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看图写议论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材料作文有文字材料及图画材料两类,它们都具有限制性强的特点。看图作文形式在中考高考中常常采用。这种作文形式是综合考察学生分析理解、作品赏析及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它要求从形、意两方面去正确理解主题,作出分析判断,定意写文。这就加大了作文的限制性,其  相似文献   

2.
伏高翔 《新疆教育》2013,(12):124-124
材料作文,一般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审题至关重要。它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多幅图图型小作文,主要是指根据提供的一组图画,并按照命题者的意图,写出符合规定要求的篇幅较为短小的作文。这类作文,一般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让你有话可说,又要让你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其形式常常要求根据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画面,或说明其内容,揭示其事理,或记叙其表现出来的故事情节,或再现其场景,或描摹人物的情态和心理,或概括画面所蕴含的寓意。根据多幅图画写作小作文,它既不同于根据文字材料的写作,也不同于根据一幅图画的写作。因为图画,它不像文字材料那样可以直接地揭示中心,表明作者的态度,而是将这一…  相似文献   

4.
<正>综观2014年全国高考18道作文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型作文这种命题形式。读写结合的考查方式加大了思维力度,更加注重材料文字表述内容及含意的广度与深度。这无疑也加大了作文审题的难度。材料型作文审题的关键就是正确解读材料。而作文材料从形式上有文字类和图画类(图表类、漫画类等)两种类型,按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张开的说法,文字表述类  相似文献   

5.
供料议论文写作是高考主要的命题形式,因此,高中作文训练中对此作文形式不可掉以轻心。由于供料作文是一种读写结合的形式,所以,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实质,这是审题立意的第一步。针对材料的实质或材料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提炼出中心论点,这是第二步。所供材料大致分为文字型和图画型两大类。文字型有故事、寓言、童话、名言、警句、典故、新闻、事例、观点、数据、对话、对联、诗歌、短文等,所供材料的数量有单则和多则。图画型有宣传画、漫画、图表,同样也有单幅和多幅画。审题立意准确,亦即不偏题,是写好供料议论文的前提和关键。而要做到审题立意不偏颇,首先要掌握了解供料作文立意的三大领域,即哲理、伦理、艺理。(一)哲理: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两年高考作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只给出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不给话题或者命题,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形式因有别于以往的材料作文而被称作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文字: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  相似文献   

7.
本节的训练重点是根据提供的文字材料,分别对情节、人物、场景和物体进行想象,这是近几年中,高考试题的小作文经常采用的一种命题形式。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开放型作文命题形式,想象型命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为学生作文添饰神奇的、色彩。根据材料,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的条件是:①选择明确具体的再造想象的客观依据。②对再造想象借以依据的文字材料要有正确的理解。③要有尽可能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表现贮存。在这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所供文字材料进行续写、扩写或改写就是目前考查学生想象能力的具体途径。下…  相似文献   

8.
付建军 《初中生》2009,(11):22-26
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画等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写作的作文形式。这种题型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导性、表达的多样性等特点,可以避免考场作文的宿构和抄袭。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的材料作文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材料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给考生提供均等的写作条件,有利于训练学生间接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很多,越来越受师生们的喜欢。请小朋友们跟我来学习如何写好文字材料作文,并从“题例演武场”中选择一个题目参赛吧!  相似文献   

10.
程树国 《中国教师》2010,(14):38-38
<正>材料作文是自命题作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而不给题目,题目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来确定,这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主要区别。显然,二者相比,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加大了,它强调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想让学生写好材料作文,教师必须加强审题指导,训练学生善于读懂材料,拟出反映中心的好题目。  相似文献   

11.
刘世一 《初中生》2006,(15):33-36
一、图画提示作文. 图画提示作文是以文字和画面向考生提供信息的,旨在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作文形式.  相似文献   

12.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由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并规定出一些比较具体的写作要求,应试者据此构思,撰写成文。也就是说,材料作文试题由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构成.按照其表现形式,材料一般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两种.写作要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处理方式的要求。如对材料加以介绍、说明、描述、绾写、改写、扩写、续写,或者针对材料加以议论,或者对材料加以评论、鉴赏等。它是材料作  相似文献   

13.
吴静 《高中生》2015,(3):42-43
图画类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变“画”为文的作文方式。这种题型提供给同学们的是图画或表格,要求同学们在看懂图画或表格的意思后写作文,主要训练和考查同学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一、命题特点1.命题理念“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英语写作题近年来始终保持的主旋律。写作话题贴近同学们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14.
尚剑 《陕西教育》2008,(7):22-22
从2005年起,结束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材料作文蜂拥而至,大有席卷全国之势。所谓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材料作文的出题形式根据材料内容和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与综合材料作文两大类。单一材料作文,抓住其中一点即可命题写作;综合材料作文,一般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图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给材料写作文既能考察学生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又能检测学生的写作的作文样式水平。但从学生的作文实际看。有的过不了审题立意关,有的抓不住要害。所以,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与练习,仍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一、材料作文的性质和特点所谓材料作文,是指学生根据提供的文字材料和具体要求写出文章。它有两种方式:一是给材料加命题。这类作文重在训练学生定向思维,属于材料作文的"望文生义"的较低阶段。一是给材料再加体裁、字数等要求。这类作文较能全面地训练、检测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属于给材料作文较高的阶段。此种作文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看图作文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常常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不要急,挑出一幅你喜欢的图画,来试试写看图作文。其实看图作文就是给你一幅图画,请你写一篇文章。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首先是仔细观察图画,看清楚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是人物,还是动物,还是其他的什么。还要看明白人物、动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如从题目形式看,有给材料作文,也有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有图画材料和文字材料的变化;材料有一则材料和多则材料的不同,给材料有时又给题目,有时可自拟题目。从表达方式看,有时限定议论或记叙,有时又可选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从作文内容看,有时围着材料谈,有时直接反映生活。总之,题目样式多,变化大,这对指导学生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给歌曲(词)写短评是一种新颖的小作文训练方式,它的写作角度较多,但概括起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评论歌曲(词)作者的创作得失,一是评论具体歌曲(词)作品的优劣。对于中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后者,并且以评论歌词的优劣最为常见。我们知道,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艺术特色)的结合体,评论歌曲(词)自然也就可以抓住这两点。[写作技法指津]对于中学生来说,接触最多的是歌词,给歌词内容写短评,就是要评论出歌词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评论者擅于准确捕捉、分析歌词中塑造的有着典型或代表意义的音乐形象,藉此…  相似文献   

19.
<正>时评类作文因为其材料贴近现实,学生有话可说,而且很容易能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所以这类作文常常会出现在各种考试中。但是时评类作文怎么写,教师怎么指导,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难题,本文就结合一则具体材料,谈一谈时评类作文如何写作。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公交车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  相似文献   

20.
对不少同学尤其是初中同学来说,要写好一篇给材料一事一议的小作文,也许是件很头痛的事。其实,写好这类小作文,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仔细研读所给的材料,深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并确立论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意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肤浅表层。为此,我们特选辑以下一组文章,每则材料均附有“材料简析”和“思考提示”,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多角度构思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