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运用运动研究理论,采用收集信息式的听课方式,对某院教师之间的听课教学活动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四个月的实践,发现该方法确定能使教师的听课态度产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听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听课时目标要明确、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听课时要关注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怎样使用教材、听课时要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听课时要关注多媒体的应用是否取得实效六个方面提出了听课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也许“研究”这个词,不太为教师喜欢。因为研究意味着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意味着精心规划与严谨实践。而对于目前的教师,像“研究”这种消耗能量的事务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他们缺乏的是心灵的放松。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立竿见影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又简便易行,不给教师心灵增加过重负担?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听课。这里的听课,不是教育学术研究视野下的听课,也不是学校刻板制度规定下的听课,而是纯属教师个人行为的听课。自发、自觉、自由的听课,是最朴素最简便的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但它的重要性在注重“研究”的教育环境中被漠视了。为了帮助教师从各种“研究”中解放出来,回归实地,本期推出“听课”这一话题。让教师重新看待听课的价值,学习听课的科学方法,以最朴素有效的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每一所学校,都会安排教师听课活动。这是一件很正常的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案例中"走马观花"式听课是形式主义的做法,已失去了听课意义,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是功利思想在作怪。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对教育的一种亵渎,更是教师师德滑坡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知道教师的做法,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降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为防止教师中出现"走马观花"式的听课现象,强烈要求学校取消把听课节  相似文献   

5.
郑雄 《物理教师》2005,26(3):37-38
在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常采用“用投影仪显示发波水槽激起水波发生干涉和衍射”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笔者在一次听课时发现这位教师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屏幕上所出现的“明暗相问的条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却出了问题,课后笔者同几位教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严育洪 《山东教育》2014,(7):126-127
听课,作为一种学校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许多教师仅仅是被动参与。于是就产生了一些教师只喜欢听内容有趣、形式新颖、气氛热烈的课的奇怪现象。这些教师更多关心听课是否有趣,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听课。一名教师要想成为优秀教师,首先就要从听课开始,要明白听谁的课,如何听课这两个命题。本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听课,让广大教师迈开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细细反思教育教学的某些习惯行为,不难发现有些做法有悖于新课改倡导下的新理念。教师听课就是这样的例子。多数教师在听课和评课时所关注的大都是教师怎么讲,很少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听课教师往往一字排开,坐在教室最后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讲课教师,对学生具体的练习和活动只从背后看个皮毛,听个大体,对学生的面部表情反应和行为的变化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9.
王珂 《教育教学论坛》2012,(13):138-139
如何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一直是教师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从提高学生听课兴趣的意义、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方法、教师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玉珍 《宁夏教育》2002,(10):48-49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情绪,具有形成动机的力量,情绪能够提高或降低生命活动力。本人认为一堂课的成败与否,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过程,即,学生听课情绪投入程度是评价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首要前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情感,教学的效果必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力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主动发展。从另一角度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技巧如何与学生听课情绪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1.
杨慧 《教学随笔》2016,(5):165-165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听课。一名教师要想成为优秀教师,首先就要从听课开始,要明白听谁的课,如何听课这两个命题。本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听课,让广大教师迈开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听课评课是高校教学督导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教学督导要做好此项工作,应该根据本校教师实际运用的三个不同视角听课评课,即学生视角、教师视角和专家视角。  相似文献   

13.
李清臣  韩婷 《考试周刊》2012,(23):149-150
听课的过程是教师相互观摩、学习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流、提高的过程。提高听课质量,必须抓好“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三个环节。养成教师良好的听课习惯。  相似文献   

14.
张春洪  魏致远 《物理教师》2001,22(7):15-15,18
校内听课,作为同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是一种最实惠、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新教师,通过听课来尽快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更何况其它教师也需要通过相互听课来切磋技艺.所以,许多学校都对教师听课作了明确的制度性的规定,我们试行的方案是:提高听课质量要求,除指导教师听课外,一律实行听课预约制.  相似文献   

15.
侯万祥 《考试周刊》2011,(84):215-215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主阵地,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课,而听课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率,对听课技巧进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对提高听课效率的几个要素作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发展促进者的教师,不能密切关注学生,忽视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行为,忽视学生的错误,忽视学生的创新……[镜头一]一位教师在讲《角的初步认识》时,  相似文献   

17.
听课是相对于教师的讲授而言的 ,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一方面教师要讲好 ,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 ,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 ,指导学生会听课 ,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也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情、听、想、问、记等相结合 ,主动地探求知识 .情 ,就是要求学生上课时精神饱满 ,充满热情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听 ,就是要求学生集中精力 ,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务必把教师讲的内容听清楚 ;想 ,就是思考 ,要求学生对于教师分析、阐析和概括多想几个“…  相似文献   

18.
邱绍德 《师道》2008,(1):36-36
上级教研员来学校听课指导,课后,学校行政人员、所有听课教师都集中在会议室里。在听了教师们的听课感言后,教研员微笑地点评。他挖掘出了授课教师的五大优点,从教态自然到板书设计规范,从过渡巧妙到重点诱导等。但他也指出了两个缺点——学生自主性不够,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还有待改善。他的评课让我们心悦诚服,授课教师更是因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专家的认可而喜上眉梢。  相似文献   

19.
一、课堂听课的准备 首先评价者要让教师明白,听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 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以及教学发展潜力,与教师一道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划等评分。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出现怀疑、误解、不满等消极  相似文献   

20.
阐述听课的类型,分析教师听课现状,提出听自己的课这一方式,指出自我听课的优势,探讨自我听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