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济日报记者部主任庹震同志,从新闻界脱颖而出,为全国青年所推崇,荣膺“十杰”称号。看了他的事迹,觉得这位青年记者精神世界中的可贵之处是:他深知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这个时代,因而要满腔热忱地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这个时代。庹震是幸运的。他走上工作岗位,就遇上了一个好时代。这个时代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神州大地千帆竞发,它为每个有志者提供了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良好机遇和舞台。这才能使像庹震这样的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2.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有一位是新闻工作者,他就是《经济日报》记者部主任庹震。本刊特约《经济日报》记者郑波写了一篇人物通讯《新闻脑子》,介绍庹震其人其事。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公布后的最初几天。庹震家的电话几乎没停过。经济日报的领导、同事,新闻界的同行、朋友,采访过的单位、熟人纷纷向他祝贺,因为他们了解庹震如何用自己的努力铺就了通向今天的路。他的母校武汉大学、他挂职锻炼当过副市长的涿州市政府,给他发来了贺电,因为庹震是他们的骄傲。作为四届共40名杰出青年中唯一的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公布后的最初几天,庹震家的电话几乎没停过。经济日报的领导、同事,新闻界的同行、朋友,采访过的单位、熟人纷纷向他祝贺,因为他们了解庹震如何用自己的努力铺就了通向今天的路。他的母校武汉大学、他挂职锻炼当过副市长的涿州市政府,给他发来了贺电,因为庹震是他们的骄傲。作为四届共40名杰出青年中唯一的新闻界人士,庹震受到新闻界的瞩目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5.
记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已经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掌握全媒体传播技术,不断学习革新知识,是这个时代记者要面对的课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超越自我,是这个时代记者要具备的意识。记者只有不断适应时代传播的特点,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先机,才能不被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6.
郑文 《新闻与写作》2002,(11):10-11
1984年11月25日,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三百多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欢聚一堂。颁奖台上,一位新闻界老前辈对获奖的经济日报记者庹震说:“你是今天到会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个。”这一年,庹震25岁。庹震在大学学习的是经济学专业,对新闻他是从零开始起步。报社领导的培养,老编辑、老记者的帮助,加上个人的勤奋努力,二十年间,在新闻事业的实践过程中迈出了扎实的步子:1982年8月进报社,很快在采编岗位上崭露头角5;1993年当选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4年被评为高级记者,当时只有35岁;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荣誉证书。1984年起,先后任经济日报总编室负责人,工交部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代主任、主任,经济日报编委兼记者部主任。1996年任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至今。他一边承担一定的部门和报社管理任务,一边坚持采写和组织编发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七年的三月,一个青年记者,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杀害了,并焚了他的遗体,把骨灰扬进河里。运河两岸人民为了悼念这位青年记者,编纂了一段佳话,这个青年记者没有死,他坐着—朵白莲花,顺水向  相似文献   

8.
一本名为《(走进读图时代)——中国纪实摄影名家访谈录》的书,让我这个从事新闻摄影职业、钟爱摄影艺术的青年记者读后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9.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07,(13):27-27
山东《青年记者》是我国两家具有革命斗争历史传统的新闻学刊物(另一家是上海《新闻记者》)之一。在《青年记者》诞生65周年之际,祝愿这个刊物永远保持青年人的心态,为青年记者服务,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当一个人获得许多成绩和荣誉的时候.你会称呼他什么?明星?还是“大腕”?庹震把自己叫做“新闻熔炉里一块没烧熟的砖”。 1993年是庹震的丰收年,他的两篇通讯《春天的轨迹》和《同心共度辉煌时》在八届全国人大、政协新闻报道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这年10月5日,他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他却回忆起1982年的一段往事。那时,刚从经济系毕业的庹震,还不认识新闻ABC。他写的第一篇稿子就被“枪毙”了。编辑的批语是:“找不到导语,不知所云。”他却不解地问:“什么叫导语?”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他决心一切从零开始。他在大量阅读新闻书籍的同时,主动向同行求教。很多老同志和学过  相似文献   

11.
徐斌 《新闻实践》2013,(12):F0003-F0003
青年时报记者王芯克,拍钱江涌潮十八年,定格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精彩瞬间。而在今年某个涌潮来袭的不经意问,都市快报年轻记者陈中秋的一张照片,却轻轻地为千年钱塘潮贴上了一个时代标签。  相似文献   

12.
杨益军 《新闻世界》2013,(7):115-116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获奖作品,论述了新闻记者必须时刻牢记时代使命,科学有效的舆论监督是时代赋予记者的光荣使命;新闻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方能彰显记者的责任感;善于发现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是时代赋予记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全媒体时代跑线记者转型为专家型记者的重要性,及跑线记者将自己塑造成为专家型记者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玉成 《传媒》2012,(8):70-71
微博时代,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记者要不断树立"角色意识",坚持追求事实真相,坚守职业道德,发扬职业精神,以自己的镜头笔触记录历史,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助推时代。同时,媒体和记者的自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媒体的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13)
<正>卡尔·考茨基(Karl Kautsky,1854-1938)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理论家,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的创始人和主编。1871年的巴黎公社给予青年考茨基社会主义的理想。1874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经济学和哲学,开始在社会民主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并成为知名记者,同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相似文献   

16.
杨梦帆 《新闻世界》2014,(4):280-281
时代的变化,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要提高其专业素养,在报道时起到更好的引导舆论作用,在新媒体时代,记者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汪滢 《新闻实践》2002,(7):50-51
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无所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e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传统新闻工作的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多地挖掘自身潜能已成为媒体记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变的当务之急,特别是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的“老记”们,更需要尽快改变观念,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在这个信息时代,记者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方面必须学会用好无比丰富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深入生活的作风不可丢。记者潜能来源之一:网络工具对于冲刺在信息传播前沿的媒体记者们,网的出现可谓如虎添翼。网络已逐渐成为新闻记者发现线索、收藏资料、交流经验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8.
正采访间隙,老王不时地表示,自己老了,很后悔很多事情当初没有做;当然,他更像是在直接与自己对话,呷了一口水后,不紧不慢地说:"是呀,时代不一样了,很多东西当年确实不具备现在的条件和基础。"看着老王陷入自问自答的认真神情,记者突然想到了66岁才开始学习炸鸡技术并大获成功的肯德基爷爷的故事。采访老王过程中,他说出的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词汇是:兴趣、钻研、努力、坚持。当他自然而然甚至  相似文献   

19.
河南“时代青年”杂志社青年记者时永昌,于五月初骑自行车从郑州出发开始了他环绕河南省边界的考察采访。“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采访长征路,时永昌受到很大的启发,他坚持骑自行车考察采访河南的边界地区,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历史和现状。目前,时永昌同  相似文献   

20.
凡是注意看中国青年报的人,对张建伟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别看他距不惑之年还有数载,可他已是有18个年头“新闻龄”的主任记者了。说起张建伟的记者生涯,那是从1975年至8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时开始的。那时,他刚刚18岁。除了一腔热情外,一点不懂新闻该如何写。初到电台,在工业组闲了两个月。人们发现,这个小伙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交往。当他终于明白如此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时,他坐不住了,逼着自己走向社会。第一次采访,是他独自到天津东方红拖拉机厂。去前,他苦想了半日,在采访本上记下了三个要问的问题,但走进坐了半屋子领导同志的会议室,他竟冒了一头汗。三个问题没几分钟提完了,他卡了壳。今天,“过五关斩六将”的张建伟,竟然忘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