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借“维护人权”之名,行“践踏人权”之实。实际上,主权和人权存在着密切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一方面,主权是人权的基础和前提。主权并不是人权实施的障碍,而是实施人权的重要保障。人权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事,离开主权,人权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主要通过主权国家制定的国内法律实现,个人无法要求国际社会直接保障其基本权力。  相似文献   

11.
自近代主权理论提出后,主权与国家利益便开始形成一种“孪生兄弟”式不可分离的关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则加强了人们对于通过倡导主权来实现国家利益的认同。但是,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传统排他性和自利性的主权观主要维护的是传统的封闭性和物质性国家利益。而在全球化时代,主权和国家利益已经发生了重要嬗变,开放主权观成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非物质性国家利益日显重要。因此,应在传统主权观的基础上通过建构积极主权以更好地维护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侵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制约的强度日益增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国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制度创新,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在21世纪的激烈国际竞争中,中国如何争取更加主动有利的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作者提出了几点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浪潮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如何维护文化主权,保障文化安全的新问题。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孤立主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发展民族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法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主权观念日渐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国家主权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主权否定论、主权让渡论等各种思潮涌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应树立新的主权观念。即在未来的国际实践中。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际社会的基础。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动摇。在此前提下,国家主权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受到限制和进行让渡。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文化主权意识的现状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文化主权意识、理性爱国观念存在着一定欠缺,并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教育领域的缺失;西方文化的影响;重经济轻精神的社会风气;以及年轻人求新求变的特点。提出了重塑大学生文化主权意识要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四方面着手,相互配合、"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主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今的全球化趋势给传统的国家主权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间的依存和合作更加紧密,而且还面临许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各主权国家为了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就要让渡部分主权。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在自愿的、独立决策的前提下,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无疑是合理的、可行的。让渡部分国家主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国家主权不会造成损害和削弱。国家主权的让渡已经成为全球化和地区合作进程的一种趋势。主权让渡并不意味着主权的丧失,而是各国对主权的分享。对主权让渡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权是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国际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主权理论遭到了新兴理论的挑战。中国应当针对新的主权观念对国家主权进行更加有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国家对其权属范围内的一切事物享有统治权和管理权,可见,统治权和管理权是国家主权概念中"权力"的内涵。从国家与法的产生来看,国家主权离不开法律。因此,应当从法律角度解读国家主权的本质属性:国家主权是法律下主权;国家主权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体和平衡体;国家主权权力行为只不过是国家依法行使和履行法律上权利、义务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正逐渐规范和成熟。我们在看到其有利于学习境外先进的教育内容、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育主权与文化主权的冲突,教育市场化与教育特殊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超国家干预经济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国家干预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干预经济的自然延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超国家干预经济对于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稳定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超国家干预经济也客观上造成了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和弱化,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权力异化.面对超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背景,我们应更新和发展主权观念,处理好主权的维护和让渡关系,以国家主权的适应性选择实现国家主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