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是20世纪一直争论和21世纪将继续争论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我们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西方世界出现了所谓“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并出现了一些向东方文化靠拢的因素;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和缓慢发展趋势之时,东方几个曾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日本经济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号称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的发展,就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的积极内容.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便是“懦德商才”,“《论语》加算盘”.日本、新加坡、韩国、港台地区等“儒家文化圈”经济的崛起,都得益于儒家“仁文化”的积极成分.在他  相似文献   

2.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洲文化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以汉字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东亚文化圈,它在历史上曾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及其思想的影响。其中新加坡、南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不但是近代以来这一文化圈内最活跃的地区,也是近三十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最为迅速的地区。这腾飞的“五龙”被称之为“工业东亚”。近年来,海内外不少学者开始注意到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在东亚“五龙”现代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有的人甚至把工业东亚称为“后期儒家文化地区”,着力宣扬儒家文化对东亚“五龙”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意义。他们提出了“儒家资本主义”、“儒学现代化”等一些挑战性的新课题,并推论出儒学不但可以促进经济起飞,而且可以用儒家思想为指导发展资本主义。本文拟就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一下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在新加坡现代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儒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把继承和变革结合起来,随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从而使儒学在封建社会里充满活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几千年。朱熹和戴震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代宗师,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对儒学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在“理欲之辨”上,观点相互对立.但都没有超越儒学.都是儒学的继承者,所不同的是.由于戴震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已大大增长.因而戴震的新理学创新多于继承。  相似文献   

5.
●您能先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吗 ?■可以。我是从研究明治维新史开始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始。我试图从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角度搞清楚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维新研究中 ,我注意到了日本儒学在其中的作用。遂写有《日中儒学的比较》 ( 1 988年 )。该书主要探讨了前近代中日两国儒学的异同以及日本儒学的特质。该书对日本儒学特质的概括与“早期儒学”概念的提出 ,颇得中日学界的首肯。在该书的写作中 ,我注意到 ,在漫长的历史中 ,源自中国的儒学思想曾对日本文化的各个领域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文学、史学等 …  相似文献   

6.
儒学以“内圣外王”为目的,以礼乐教化为手段,寻求一种以“人”为本位的“大同世界”.这种典型的东方政治——伦理模式经过封建专制集权的政治制度,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重现实轻玄想的思想建构,延传积淀,成为中国政治、伦理、文化的共性特征.时针指向二十一世纪.儒学在世界文明大潮中,是否能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上现代化道路?我们首先应该在现代化和儒学之间找到一种契合点,否则谈论古老文化是一种动力或一种负担势必流于空泛.如所周知,中国不能拒绝数千年文化的熏染或控制,更不能遏制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未来的客观整合(organization).本文以技术和价值作为契合点,分析儒学的伦理体系和价值体系,最终阐明儒学在技术——商业化时代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7.
日本明治时期是日本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同时也是日本试探、了解中国的过渡期。日本明治社会的对中国观经历过一次深层次的转型,其原因之复杂、影响之深广,在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这种深层次的社会转型,不仅体现在近代中日两国军事与经济实力的较量上,也体现在日本文化取向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着重从思想与文化的角度考察了日本明治社会的对中国观,指出明治时期的中国观对近代中日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禅的东传以及新儒学对日本禅发展兴盛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分析了禅对于新儒学在日本传播所起的作用,以及禅儒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对日本中世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禅借助新儒学传入日本,而禅又为新儒学在江户时期成为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门显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方企业经济民主,是在传统的“员工参与”和战后“工业民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经济民主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之一,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的进步所导致的.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视角,对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演进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企业的新发展,包括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民主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与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均源自于日式资本主义的半依附性特征。它有三个主要的特征:政治体制上的脆弱性,经济上的依附性,文化价值观上对美国的认同性。这三大特征贯穿于战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进程之中,并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传入日本后,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文学在两千年的积淀与洗砺之中,融合各家之长,推陈出新,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文章以日本的不同年代和发展时期为主线,结合平安早期、镰仓室町时期、江户时期以及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学特点,分析儒家文化给日本文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天人之辩上 ,儒学普遍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在本体论上 ,儒学的天人合一观表现为“理”与“物”两种取向。儒学天人合一观的异趣反映在各自理想人格的建构上 ,就是对人格内圣或外王特征的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3.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自公元405年,百济博士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日本便揭开了儒学发展的历史。儒学思想对日本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以及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电影《感染列岛》艺术地展现了儒学价值观的影响力:在儒家“耻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人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个人的名声和名分,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洗刷污名,赢得死后的好评;儒学“忠”的思想与日本本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日本式的“忠”文化;此外,儒学“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正是这部电影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儒学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那末,天主教神学则是西欧封建文化的核心。这两种主体文化作为封建的上层建筑,都曾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制度,使之长治久安。但是,儒学所维护的中国封建社会,显得更为巩固,使中国由先进转向落后,变成了半殖民地社会。且儒学的影响仍然残存着。天主教神学所维护的西欧封建社会,却顺利地为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使西欧各国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天主教之提倡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等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完全消逝。因此,比较研究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两种不同主体文化的兴衰过程及其影响,并进行反思,很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儒学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那末,天主教神学则是西欧封建文化的核心。这两种主体文化作为封建的上层建筑,都曾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制度,使之长治久安。但是,儒学所维护的中国封建社会,显得更为巩固,使中国由先进转向落后,变成了半殖民地社会。且儒学的影响仍然残存着。天主教神学所维护的西欧封建社会,却顺利地为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使西欧各国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天主教之提倡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等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完全消逝。因此,比较研究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两种不同主体文化的兴衰过程及其影响,并进行反思,很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本,以经济腾飞称雄于世界。日本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竞争中咄咄逼人,“松下之风”、“丰田之风”、“东芝之风”席卷世界。究其原因,日本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有一套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执著的敬业精神 日本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主体,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企业精神共识为核心。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群体意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必须从深层次上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实践表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一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在改革开放方向上不能失误。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同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有原则区别。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志,它要同一定性质的根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才能决定其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必须从深层次上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实践表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一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在改革开放方向上不能失误。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同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有原则区别。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志,它要同一定性质的根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才能决定其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挟“坚船利炮”东渐而来,面对异己的西方文化,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选择导致其不同的社会转型。日本积极主动地“和魂洋才”,在全盘吸纳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再造前提下回归”传统,成为天皇制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以“中体西用”来对待西学,于被动挨打中走上中学不能为体之路,但在一战所引发的西学危机的反思中,为超越西方转向了“以俄为师”。1949年成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跃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日两国同为外激型现代化国家,不同的社会转型选择正是各自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在合资企业中,把不同的文化融合起来,并且产生巨大的文化力和经济力,需要一种诚心和艺术。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简称BMCC)是由北京市4家国有企业和日本松下集团于1987年在中国大陆兴建的第一家合资企业。2002年该公司预计销售额达30多亿人民币,生产700万支显象管,规模居松下在华企业第二位。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大生产型十佳合资企业”、“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先进企业”、“北京市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被李鹏等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外合资企业的典范”,被日本舆论界称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的典范企业”,在这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