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两会提得最多的议案就是“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久议久未出成效的话题“三农问题”的症结其实并不在“三农”本身.  相似文献   

2.
农村天地版块分三农新闻、乡里乡亲和新农村建设三个专版,每周七期。这是湖北日报第一次专门针对农业、农村、农民,涵盖现代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一大版块,开启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三农、观照三农的一大重要窗口。三农问题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尽管中国改革最早从农村起步,也最早从农业上取得突破,但三农依然是中国改革和发展中最棘手的问题,最难啃的骨头。农业依然是弱质产业,农村依然是相对落后,农民依然是隐性失业量最大、社会地位最低、收入最低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3,(5):89-9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CCTV-7农业频道栏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及时、准确地传递国家政策。对于中国这个人口达13.5亿,农村人口占47.4%的农业大国来说,"以民为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以农为本"。"三农问题"被认为是关系到我国能否稳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三农"之于中国  相似文献   

4.
赵波 《记者摇篮》2010,(8):52-53
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共识。每年国家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关注三农之声不绝于耳,但是面向农村、面对广大农民的电视节目却并不尽如人意。城市台如何办好农村节目成为广电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和社会眼下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类新闻媒体也加大了对它的关注.很多面向农村受众的节目和频道开始创办,这对于宣传我国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帮助农民致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贴近性却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本文以CCTV7《聚焦三农》栏目为例,来探讨一下涉农报道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6.
三农报道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农工作涉及面广,历史积淀深,影响大,任何一件涉及三农的事情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三农报道做得好,会  相似文献   

7.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430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数的65%。湖南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大省,湖湘文化底蕴深厚,农村出版物市场十分广阔。这些都为做好全省农村出版物出版发行工作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近年来,在新闻出版总署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省局组织推出了一大批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出版物,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基本情况(一)“三农”读物出版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湖南省每年出版“三农”读物100多种,其中农业科…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指导思想是要“多予、少取、放活”。十六大把“三农”发展作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战略重点,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说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于全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8亿人生活在农村,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三农图书出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在三农方面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农家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被本届政府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既是“三农”发展的幸事,也是中国东西部经济实现平衡发展的幸事,还是中国传媒市场拓展的幸事。“三农问题”在西部最为突出,如果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突破点,那么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解决“三农问题”的伟大战略中,我国传媒业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①。农业曾一度是我国的经济命脉,近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仍不能忽视。历届党和政府一直非常注重"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努力提高人民收入,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这些物质方面,也要注重精神文明方面的发展。中共十七届三中  相似文献   

12.
叶东坡 《新闻知识》2006,(10):37-39
“三农问题”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政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三农问题”统一称为农村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概念紧密相连,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脱离另外两个问题而解决;另一方面,“农村”这一概念是从更加宽泛的社会角度进行考察,能够将“农业”和“农民”所代表的经济层面和人的层面包含在内。在这个意义上,“三农问题”也就转化成了农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要实现农村现代化问题。一、农村现代化:含义和内容“现代化”一词对应的英文是Moderniza…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转型过程当中,"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迅速升级为"四农问题"(新加农民工问题),并已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农(或四农)问题的改革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潜力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4.
李昌平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十六七年前他在湖北监利县的一个乡担任党委书记,后来给朱镕基总理写信,痛陈"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而致三农问题被广为人知,其后来到了北京,先后担任过杂志社的编辑、NGO组织的项目官员,后来一直在从事许多改造农村、造福三农的事业,在今年两会期间,李昌平写了关于未来30年"三农"预测的系列文章,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的背景下,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形成了高潮迭起的三农报道热现象。在网上搜索三农信息,可以得到上百万条。然而,细细考量三农报道的热现象,就会发现它只热了一头。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并没  相似文献   

16.
农弱报弱,农兴报兴。30多年来,《农民日报》始终与中国农民同行,始终与农村改革共进,与农民群众同呼吸,与三农发展共命运。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时至今日,全社会已经形成关心、关注、关爱三农的舆论和社会氛围。这其中,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日报》作为三农领域的主流媒体,为农民办好报、服好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来,我们围绕三农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7.
王学义  徐宏  王茜 《新闻界》2007,22(4):70-71,67
本文思考了新闻媒体对"三农"问题发挥的社会效用,提出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改善新闻媒体"三农问题"报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占琦  苏静 《青年记者》2016,(36):75-76
当代信息传播日益专业化,大众媒体都在向小众化方向转型.在众多的专业化受众定位中,娱乐节目是深受追捧的“香饽饽”,农业节目则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服务“三农”、对接“三农”信息传播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解读电视媒介在"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信息中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层次关系下的“媒介三农”对三农问题的分析、判断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来自政府的“政策三农”,来自“知识人”的“学者三农”,来自媒体的“媒介三农”,真实、客观存在的“事实三农”。在社会的元场域里,四个子场域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彼此互动的关系。随着媒体自立的进一步凸显,媒介对三农问题的社会唤醒作用不断强化,“媒介三农”向“事实三农”逼  相似文献   

20.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当湖北监利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道出了农村的实情后,关于三农的话题打破了坚冰,一系列"三农问题"浮出了水面.历史的积弊不会在一夜之间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