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正确地评价陶行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解放以来教育界一直有争论,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放初期,曾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看作是美国约翰·杜威(John Dewey)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翻版”,以致批判杜威时株连了陶行知。就是在“文革”以后,也还有文章说:“‘生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实用主义’思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实际运用。”直到现在,也仍然有人认为,陶行知在政治上是民主革命家,但在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师从杜威,但决不照搬杜威的思想。他否定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旧中国的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对现实的教育教学改革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正>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人们在谈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时,总是要联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因为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杜威有“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他们并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经历了由因袭杜威到思想翻新的变化过程,“教育”与“生活”两个概念位置的调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表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刘建英 《教师》2010,(10):122-123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与蒋梦麟、胡适一样,陶行知也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不仅参与邀请杜威来华讲学,担任部分翻译;而且亲自发表文章,宣传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学说并以此批判脱离实际的中国“老八股教育”。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一步变革及陶行知本人生活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他越来越不能满足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不时提出相应的批评和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它在美国风行一时,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它也对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活动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919年5月,杜威来华讲学,宣传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很快,胡适、陶行知等便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追随者。此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便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一直以来,国内教育界对这一思想不断地进行讨论。有学者认为杜威的这一教育思想面向社会,强涮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有利于改变学校的“象牙塔”局面,广大此极力提倡借鉴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来改革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9.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社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陶行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批判地吸收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活教育理论.两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翻版。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同志们。一如所周知,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为美国资产阶级服务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产物,因而是一种反动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根本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否认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性。反映在教育上,用“经验”一词来掩盖其主观唯  相似文献   

11.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浅析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本质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被诋毁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翻版和简单重复”.我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科学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教育思想,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教育范畴的.它既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翻版,也不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的一个流派.它同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在重大教育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告诉我们,教育有什么作用,向谁开门,用什么内容去薰陶受教育者,要把学生培养成那一个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这些问题历来是教育战线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在这些原则问题上,陶行知对他的老师杜威的教育学说采取批判改造、去糟取精、摆脱影响、公开背叛、勇辟新路的态度,因而两者的教育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他批判地吸收杜威教育学说中的合理内核,摒弃其糟粕,从我国人民大众的需要出发,提出革新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因此他被誉称为“实用主义巨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15年,他24岁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鼻祖,杜威课程观本质上反映了实用主义思想。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中国教育家学者将外国教育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和本土适应性改造的典范。陶行知课程观,根植于"生活教育"理论,又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课程观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三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对我国当今课改不乏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首创者。陶行知(1891-1946)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生活教育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们二人都抱定教育兴邦的理想,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立志改革中国旧教育,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当然他们的理论各有侧重点,黄炎培侧重于职业教育,陶行知则侧重于生活教育。但他们在教育思想上有许多共同点。一、在教育与政治相结合的观点上的一致性黄炎培和陶行知早年都受过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是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是其整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上的体现者和操作上的“实验室”。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推向了鼎盛,并把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教育领域,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创造的思想力”,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在杜威“从做中学”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两次认识上的飞跃,创造性地提出并充分论证了著名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职业教育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一要在课程设置上遵循“按事施教”的原则,二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虽然两者在教育基点、教育指导原则,儿童发展观、教育行动研究思想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理论联系,但在教育本质观、教育领域观、教育方法观等方面存在着实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